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德育课教学困境 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里,德育课是一门内容丰富的课程。通过德育课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以爱国主义情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意识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可见,德育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中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但是,德育课又是一门不易上好的课程,德育课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一是德育课的理论性强,其理论深刻而抽象,若不是生动的教学,极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目前德育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仅凭一本书、一个教案、一支粉笔上课,教师“满堂灌”在德育课教学中仍是普遍现象;三是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德育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总认为德育课的学习没有其他科目重要,不重视德育课的学习。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德育课的育人作用,走出德育课教学的困境,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和探讨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一、积极推广使用德育活动课教学形式
  
  所谓德育活动课是指以活动为载体来进行德育课内容的教学。传统的德育课只是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学过程缺乏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参与,使得德育课教学枯燥乏味,学生难有学习的兴趣。而把活动课的形式引入到德育课的教学中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乐见乐学德育课。德育活动课的形式很多,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撰写思想政治论文、文艺表演、墙报制作等等。教师作为活动课的指导者,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使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内容时,可组织学生制作法律墙报专栏、参观少管所或排演相关内容的短剧。又如,在学习经济知识的内容时,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国情,从而较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二、注重在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
  
  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情绪以及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等问题都与他们的知识面过窄有关。首先,知识面过窄使他们的思想空间狭小,看不到更远的将来和更广阔的世界,从而难以形成远大的理想抱负。其次,知识面过窄使他们对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很难有较深的理解,因为知识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具体的做法,一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和叙事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相关的知识。如:在学习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这一教学内容时,可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政治常识,介绍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使他们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同时又能激发出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这种情感的滋生又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他们逐步形成远大的理想抱负,增强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二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图书报刊,这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爱学习、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三、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社会现实
  
  青少年学生正是追求知识和思想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了解他们周围的现实和社会,如果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注意搜集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和事件,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内容时,可以结合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犯罪的事件,挖掘该事件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高思想认识。又比如,在学习宪法中关于“一国两制”的教学内容时,可结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的良好发展现状以及台湾岛内过去几年由于“台独”分裂势力的猖獗造成台湾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衰退的现实来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既能较好地理解“一国两制”的内容和意义,又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四、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之中,能够综合利用听觉、视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使学生身临其境,高度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与教的互动。正是由于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着诸多优点,因此在德育课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较大地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应该说,多媒体教学是德育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前景。比如,在学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中的“爱国守法”内容时,如果要使学生理解和体会什么是爱国主义,仅靠教师传统式的叙述讲解,学生就会感到空洞乏味,但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则效果大不相同。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一些历史事件的场景以音像资料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这些历史场景之中,从而生动形象地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和体会爱国主义的情感。可以说,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得到很大提高。当然,德育课的多媒体教学要受制于学校的教学条件,但我们应努力创设条件,尽可能多地运用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學。
  
  五、改善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课堂教学手段及方法的陈旧和单一是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德育课的教学可以越来越多地通过活动课的形式来进行,但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仍不失为德育课教学的主要手段。如何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使传授式课堂教学转变为互动式课堂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那么,哪些教学方法可以被我们引进课堂呢?
  1.运用案例解读教学内容,使抽象的道理深入浅出。这种教学方法就是首先提供一个典型的案例(事例、材料),然后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从中抽象出蕴藏在案例中的观点和道理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因为案例是具体的事例和材料,能够引人入胜,学生乐于阅读和思考。一般来说,德育课教材里都有一些案例,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做的不是一味地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或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补充适当的案例。这种教学方法在目前的德育课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方式是很多的,譬如讨论、辩论、演讲、游戏、知识竞赛、小品表演等等。这些课堂活动的作用,一是可以把传统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变为轻松活泼的气氛,二是由于有学生的参与,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当然,要开展好这些课堂活动,需要教师做许多相应的案头工作和创设一定的条件,而且要有预先的布置,如选择讨论、辩论的论题,教师编写学生进行游戏和小品表演的脚本等。
其他文献
中国楼市是一个信心市场,信心常随着政策波动玩“过山车”,自2003年“121号文”出台至今,我国房地产调控已历经十年,这十年间,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温,而调控政策亦时时涌现,规定频发。  去年1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国八条”出台,要求全国房价上涨过快的30多个城市出台“限购令”,成为此次调控的“撒手锏”。同时,新政将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提升至60%,贷款利率调整至基准利率的1.1倍以上。这样,楼
摘 要:贫困山区城镇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既有心理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但主要在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找准了孩子不良学习习惯成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内外兼治。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为孩子创设积极的轻松的教育环境,采取孩子喜闻乐见的措施加以引导和培养,为他们成才助力。  关键词: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留守儿童;成长成才  城镇化进程推进,山区校点撤并,导致大
《现代汉语》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对于以后将要从事小学教育的五年制师范生来说,系统学习这些内容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我在师范学校从事现代汉语教学工作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先由教师讲解语言理论知识(精讲),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运用(多练),概括起来即是传统的“讲练结合”模式,这也是汉语教学常用不衰的“法宝”。由于语文新课程
[摘要]数学能够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动脑能力,是中小学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然而在实际教学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教学质量相对较差,不能满足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应在充分了解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五条数学教学指导策略,给有关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3
作为文字性科目,语文确实有其独特别致的一面,它不同于数理化这些讲究逻辑演绎、归纳推理的科目(这些皆归于理性的门类,科学性甚强),语文当然也是科学的范畴之一,然而在它自身旋转的轨迹中,情感是占了较大比重的。以语言文字作为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媒介,语文脱离不了文学性艺术性的特点。至少,作为交际的物质外壳——语言是摆脱不了文字所构建的游戏方阵的。正因为如此,语言的巧妙变化与组合,才决定了文字性科目尤其是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和具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84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
基于情境感悟,基于案例分析,基于问题探究,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好学,从而激发学生这一主体真正参与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并取得最大效益和最佳效果。如何实现这些问题,除了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外,情境创设也很重要。下面,就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实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情境创设应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性”  新课程倡导课堂
摘 要:本文以“四川省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关系”为主题情境,将问题式教学应用于单元教学,在3课时中依次讲述四川省交通从“蜀道难”到“蜀道通”、从“蜀道通”到“蜀道畅”再到“交通强省”的转变故事,让学生从运输方式、不同空间尺度上深入认识交通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从发现问题到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时,提出并例证了课时情境间要有关联性、课时问题间要结构化、课时问题间解决途径要多元化等问题式单元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是一个看似很抽象的课题,如何在阅读与鉴赏中将“民族心理”化抽象为具体并进行探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教学《我心归去》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我心归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二专题“月是故乡明”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
〔关键词〕山西省;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麦田项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特别指出,要加快制度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起稳定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