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593792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令老师头疼的事情。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怕上作文指导课,觉得无以指点。总是老生常谈,要留心观察事物并分析事物,注意积累材料。但是现在学生们缺少的并不是素材,而他们发愁的是不知如何下笔,该如何去写。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从指导学生仿写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从这些年的做法来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通过正确的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我认为从可以从下几点来做:
  1 仿写的练习
  1.1 从仿写语言、句式、句子的练习入手。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正确的仿写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仿写的关键在于掌握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规律,了解三者的内在联系。仿写训练的形式大体上可归纳以下几种:
  1.1.1 仿写句子。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句式,并学会使用修饰成分把句子写具体。如,“村里的三个小伙伴,又坐在磨台上晨读了。”它的基本格式是:三个小伙伴(人物)→坐(活动)→在磨台上(地点)→晨读(活动)。这种练习,一是训练学生把话说明白,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二是通过加修饰成分,训练学生把句子写具体及培养准确用词的能力。
  1.1.2 仿写句群。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写连贯的几个句子,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话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她们三个一边走一边商量着:见到老师,首先要告诉她,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养病。然后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仿写之前,先让学生明白,这个句群是按照“首先”、“然后”、“最后”的次序,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把事情叙述清楚的。仿写时,首先要求学生想好一件事或一次活动的内容,其次将所要写的内容加以条理化,以便理出个轻重缓急或先后的顺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1.1.3 仿写总起句和分述句。写总起句,即用一句概括性的话作为一段话的开头,以培养学生概括事物的能力。写分述句,即分项写出具体实在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分析事物从不同侧面分层次具体描绘事物的能力。如:“荷花已经开得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这段文字先总写一笔,然后分述。在分述部分,先写荷叶,再写荷花与荷叶的关系,最后才浓墨挥写绰绰约约的荷花。荷花的千姿百态,具体回应了“荷花已经开得不少了”这一总起句。
  1.2 从仿写开头和结尾、自然景物、、仿写人物、事件等开始段的训练。
  1.2.1 仿写开头和结尾。从形式上看,常见的开头和结尾的方式很多。仿写开头或结尾,最好先给学生几种同类文章而开头或结尾各异的例文,并要求学生具体掌握每种开头或结尾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学生依据作文题目,任选一种方式仿写开头或结尾。对同一题目,也可用数种不同的方式仿写开头或结尾。
  1.2.2 仿写自然景物。仿写自然景物要先选择例文,自然首先要弄清楚选的是什么景,从什么角度写的,其结构特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仿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关于夏天的景物描写,是一段静态的景物描写。如果学生能抓住如何总写,如何写出日出之前和阳光照射下的景物特征,思路就会变得清晰,仿写才容易成功。
  1.2.3 仿写人物。这种仿写,包括对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描写的仿写。选例文的标准,关键是看其通过这些描写,能否体现出人物的身分、教养、习惯、思想、个性和内心的美与丑。仿写的具体内容,要依据训练目的而定,必须做到目的明确,笔墨集中。
  1.2.4 仿写事件。仿写事件之前,先要剖析例文,一是要认识事件的发展过程;二是要看清人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活动。如《观潮》后三段文字,继续了“观潮”的全过程,以时间为序记述了潮来之前、潮到之际、潮过之后的情景。主线写潮水,而人物活动则穿插于其中。
  1.3 从模仿范文开始篇的训练。依照范文的写法、顺序、手法、结构等去遣词造句,写段谋篇。范文一方面能示范性的把文章的结构格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形象地告诉学生该怎样习作。学生可以从中悟到文章的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的技巧和观察分析的能力。通过模仿而实现作文知识的最直接的迁移,可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提高。
  2 指导学生仿写作文还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2.1 仿写训练要有步骤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制订训练计划,计划可包括训练目的,训练步骤等,这样可以避免训练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作文效果。
  2.2 仿写要有针对性。为了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仿写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某一篇文章写得好,可以进行全篇的仿写;也可以进行局部的仿写。也可以仿写一篇文章的开头、结尾、结尾、重点段落、人物对话、肖像外貌等等。这种单向的仿写,不仅能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还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高作文水平。
  2.3 仿写时要切实发挥范文的示范作用。小学生初学写作如同刚学走路的孩子需要别人的引导、扶持。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发挥好范文的示范作用,用范文去引导,扶持学生。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完《三月桃花水》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我们身边的春天,我们春天的梨花、杏花、小草、柳芽。然后模仿书中的联想模式展开他们的想象。使他们脑中有事物,笔下有文字,从而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2.4 仿写作文还要注意“举一反三”。学生单纯机械的模仿,写出的文章有抄袭之嫌。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教师在示范引路时要联系实际,把作文训练同培养学生的观察、领悟、想象,自学能力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在仿写的过程中不拘泥范文,做到举一反三。如教学《家乡的桥》后,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关于身边的家乡的小河、家乡的池塘、家乡的小路等同学们身边的事物,这些事物都是同学们身边熟悉的风景,仿照课文的思路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总之,仿写的训练是利用求同的思维,使学生解决无内容可写的困难,引导学生写作入门,特别是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它的确是一门打开作文大门的钥匙,一根得力的拐杖,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仿写是手段,创新是目的,今天的仿写是为了明天的创新。因此,要善于知道学生找出异点,用求异思维,摆脱范例的束缚,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积累语言和表达方法,写出自己要写的作文来。
其他文献
【摘 要】预习就是提前对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在正式的学习中能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学习中掌握主动。  【关键词】补缺 积极性 效率 自学能力 潜力 良性循环  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应该从提前准备入手,让学生事先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要去预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现在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的知识密度比较大,加上数学的逻辑性强,若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会导致整节课都无法理解,甚至会影响
期刊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比较忽视不同的文化对交际作用的负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有关的文化。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下面结合JEFC新教材,介绍几种文化习得方法。  1 通过英汉两种文化的比较,加强文化教学  初中英语新大纲明确规定:“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英语
期刊
德育在作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一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在形成之中,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学都应理所当然地把德育贯穿于始终,以便更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品德教育。目前,小学阶段虽然有了专门的德育教材——《思想品德》课本,但是,这种德育教材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思想品德》教材所选编的某些人和事,由于时代和环境同当代小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小学生普遍有
期刊
在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已经从小学开始设置了英语课程,从理论上分析,对于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初中英语教师而言,教学的难度降低了,但实际上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成效不高。为使英语教学尽快走出低谷,实践在农村的很多英语教师们都倡导分层教学方法,以下对其简单介绍并予以评析。  1 对学生进行分层  从初一入学开始,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
期刊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加学习过程的交流,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知识的能力的提高,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信息技术的本质快乐教学课堂,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 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  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
期刊
研究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1 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环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要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通过多种感官,使语言文字有机的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感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有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我们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重视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在交流朗读中注重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理解。然而,由于认识的偏差和受传统教学习惯做法的影响,综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着口头交流、朗读至上,忽视了让学生动笔的现象,导致了“
期刊
通过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以高质量的问题呈现与习题为操作平台,成功地实现培养素质与应试的双赢。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课业负担;既要提高学生素质,又要提高应试能力;既要实现学生发展,又要实现教师发展;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减轻教师负担。  1 问题引领  语文课堂把日常教学中问题的呈现由“口头形式”转化为“文本形式”。口头提问有其直观亲切的优点,同时也具有相对随意难以留存的不足,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引
期刊
1 “看图说话”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八个基础训练中,安排了八次“看图说话”的训练。其训练目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第二,练习运用口头语言说一句话到一段话;第三,通过看图和说话练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第四,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习惯。教材没有安排写话练习,旨在降低要求,让教师集中精力搞好口头语言的训练。  训练要求体现了一定的梯度。第一次:观察清图上单个人物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