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青花过墙龙纹大盘真伪辨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是中华民族远古流传下来的一种图腾标志。在历代人们的社会意识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古人认为龙是最高祥瑞,龙是殷人卜问的对象之一,是殷人崇拜的百神之一。《说文》: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能兴云雨,利万物。注雨以济苍生。”《礼·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本草纲目》:龙“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鬼,耳似牛,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龙的图案在先秦以前,形象较质朴粗犷,大部分没有肢爪,近似爬虫类动物。秦汉时的龙纹多呈兽形,肢爪齐全,似虎似马,常作行走状。发展至隋唐时,嘴角和腿部特长,尾部似蛇。宋代下颚开始上翘。元代时,出现飘拂状的毛发,腿部有“露筋露骨”的纹饰。明代时,筋骨演变为在腿上全部拉线,头上毛发上冲,龙须外卷或内卷,并出现风车状五爪。在图案构成上,除传统的行龙、云龙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形象。清代龙头毛发横生,出现锯齿形腮,尾部有秋叶形装饰等。明初规定龙纹只允许皇帝用,其他人使用的任何器物上不许刻龙纹,只能用蟠龙纹。明中后期,朝政腐败,万历、嘉庆以后君臣百姓均用之。在清代民间只能用四爪龙纹。
  清代雍正青花过墙龙纹饰是那个时期的新创。那时期的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造型俊秀优美,瓷土选料精细。研粉、澄浆、制坯等工艺要求极严,烧造火候适度,瓷化程度好。因而胎体洁白细腻、坚致,成型规整,胎体轻薄,迎光透视胎体莹润无瑕,有的略显青色(明代显红润)。大器胎体也能匀称一致,不显厚重,小件器物轻巧玲珑。雍正时期修胎讲究,几乎不见旋削接口痕迹。削足规整,器足最典型的是呈“泥鳅背”状的足底。无釉的砂底也较细腻光滑。釉质莹润,施釉均匀,表面光洁莹润。有的釉面有细小的桔皮纹,有的积釉较厚,呈云雾状,称唾沫釉。瓷釉色白中泛青,釉层肥厚,釉面光亮。青花色泽青翠鲜艳,略有晕散。呈色比较稳定。
  过墙龙大盘真伪辨别
  清代雍正青花过墙龙纹大盘(图1),直径29厘米,高6.5厘米,足径17厘米。盘心绘一条利爪抓火球的巨龙,体态饱满,龙角弯曲细长,龙须及发描绘细腻,背鳍排列整齐,鳞片填色均匀,龙身蜿蜒盘外,卷云纹勾边填色留白,外用淡青色渲染。器内外纹饰浑然一体,独具匠心,表现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感。
  
  盘底圈足为滚圆的泥鳅背(图2),盘底中心无釉,砂底非常细腻光滑。青花发色青翠鲜艳,色深沉,深入胎骨,釉面莹润。此种装饰技法在雍正极为流行,以后各朝也有,但与前期已不可比,线条随便,青花晕散,大都找不到头尾之感,龙爪细而无力,火焰纹程式化倾向明显。
  
  新仿青花过墙龙纹大盘(图3)和新仿青花釉里红过墙龙纹大盘(图5),是现代仿品,纹饰以真品为摹本,粗略看与真品无大差别,细看器物不如真品那么精神。上手细看发现不如真品圆润,是釉料稀薄所致。青花发色不明快,色料浮在表面,釉面有贼光,没有深入胎骨的感觉。图5釉里红发色不正,纹饰描绘不流畅,层次不清,运笔板滞无力,画面无形无神,青花料色或轻或重。此外这两件瓷器胎质疏松,手感轻飘。图4和图6为新仿过墙龙纹大盘底足部分,底足修胎不规整,棱角粗糙,能感到旋痕生硬的感觉。足底为粗砂底,不光滑。胎釉结合也疏松,釉面稀薄,混浊。而且图3盘子右上方有意打破再粘合好,给人感觉是使用当中不慎打破,人们就会放松警惕,容易上当。
  看假容易,辨真难。面对形、工、色模仿逼真的仿品更是使人眼花缭乱,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才能识破其造假伎俩,还其本来面目。笔者认为在看瓷器时,因不同时代胎质、釉面、青花色料、纹饰有不同的特点,一定要多看,多记,多动手,多比较,要善于运用手感来鉴别古陶瓷,用手仔细抚摸一件器物胎坯厚薄、轻重,胎釉的光涩,用手指叩弹,听瓷器发出的声音。相互对照,长期钻研,刻苦探索,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发现异同,找出不同时代陶瓷的特点及造型、胎釉、纹饰上的差异,才能提高自身的鉴定水平,掌握辨伪的真功夫。(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据说东晋书圣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有一笔筒,截斑竹所制,称之为裘钟。1990年北京举办“中国文物精华展”,第142号展品为“踢球图”笔筒,牙雕,被定为宋代之物。可见,插置毛笔使用笔筒由来已久,而且材质多种多样,玉雕、木雕、角雕、竹雕、牙雕乃至瓷制、金属制应有尽有。笔筒成为文房必备之物,沾书香,染文气,与文房四宝为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出尽了风头。有鉴于此,收藏历史文玩便鲜有人不看重笔筒了。笔者执着
期刊
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编辑的民间家书第三辑《任鸿隽陈衡哲家书》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数十封原汁原味的珍贵家书及相关老照片将首次面世。现征得编者和出版单位同意,本刊先行发表其中的部分家书,以飨读者。    收入该书的40封家书是由居住在重庆的任鸿隽的侄孙任尔宁先生提供的。任先生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慷慨拿出珍藏了数十年的任鸿隽和陈衡哲的部分家书,作为民间家书系列图书之一正式出
期刊
盛世收藏,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处在和平昌盛的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不断的发展,民间收藏也进入了活跃时期。  2007年1月22日,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组走进了六朝古都南京,经过两天的海选,最后评出了南京的十大宝物,而这块清康熙“日正中天”紫檀匾则被专家组评为南京十大宝物第一名,并通过中央二套播放,让亿万观众大饱眼福。    匾,又称扁额,中国的古建筑上多缀有匾额。匾额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艺术
期刊
中国的文房用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水盂是文房用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自古倾注了文人雅士们的关怀和钟爱。  水盂,为磨墨时的盛水器皿,备水以供研墨之用,被誉为书案三珍之一。其形状多为圆口,鼓腹,也有象生形,器身有进水口而无出水口,做工精整,小巧玲珑,大不盈尺,小不足寸。水盂虽小,但它凝聚了古代匠人们的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今择出两件清代桃形水盂,供藏友共同鉴赏。
期刊
在中国象棋界,提起《渊深海阔》几乎无人不知。这部棋谱的作者陈文乾,广泛采集古代排局精华、民间佳构和江湖名局,历时17年,于1808年手工抄写完成了这部多达16册的巨著。全书16卷371局,为四大名谱之首,但作者苦于家贫,无力刊印,只有孤本流传于世。自从成书后至今近200年里,这部手稿经历了曲折的流传过程,目前这部手稿在我国象棋名家刘国斌先生家里完好地保存着。    与3500袋洋面粉等价    《
期刊
编者按    内地中国钱币拍卖迭创新高,中国钱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研究和投资,中国钱币市场已经兴起、成型,并逐渐健康发展……  中国钱币应得到传承,达到其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李伟先、罗伯昭、张叔驯、孙鼎、戴葆庭、马定祥等老一辈收藏大家的愿望,正在实现中。    2007年2月,笔者因编著《中国近代钱币收藏家》一书收集资料,去美国旧金山拜访了钱币收藏大家李伟先先生的孙子。其中谈到了1963年11月
期刊
一、传说中的“麻姑献寿”    麻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仙。《太平广记》卷60(出葛洪《神仙传》)“麻姑”条载,东汉桓帝时,仙人王远降于蔡经家,召麻姑至,年十八九,甚美,自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岂将复为陵陆乎?”蔡经见麻姑手指纤细似鸟爪,自念:“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麻姑大怒,施以法力,蔡立即瘫倒于地,双目流血。麻姑甚有神力,能掷米成珠,曾于
期刊
  
期刊
这是一套四幅的书法作品,俗称“四幅屏”或“四条屏”(图1-图4)。稍加观察,即可发现这四幅作品中,各自的字体不同,所书的内容不同,纸张的质地颜色亦不同。但也有不少的相同之处,比如每幅作品的大小,都是纵174厘米,横47厘米;四幅所赠予或奉献的对象也相同,都是给“雨孙”。从各幅落款中,得知这四幅书法的作者,依次是曾国藩、李鸿章、刘铭传、丁汝昌,除一位湘军的创始人外,其他三人均为淮军首脑人物。  鉴赏
期刊
古玉小件主要以玉坠、玉镯、腰扣、玉佩、戒指等饰品为主,其他器物上用于装饰的玉件也属小件。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古玉小件曾是古代君子人格化的代表,君子佩玉的风尚绵延至今。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会上的“白脂翠玉300年专场”成交了4540万港元,成交率高达99%。2006年古玉小件频频亮相于各大拍卖会,价格迅速升温。在国际市场上,珠宝、玉器小件价格一路上扬,全球交易额每年高达1500亿美元。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