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老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质和能力是语文新课改的根本方向和关键之处。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当前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潜能和素质的发展。
  一、明确“读”的意义
  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教师必须明确读书的重要意义。多读书最大的好处和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读”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读”到了位,学生语感的培养才可能到位,语文综合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具体地讲,多读有以下六大好处:第一,多读可以识记生字;第二,多读可以释词析句;第三,多读可以深化理解;第四,多读可以训练思维;第五,多读可以背记佳词妙语;第六,多读可以感悟写作技法。
  二、指导学生会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把有感情地朗读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可见读在小学阶段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内容。大量阅读,会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寓思想教育于阅读之中,但关键在于教学生会读。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要在深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加深感受,产生真实的感情,生动地再现课文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启发学生想象。恰如其分的启发想象有助于学生深入意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教学时,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凭借一枝越出樊篱的红杏,引发内心想象,在脑海中展示出一幅春色满园、姹紫嫣红的园中美景图。让学生闭起眼睛诵读,这样引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其次,抓住人物特点,指导学生读。当学生读懂作者笔下描述的人物特点时,人物的美丑善恶就会显现出来,学生会从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中,在教学“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段时,指导学生读出战鼓、号角宏亮激昂的语调,表达出英雄披肝沥胆、为国捐躯的崇高气节,这样朗读就把人物读活了。
  三、启发学生自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对于小学生来讲,需要教师耐心的启发引导,给予帮助。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如《海底世界》中的第一句话:“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这时教师如果稍加质疑: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就会通过自读,很快找到答案。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
  四、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所以,平时教师帮助学生选好课文读物也是很重要的,要依照不同年龄阶段推荐不同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简介文章内容,也可以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设要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小学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总之,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还很多很多,需要我們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这样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阅读能力是加强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识字的多少,决定了阅读能力的强弱。本文就如何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行了探索,有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关键词:激发 识字 兴趣 提高  我参加教育工作三十余年,一直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深知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难点。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识字则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主
期刊
中国是个诗歌的王国,诗歌起源于《诗经》,唐朝是诗歌的王朝,诗歌可歌之、可咏之、可舞之,诗歌是文学圣地的高山,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不畏陡峭的人,才能领略那無限的风光。在小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按着“通读——解字、解词——背诗——翻译诗句——翻译诗歌”的步骤教学,没有充分开发这块宝地,只满足于诗歌翻译、默写、背诵,没有展示诗歌的独特魅力,没有充分发挥诗歌的功效,没有让诗歌的王子走进学生心灵,诗歌的美感没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尝试“三写”法指导学生写作:创设情境让作文写得出;以读促写,让作文写有法;根植生活,让作文写得美。这样让学生的写作得到了有序指导,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一、创设情境,激活体验,让作文写得出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
期刊
摘 要:知识时代越来越依赖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笔者就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与应用正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必然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教育正在由社会生
期刊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生活教育”也就是说生活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深入学习,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小学习作教学实践:把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动、温馨的家庭生活等引进习作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参与实践;学生有了对生活素材的丰厚积累后,让学生自由表达,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个性化。要
期刊
摘 要:在实施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正确认识、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關键词:教学法的更新 以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 以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反观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主要还是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技素质的一个重点,是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是过于重视知识传承与应试,轻视实践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使教育失去了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期刊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写作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大纲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作文教学要注意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反映周围所发生的事物。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写作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是对教师在平日教学中对字、词、句、段、篇教学的一个检验,是学生们语言文字的表达
期刊
习惯成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 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缺乏稳定性、系统性和自觉性;小学生学习计划上缺乏持久性、自觉性和目的性;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习惯呈多样化,学习兴趣使学习习惯呈两极化。学习习惯也有好坏之分,其中,好的学习习惯是符合科学高效的行為模式特点的,因而,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我们的认知操作更符合学习规律,能够有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基础教育者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反思,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学习及智力成长的需要,第二课堂作为传统课堂教育的延伸,它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全面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效开展第二课堂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课改 素质教育 第二课堂  一、第二课堂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课堂的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