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提到写作,小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他们怕作文,不爱写作文。本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略抒己见,意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能力 策略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面对作文,学生怕写、不会写,没啥可写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怎样改变这种不尽人意的状况,从而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兴趣是前提,激励常相伴
  培养兴趣是写作的前提,有的同学不善于写作,不愿意作文,提起作文就头疼,总觉得无话可说,写起文章来东拼西凑,重复啰嗦,或是平铺直叙,总是不尽人意,这些孩子对写作不感兴趣,是写作能力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厌烦写作,害怕写作,怎么能提高写作能力?但假如教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专栏,学生的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肯定。假如课堂里有些时间是给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让他们能在同龄伙伴身上获得经验教训,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假如,在孩子的房间把好作品贴在墙上,让每一个来家里的人都看见。利用这些奖励,同学们很快就体会到写作的重要和乐趣了。
  二、培养多读多写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读多写,否则将前功尽弃。要达到多读的目的,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吸取写作“营养”。为了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我的做法是:首先,鼓励学生办好借书证,定期到学校的图书室借书;其次,每个学期都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为学生订《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平时用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写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优等生可以写出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抄录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抄录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其次培养学生写好日记。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必为无“米”下“锅”而发愁。日记的内容千变化,长短不限,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防止千篇一律,记“流水帐”,应该突出新颖。我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不定期检查,对于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夸奖,树立榜样,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则耐心指导鼓励。
  三、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论文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
  四、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
  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具体步骤是:一是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二是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三是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此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拿出来,从中选择好材料,为写作服务。审题、立意、选材是作文指导的方向,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谴词造句,用上各种写作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等。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文的批改、讲评。学生自己批改、讲评作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师生共议共改、小组合作评改、同桌互评互改、个人自改自评等。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学习他人作文中的优点,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改好作文后,再抄进作文本。作文交上来后,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尽可能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五、结语
  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以上仅是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管窥之见。语文教学成在作文,败在作文。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待我们语文教师去共辟蹊径。
  (作者单位:河北省曲周县曲周镇校部前河东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中专信息技术课是传授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课程,它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上好信息技术课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的共识。  关键词:中专信息技术 课教学方法  当下是信息技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中专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其重要。那么中专信息技术课怎样上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既会学习又懂创新的信息
敬业无涯李林作者简介:李林,1963年6月生。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同年进人民日报海外版做记者、编辑至今。从业10年,发表各类文字30万字、漫画300余幅。其作品多次在报社内外获奖,不久前又荣
摘要:本文从“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想问 敢问 好问 会问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摘要:结合近年来的高考,从高考理科综合卷分析报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清;(2)设计实验能力不强;(3)试题阅读理解能力弱;(4)文字表达能力差;(5)专业术语应用不熟悉。或称为六个“不够”:审题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基础不够扎实,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实验不够重视。事实上这几个方面通过复习策略的调整,是会得到很大程度改进的。下文结合考纲,浅谈高中生物学科的全面复习
进入初三最后一个月,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完成了第一第二轮的复习。而数学这一科,作为中考的得分大户,在中考前的最后一个月,应该怎样合理的制定复习计划,让最后一个月的复习更有效率和有针对性呢?本文针对最后一个月的中考数学复习,提出有效的备考策略和复习建议。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果把中考当着一场战役的话,数学考试就是其中的一场战争,那么,在打仗之前,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所谓知己知彼,百战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96-002-02-15”甘蔗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专题合同于1996年9月在北京草签之后,该专题的8个承担、参加(协作)单位的第一主持人于同年11月11-14日在福建农业大学
摘要:进入高中后,学生将会见识更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学到更为深刻的物理知识,进一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增进对科学精神的陶冶。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刚步人中学的高一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还存在初中阶段已形成的习惯,主要表现为重识记而轻分析综合。显然,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关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也是可能的。  
摘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欲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设 教学情境 
摘要:在冰心翻译的纪伯伦的《论孩子》中有这样的话:“你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爱,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训练学生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教师的观点,做一个合格的模仿者,而应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所以,有效的高中政治课堂应当是师生双方“心动大于行动”,思维的火花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地闪烁,应当有碰撞、有异见、有争论、有质疑。  关键词:高中政
摘要: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旋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学习,勇敢进行探索,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  一、营造氛围,萌发自主探索学习意识  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充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