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ack Tackle最终还是没有登上飞往中国的航班。本来他将在2009年2月中旬来到中国参观访问,并出席一个户外品牌组织的攀登探险演讲活动。但是,2008年下半年的经济危机彻底地破坏了全世界的经济秩序,许多市场推广计划和活动被削减或取消,当然也包括Jack Tackle重返中国的计划。
早先在经济危机中倒下的是全球知名的登山杂志《Alpinist》,2008年10月16日,《Alpinist》宣布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被迫关门。创办于2002年的《Alpinist》因其专业的写作,精美的图片,以及致力于追踪世界攀登活动及真实报道而被业内认可并多次获得专业出版大奖。
这对国际登山界和户外媒体圈震动不小,同时坏消息接二连三传来——优胜美地大岩壁黄金时代的先锋人物和代表人物Jim Bridwell也陷入经济危机的旋涡。2008年12月初,他的意大利朋友在全球主要攀登网站上筹集资金帮助Jim Bridwell度过难关,64岁的Jim Bridwell因次贷危机而失去了他的房子。
当我把Jack Tackle未能重返中国的消息告诉Mick Fowler时,他觉得非常遗憾,并回忆起他和JaekTackle的相识竟然是源于同样的攀登目标四姑娘山。Jack Tackle的攀登风格和技术水准与Mick Fowler非常接近,并且他
们常常在寻找攀登目标时不谋而台。2000年,Mick Fowler在班夫电影节上遇到Jack Tackle,他问他最近有什么计划,Tackle说他的秘密目标是四姑娘山,后来又提供Mick他更清晰的照片,这些行为深深打动了Mick Fowler——“他对于我们抢先攀登显得非常大度,在我们完成路线后给予很高的评价……”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惺惺相惜吧!
1981年10月,Jack tackle与Jimdonini,Kim Schmitz在四姑娘山幺妹峰尝试以极限阿尔卑斯式攀登北壁直上路线。他们尝试从北壁右侧攀登,结果在海拔5300米处下撤。此后,Jack Tackle与Galen RowellAlex Lowe,Jim donini等人在喜马拉雅,安第斯山脉和阿拉斯加开辟了无数极限阿尔卑斯式攀登路线。而在这次颇具先锋的攀登之后,四姑娘山的岩峰群俨然已成为攀登者的梦想之地——它的中高海拔花岗岩岩壁与优胜美地,巴塔哥尼亚和川口塔峰群的岩壁有着类似的迷人外观和手感。
1991年,我的好友大川健三来到四姑娘山,便迷上这里兼具三山五岳和阿尔卑斯山的原始美。他没想到世界上还会有生态保存得如此完美的地方。他做出人生最后一次艰难抉择,用镜头记录四姑娘山的全部美丽,他说,川西是我“感动的旅行”最后的到达地,而四姑娘山才是我“感动的旅行”的目的地和归宿地,现在我在四姑娘山终于找到心中的圣地。2000年3月,大川健三重返中国,他决定在四川定居,将余生奉献给四姑娘山的旅游宣传,开发和保护事业。
和大川健三一样,CharlieFowler三次来到四姑娘山完成了多条富有传奇色彩的单人攀登路线;2002年,Mick Fowler和PaulRamsden完成了赢得金冰镐奖的梦幻般的路线,Chad Kellogg和DylanJohnson以纯粹的极限阿尔卑斯式首登西南山脊;法国阿尔卑斯俱乐部的著名高山向导Philippe Batoux在2006年10月带领七名年轻新秀尝试幺妹峰南壁中央冰雪槽路线,四姑娘山众多美丽的岩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这里将会迎来登山史上又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原计划于2008年9月攀登四姑娘山新路线的The North Face探险队因四川地震而将计划延期,由Jimmy Chin,Conrad Anker和Renan Ozturk组成的登山队将极可能在未来破解幺妹峰西北壁这一历史性课题。
这些富有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的路线和攀登将极大地启示着年轻的中国攀登界。2004年,曹峻、马一桦、陈骏池、康华、陈泽纲、贾贵庭与美国登山者Jon Otto,Tim Boelter完成了东南山脊的围攻式登顶。看似不可企及的四姑娘山幺妹峰峰顶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再加上美国攀登者Chad Kellogg和DylanJohnson在2008年9月底开辟西南山脊新路线的激励。于是,2008年底三支国内队伍云集幺妹峰,这是近几年来国内少有的现象。三支队伍,三条路线,这些崇尚自主攀登精神的攀登者,向着技术攀登典型代表的幺妹峰发起冲击。
虽然2008年底三支国内队伍无一登顶,但是这三支队伍中的攀登者经历这次攀登会获益匪浅。这些攀登者中技术最全面的攀登者孙斌已经是第二次尝试攀登,他希望享受一次属于自己的攀登,开辟一条新路线,体验阿尔卑斯式攀登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装备简单,挑战极限的风格。
在这里可以大胆预言,假以时日他们将会创造性地开辟出幺妹峰的新路线,而且国内登山者近几年具有攀登幺妹峰水平的高手也会越来越多。两三个人组成的小队伍以阿尔卑斯式攀登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这也许真正算是中国技术攀登春天的到来。幺妹峰将见证这段历史的开启,这是一座属于纯粹主义者的山峰。

早先在经济危机中倒下的是全球知名的登山杂志《Alpinist》,2008年10月16日,《Alpinist》宣布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被迫关门。创办于2002年的《Alpinist》因其专业的写作,精美的图片,以及致力于追踪世界攀登活动及真实报道而被业内认可并多次获得专业出版大奖。
这对国际登山界和户外媒体圈震动不小,同时坏消息接二连三传来——优胜美地大岩壁黄金时代的先锋人物和代表人物Jim Bridwell也陷入经济危机的旋涡。2008年12月初,他的意大利朋友在全球主要攀登网站上筹集资金帮助Jim Bridwell度过难关,64岁的Jim Bridwell因次贷危机而失去了他的房子。
当我把Jack Tackle未能重返中国的消息告诉Mick Fowler时,他觉得非常遗憾,并回忆起他和JaekTackle的相识竟然是源于同样的攀登目标四姑娘山。Jack Tackle的攀登风格和技术水准与Mick Fowler非常接近,并且他

1981年10月,Jack tackle与Jimdonini,Kim Schmitz在四姑娘山幺妹峰尝试以极限阿尔卑斯式攀登北壁直上路线。他们尝试从北壁右侧攀登,结果在海拔5300米处下撤。此后,Jack Tackle与Galen RowellAlex Lowe,Jim donini等人在喜马拉雅,安第斯山脉和阿拉斯加开辟了无数极限阿尔卑斯式攀登路线。而在这次颇具先锋的攀登之后,四姑娘山的岩峰群俨然已成为攀登者的梦想之地——它的中高海拔花岗岩岩壁与优胜美地,巴塔哥尼亚和川口塔峰群的岩壁有着类似的迷人外观和手感。
1991年,我的好友大川健三来到四姑娘山,便迷上这里兼具三山五岳和阿尔卑斯山的原始美。他没想到世界上还会有生态保存得如此完美的地方。他做出人生最后一次艰难抉择,用镜头记录四姑娘山的全部美丽,他说,川西是我“感动的旅行”最后的到达地,而四姑娘山才是我“感动的旅行”的目的地和归宿地,现在我在四姑娘山终于找到心中的圣地。2000年3月,大川健三重返中国,他决定在四川定居,将余生奉献给四姑娘山的旅游宣传,开发和保护事业。

和大川健三一样,CharlieFowler三次来到四姑娘山完成了多条富有传奇色彩的单人攀登路线;2002年,Mick Fowler和PaulRamsden完成了赢得金冰镐奖的梦幻般的路线,Chad Kellogg和DylanJohnson以纯粹的极限阿尔卑斯式首登西南山脊;法国阿尔卑斯俱乐部的著名高山向导Philippe Batoux在2006年10月带领七名年轻新秀尝试幺妹峰南壁中央冰雪槽路线,四姑娘山众多美丽的岩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这里将会迎来登山史上又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原计划于2008年9月攀登四姑娘山新路线的The North Face探险队因四川地震而将计划延期,由Jimmy Chin,Conrad Anker和Renan Ozturk组成的登山队将极可能在未来破解幺妹峰西北壁这一历史性课题。
这些富有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的路线和攀登将极大地启示着年轻的中国攀登界。2004年,曹峻、马一桦、陈骏池、康华、陈泽纲、贾贵庭与美国登山者Jon Otto,Tim Boelter完成了东南山脊的围攻式登顶。看似不可企及的四姑娘山幺妹峰峰顶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再加上美国攀登者Chad Kellogg和DylanJohnson在2008年9月底开辟西南山脊新路线的激励。于是,2008年底三支国内队伍云集幺妹峰,这是近几年来国内少有的现象。三支队伍,三条路线,这些崇尚自主攀登精神的攀登者,向着技术攀登典型代表的幺妹峰发起冲击。
虽然2008年底三支国内队伍无一登顶,但是这三支队伍中的攀登者经历这次攀登会获益匪浅。这些攀登者中技术最全面的攀登者孙斌已经是第二次尝试攀登,他希望享受一次属于自己的攀登,开辟一条新路线,体验阿尔卑斯式攀登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装备简单,挑战极限的风格。
在这里可以大胆预言,假以时日他们将会创造性地开辟出幺妹峰的新路线,而且国内登山者近几年具有攀登幺妹峰水平的高手也会越来越多。两三个人组成的小队伍以阿尔卑斯式攀登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这也许真正算是中国技术攀登春天的到来。幺妹峰将见证这段历史的开启,这是一座属于纯粹主义者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