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诗歌人民性展望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越来越强调艺术本体和文学独立的今天,诗坛内部对人民性的要求有着审慎的态度。一方面是外界不断有着强烈的吁请,一方面是不少人有意回避这个文学维度。事实上,人民性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时隐时显的艺术要求,且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内涵和视角。如果从发展的观点来观察、理解人民性的新内涵,也许可以更好地展望新时代诗歌,更好地预期一种更加圆融的艺术理想和更加宽阔的艺术空间。


  诗歌产生于生产劳动,在源头上有天然的人民性。《诗经》里的风雅颂就代表着多重的人民性要求,“风”的活泼率性,“雅、颂”中的向心凝聚,在个体与社会、民间与宗族之间,人民性显示了丰富的社会内涵。从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新诗,诗歌文体由于不断吸取异质文化和新鲜元素而进行自我演变、调整。可以说,诗歌的本质是交流,人民性是诗歌的天然基因和内在渴望。任何艺术都是迭代发展的结果,中国汉语新诗走到今天的繁荣,同样如此。基于对新诗百年中人民性的回望,新时代诗歌在人民性要求方面的展望,显然也会是迭代的结果。反观新诗近百年的历程,虽然人民性一直有着时紧时松、若隐若现的呼唤,但在某种程度上是个被狭隘化的概念,它不时被社会性、通俗化的观念所替代或掌控。显然,我们在艺术中讨论的人民性,应该区别于政治术语。它是一个中性的语辞,有着“人”和“民”的双重社会意识,它区别于公民、平民。它既有着群体性的要求,又有着个体性的愿望。它既要求充分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有着人之为“人”的独立奋发,又强调“民”的群团意识和交流愿望、甚至是抗辩能力。它朝着社会性、公共性推进,又有着个性化、主体性的努力。它既是一种公转的艺术身影,又是一种自转的艺术范式。
  在汉语新诗的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性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新诗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是民族家国的苦难要求诗人放下个人情感加入民族合唱的社会大气候,一方面诗歌又要求艺术自觉和深化发展。在这方面艾青和穆旦,做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穆旦立足于一种民族进步的观念,试图让诗歌汇入历史“大合唱”之中,在诗歌的现代性中探讨人民性的要求,写出了《赞美》《旗帜》等艺术性思想性均有高度的诗篇,从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受到中国诗人的敬重。
  改革开放以来,新诗的现代化再度成为诗坛的热点,浪潮的兴起一直伴随着争论,而对人民性的吁求一直就是争论的维度。朦胧诗本身是对五六十年代诗歌意识形态束缚的反思和拨正,试图解放被政治固化甚至扭曲的“人民性”,而时隔五六年后的第三代诗歌浪潮,从另一个方向上来追求更加朴素的“人民性”。90年代诗歌,则由于一场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争论,人民性的议题事实上被隐含在一种精英化与草根性、学院派和民间性的争议中。霍俊明指出,“重新谈论‘90年代诗歌’,我们能够注意到这一时期诗歌的自主性和公共性之间空前的胶着状态以及前者對后者的反拨、颠覆和批判”,“而我们所看到的‘90年代诗歌’的自主性在很多诗人那里却成了一种极端化的存在,成为诗人的唯一信仰和个人乌托邦,而诗歌通向外界、社会和公众的路就同时被阻绝了,这不能不是90年代诗歌写作的一种缺憾”。
  回溯这三次现代诗歌浪潮,我们不难注意到,自主性一直是现代诗的圭臬,强调个性张扬始终是诗歌的内在渴望。然而,实现与人民共享,达成社会更广泛的接受愿望,打通诗歌与外界的通道,又始终是诗坛努力的方向。虽然有人提出“诗歌永远只为少数人服务”,但这句话更多是指诗歌在艺术探索上会经历孤独时期,在社会传播上要保持不媚俗、不从众、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在这里,人民性显然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因为文明的累积和文化的传播,人民性的要求是发展的,它既有通俗化的要求,也有对精品化的追求。比如海子的诗歌,当时在诗歌圈子内部不受待见,现在却成为初中生选本必读目录,虽然有着社会传播的变数,但从少数人转变为多数人,不是意味着“人民性”有巨大的反转空间,而是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弹性。当然,在民族谋求解放、国家实现复兴的曲折进程中,意识形态的强烈介入一度让人民性被误解为政治性要求,“人民”被抽象化为阶级、群众,成为国家主人之类的转喻。进入新千年之后,人们对诗歌的艺术自觉进入一个新阶段,从抒情到叙事的变化仿佛是三四十年代的轮回。对社会风云和时代细节的高度关注,再次让诗歌进入叙事时代,人民性的要求被设置在草根苦难、社会悲悯层面,成为另一种政治化的诉求和呼告。
  新千年诗歌的多元化发展,让我们得以有机会重新审视人民性这个概念。人们发现,诗歌的人民性要求并不掩盖自主性,相反,除了包含着自主性,同时又包含着公共性、社会性要求。李少君曾谈到“诗人作为最敏感的群类,其主体性的走向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既有可能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充满精英的傲慢,也有可能逐渐视野开阔,丰富博大,走向‘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一个‘人民诗人’,杜甫就是典范”。事实上,自改革开放到今天,从50后诗人到90后诗人,中国诗坛的艺术自觉越来越得到强化,五代人的共同努力慢慢找到了诗歌最本真的艺术本体,并打破了代际隔阂,共同塑造着这个艺术本体。在新时代诗歌中,艺术的观念在趋近和融合,他们对艺术的指认越来越有共性,诗歌实践中体现的汉语现代性和文化品质,越来越能够互通和互证。在这种互通和互证中,人民性的体认是一个重要维度,人民性的理解和拓展在这里找到一个新的机缘。


  人民性的要求,具有太强的时代特征而呈现不同的指向,又有着超越时代的基本内涵。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强调人定胜天、集体利益,与市场经济时代强调天人合一、人际和谐,这不应该视为矛盾对立,而是人民性的不同方向。在民族解放时期强调牺牲精神与改革开放启蒙年代强调个人价值;在改革初期强调经济繁荣与市场经济时代强调精神追求,同样如此。岁月沉淀着一切,包括艺术。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的诗歌,可能在时间的推移下失去原有的价值,但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始终受得住时间的检验。经历古诗和新诗的长久发展,在新时代诗歌中重新审视人民性的要求,我们拥有了更自由的态度,来对待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统一。   到底该如何重新认识或展望新时代诗歌的人民性呢?不难发现,强调生命的真实,把生命当作艺术的本体,并把握一定的历史感,关注人类的命运,是一种能够贯通所有年代的诗歌诉求。也就是说,这是人民性要求一直不变的东西,而在新诗百年发展历程中被公认的一些诗人,这个特征尤其明显。昌耀创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纯粹汉语诗篇。从他身上展示的人民性,不是复出时期的控诉和批判,而是融入地域的强劲生命力和命运抗争力,是他在穷僻之地与人民融合在一起,对西域风光带着审美和思辨的目光。无论是《峨日朵雪峰之侧》,还是《边关:24部灯》,都隐含着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或作为个体的,或融入时代的东西。
  近年来,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等苏俄白银时代的诗歌在我国大量传播,对新时代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他们身上吸取精神力量,保持生命的韧度,在困境中坚持个人写作和艺术自觉,这当然是积极的。这也是人民性葆有活力的内涵。可也有些人放大他们的异见者身份,并试图摹仿他们作为独立的标识,这就忽视了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但苏俄文学中坚持文学(诗歌)艺术抵达生命自身的努力,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近年来,中国诗坛在反思诗人的内生机制和内部动力,为什么一些诗人难以坚持终身写作,难以保持永远的艺术追求?而众多外国诗人为什么能够在困境中不放弃纸笔?这也许是文学观念的差异。如果从人民性解读,是由于强调“为民”和“为人”的区别。不难发现,如果习惯了为时代发声和为民传声,一旦没有这样的环境就只能哑口无言。坚持为生命本身而写作,就会像初恋者一样永远有着情感外涌的需求。值得欣喜的是,中国当代诗坛已经涌现一批坚持三四十年以上的中老年诗人。他们的写作维持在一定的艺术高度上,而且写得越来越淳厚。这也是我们理解人民性的一个契机。


  从“为民”到“为人”,这是新时代诗歌在人民性维度上值得展望的方向,也是我们重新理解人民性的必要调整。人民,在“人”和“民”这两个双重社会意识中,“人”始终是最核心,既不可偏离“民”的意识而滑向动物性、无序性,又不可由于“民”的约束而滑入庸俗性、无力性。显然,审美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人类活动,审美作为艺术的最核心功能,也是人民对艺术的最核心要求。重申艺术的人民性,也应该站在这个核心来理解。既然艺术的核心是审美,那人民对艺术最核心的要求也是审美要求,诗歌的人民性就应该建立在这个前提上。这就要求,诗歌既要有自主性的创造和主体性的标识,又要求能够达成兴观群怨的社会性效果。人民对艺术的期待是自主性和创造性强的精品,人们欣赏诗歌谈论诗歌都喜欢联系到具体的诗人,比如萨福或杜甫,比如彼德莱尔或海子,这是由于当代已不再是匿名写作时代,而是个性发展的时代。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这也是理解人民性的基础。所以这就要求体察人民公共性的审美需求,而不能窒息于文人的案头。同时,在诗歌的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性要求既要反映当下的生活风貌和精神气质,又要探讨未来的生活可能和时代远景;既关注当下的生命存在,又眺望未来的生命延续。当然,这不是落实在某一首作品中。
  从“为民”到“为人”,关注生命本身的状态,这是新时代诗歌设置人民性维度的起点。有了这个基准点,我们可以厘清当代许多似是而非的艺术观念。比如,现代诗在乡村素材中是否仍有可为?换句话说,当代乡土与诗歌的现代性是否形成天然的悖反?事实上,这似乎已是诗坛一种固化的认知。事实上,当我们说起某种文学题材式微时,只是表明一种审美观念的式微。既然乡村仍然是人类的聚居地,它的盛衰仍然寄寓人类的生命体,何况它必然迎来转盛的契机。题材无原罪,素材无过时,甚至写作手法也没有过时一说,任何题材、任何写法都可能涌现艺术精品,这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从人民性的角度考察,乡村题材仍然是可以写出优秀诗篇的,不论是探索振兴发展中的生机,还是追忆过往岁月中的光亮。张远伦在组诗《我有菜青虫般的一生》中就由于“诗艺娴熟”再次擦亮乡村题材。他对乡村事物不是简单的歌颂或缅念,也不是田园牧歌的再度营造,而是重新体认跟生命本质相关的认知和审美,体现了人类与万物共存的境况和自我存在的坚韧,无疑这是新时代“人民性”的倾向,是“为人”的主体性要求。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换言之,诗歌的审美功能离不开语言之美。新时代诗歌是艺术自觉的时代,为此,人民性要求与通俗化要求有着明显区别。一直以来,人们把人民性要求简单理解为降低语言难度成为村夫老妪能懂的白话口语。由于诗歌教育的问题,当代新诗一直面临这方面的责难。不可否认,人民性有通俗晓畅的倡导,白话口语也的确同样能写出现代性强的好诗,但这不是一边倒的理由。好诗难以有确定的标准,但却会是公认的。诚如智利诗人聂鲁达说,“一个诗人仅仅不合情理,只有他自己和他所亲爱的人看懂,那十分可悲;一个诗人完全合情合理,甚至笨如牡蛎也看得懂,那也十分可悲。”这就是“语言实践的底线”,但这个底线是变动不居的。正如老舍所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通俗”所指的具体程度也会发生变化。连“骆驼祥子”们等都能懂的语言,曾是老舍的创作的底线,但如今京城的“的哥们”,甚至于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先锋诗人。因而过分强调底线,或以底线来臧否先锋诗歌,判定语言实践的成败,显然也是可笑的。人民性的要求,始终还是要求诗歌是艺术品,而不是单纯的格言集锦或心灵鸡汤、不是大众生活中的日用品。“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诗歌也是这样,要求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
  人民性的要求,也不能误解为一味关注民生疾苦、紧盯社会阴暗。语言的要求和艺术的要求,终归是思想内容上要有创造性的发现,提供现实生活新鲜视角,提供对现实素材的确认和思考。人民性的要求,希望诗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对芸芸众生有着高度重视,对人的理解能够注入新的内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探索全新的关系。当下诗歌曾一度要求目光向下、向底层。不错,阿赫玛托娃在《创作》写道,“如果你们知道从怎样的垃圾中/生长出诗歌,别对此羞愧……/诗突然间发生声音,活生生地,温柔/给你和我带来愉悦”。但向下不是关注垃圾本身,而是垃圾中长出来的花草,即生命体。当然,诗歌必须有悲悯情怀,但这种情怀又容易滥俗而毫无真诚。米沃什说,“如果诗人和画家仅仅因为地球上有太多痛苦而停止创作田园诗或颜色明亮的画,并认为这类超然的职业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人类是否会因此获得任何益处,是很值得怀疑的”。人民性的要求,就是卡夫卡心目中的文学那样,既要揭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异化现象,又要关注人类前途光明。把当下诗歌弄成时评类、日志式的段子,也是对人民性的误解。
  最大的误解,莫过于把人民性的要求理解为对先锋文学的否认,对贵族气质的打倒。人類是向上向美的,同时这个美善在社会发展中又要获得现代性的洗礼。海子在《诗学:一份提纲》中说,“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苍白孱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藏和陶醉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这是最令我难以忍受的。比如说,陶渊明和梭罗同时归隐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罗却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极大的珍惜和关注。这就是我的诗歌的理想,应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这是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应该说,海子对现代诗歌发展是有深切体会的。在新诗发展中,确实存在这样一股潮流,以新古典主义的面目对接传统,在诗歌中张扬一种高逸的趣味,而不经意失去对现代生命的关切。当然,海子自身的诗歌实践也在寻找诗歌的公共通道,他的众多诗歌不是西化的思维,而是东方的观念,并有着民间的味道、民众的目光。人民性的要求,既要警惕高蹈得完全脱离大众的诗歌写作,也要警惕毫无诗味的无难度写作。
  总之,新时代诗歌让我们对人民性有着新的审视机缘。强调诗歌的人民性,既要求打破孤芳自赏,也反对无芳众赏;既要有为民的共享愿望,又要有为人的主体意识;它提倡诗歌尽量以晓畅的语言实现诗意的营造和诗性的构建,又倡导抬升人类的审美经验、提高大众的精神海拔。这是一个中性立场的又富有丰富内涵的审美要求。人民性的展望,为新时代诗歌架起了特有的视角望远镜。
其他文献
十二月十九夜  废 名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废名是非常独特的一位现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虽被后来的文学史归入现代派创作,但比起其他现代派诗人,他是以精通佛禅思想进而兼容现代主义哲学而成为现代派
期刊
藏族诗人王志国所著的《光阴慢》,是中国作协编辑出版的一本汉语诗集。在这之前,他曾出版过诗集《风念经》和《春风谣》。如果说前两本诗集,是他对故乡一草一木的记忆留存,对家乡亲人的牵挂,藏文化以及雪山对他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深刻认知。那么在《光阴慢》中,还是可以看出他在出生地阿坝州金川县与现居地巴中形成的地域空间中,总想弥合一些什么。这本作品取材较为广泛,虽然还能感觉到他内心在两地间的纠缠,但有些作品表现
期刊
雨纷纷的时辰  大家要应情应景  有亲朋自远方来,一年  就见这么一面  扫墓自有一套程序  点名,献花,供品  点引路的灯,从长到幼  磕头,祈愿,然后,解散  自从禁了香火,香烛和錢纸  只能沦为一种摆设,而  “心意大于一切”  “是不是该把前夫名字铲掉?”  离婚的表妹提出  大家看着墓碑  都沉默了  墓碑也保持沉默  立于安静,常驻郊外  它的记性,是强硬的  在遗忘到来之前  ——原
期刊
菲利普·唐思林:写诗是否让您感到是一种比其它(比如小说、散文随笔、日记等)的方式更自由的表达方式?  吉狄马加:选择所谓任何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我想都是因人而异的,很多时候也是因你所要表达的内容所决定的,这在许多写作者的身上都发生过,有的题材适合用小说去表达,有的适合用散文随笔去书写,有的却更适合于写成诗歌,当然,这完全是因为你所想要写的内容而确定的方式来选择的,比如说帕斯捷尔纳克并没有把《日瓦戈
期刊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累了,请查收我说过哦字之后  再无下文的信息,如果要描述我的累  请世事退后,西梁山前来  请听我在隔壁屋里说  声音不需要坚定,也不需要颤抖  以不急于表達的口吻说出  如果我说着说着就笑了  笑着笑着就沉默了  请不要看我的眼角,这里,没有你们想要的东西  ——原刊于汉中市文联《衮雪》2019年第6期  推荐语  这首诗题目是“哥们”,其实“哥们”并不是一个主角,只是一个陪衬。
期刊
我与梅花唱和 而你送我的玫瑰  美轮美奂,暗含罂粟  曾在月下让人迷醉不醒  如今隔岸 望而却步  并不相信 从风中飘来的  都是随遇而安的蒲公英的种子  那些远去的鸳鸯与蝴蝶  只是放逐人间的爱情标本  闭合的心,如何学会在幽蓝中  再次悄然打开  一个冰雪美人  在秋后重新绽开春天的花苞  何谓傲雪 凌霜  都在你无影无形的化骨绵掌里化作  一汪似水柔情  蓝色妖姬是你投到人间的毒  我却甘之
期刊
一方面,诗歌来自于无处不在的生活经验、不断上涌的回忆、行走的足迹、想象甚至梦境;另一方面,还要求它不停地偏离生命航道,探寻那些晦暗的地带,进行所谓超越的活动——试图摆脱重力的白日梦。我一直以来的诗歌写作就支持这些说起来正当但又虚幻的理由。好在,在多年前(打算以写诗来表达我与这个世界关系之时),我就学会容忍自己这一纯粹来自精神领域内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荒诞想法。里尔克在《布里格日记》中这样写道:“唉,
期刊
我想要说出真相,  但没有成功。  我试图坦白,  但我不能坦白任何事情。  我不相信精神疗法。  我知道我会说出很多谎言。  这样,我带给自己一条盘绕着的愧疚  对我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我站在靠近亚斯朱尼的拉乌杜恩卡的沼泽中,  一条毒蛇的尾巴正好在矮松林  下面的一块苔鲜中消失,  当我抠动扳机,从霰弹枪里射出铅弹。  直到今天我不知道是否会有一颗子弹  射中可怕的白肚皮  或蝮蛇之字形
期刊
坟墓,甚至在中午,也保卫它黑色的暗影:  你知道我,很少忠诚如一  树叶的魂魄,鸟的魂魄。  我绕避开扭动的树木。我是如此欣喜。  这些忠实的黑树枝的柏树  焦灼的心,原因在于他们成堆的陨落  你的哭声变弱像一只蚊虫。  在你盲目的旅程中,我的眼睛弄丢了你。  当荒草闪耀并且细长的小溪  延展,迂回向前时,我的思绪和它们交织在一起,  脚下变成了小水洼,我摸索着走过卵石和花茎。  (叶美译)  上
期刊
写作者要经历许多事许多人更要走许多路,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这是传统赋予写作者的说法。不错,生活的体验对写作者们来说非常重要,但为什么那些经历了众多故事的人无法成为作家呢?除了宿命之外,我想说的是真正的写作者,他们绝对是游离于芸芸众生的另一群人。写作者与芸芸众生者的区别在于,一个俗世者看到一朵花的凋亡时看到的仅仅是一堆僵尸而已,而写作者却从一朵玫瑰的凋零声中,倾听到了黑夜中一朵花正在秘密中轮回转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