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n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教学新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不无遗憾之处。诗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语文教师,我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切合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我想,这应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我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出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作初步的探讨。
  一、每人拥有一本读书笔记
  古人云:“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有些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并不多,因此让学生多做读书笔记很有必要。首先让每位学生开动脑筋,给自己的读书笔记设计一个封面,起一个动听、有创意的名字。“拾贝集”、“百花集”、“采蜜集”、“浪花集”┅┅ 这不仅包含着学生的想象与智慧,也表达了他们美好的愿望。其次要求他们将阅读时的心理感受和深刻思考记录下来,写成心得或随感,或将阅读中看到的一些精彩片段、优美词句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告诉他们只有广撷博采、内化吸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才能真正做到有所得、有所积、有所成。这样,在每位学生的读书笔记开辟的栏目中不仅出现了好词好句好段,还有古诗角、名人名言角、心得体会等等,有的还画上了插图,这就让学生们满腔热情地开始了“耕耘”自己乐园的工作。再次我定期组织检查、交流,评比出最佳读书笔记,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又使学生们有了一种动力,发现了一片广阔绚丽的天空。
  二、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一小时
  语言的积累是点点滴滴的,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平时就应注意学生阅读量的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山,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促成质的飞跃。除有效利用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外,发动全体同学捐献图书,在班级成立小小图书馆。学生可以利用中午时间尽情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享受其中的乐趣,这保证了学生在校的课外阅读时间,除此之外,为使学生在家阅读时间每天不少于半小时,还应跟家长取得联系,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双方累加时间不少于一小时。但每天一小时课外阅读的“任务”不能让学生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内心的需要,这就涉及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
  三、每篇课文配上拓展阅读
  课上讲一篇教材,课后介绍与教材配套的“拓展阅读”。这不仅包括拓展阅读书,还包括其他拓展性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自己想读。如学习《小摄影师》,就介绍大家去读《列宁》的故事。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文章进行阅读体会。如学习《猫》时,学生都对老舍这位作者很感兴趣,就介绍大家去阅读老舍文集;学习《电脑住宅》时,就介绍大家去阅读一些有关的科普性文章。在大量与课内相关知识的阅读中,使学生轻松自如地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发展思维、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的目的,既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有利于知识迁移,又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摸索出提高阅读水平的技巧和方法,感悟读书的快乐,也使课内引导课外,课外为课内服务,课内外水乳交融,合成一体。
  四、每周推荐一本好书
  经常给学生推荐好书,能使学生不至于盲目阅读,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与所读的内容有密切关系。除动员学生订阅《作文世界》、《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天地》等报刊杂志外,墙后的黑板报上还留出一块“好书推荐”栏目,每周由一位同学自愿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写上推荐人的姓名、书名和推荐理由。在推荐理由中,小推荐人都想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其新颖奇特的方式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这样,大家都争着去读所推荐的书,小书迷逐步增多,推荐人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为了能当上推荐人,学生开始主动地去寻找一些好书,由此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也在班上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
  五、每月举办一次读书会
  學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人,各有各的阅读妙诀。开展读书会便于组织他们交流经验,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如:有的学生善于用速读法又快又多地获取信息;有的则善于细读,推敲琢磨;有的善于利用剪报制作积累大量资料,供平时学习之用。每次读书会上及时提炼这些好的学法,使其变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使“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读书会上,还可以穿插“演讲比赛”、“成语接龙”等活动,比赛内容是课外阅读的材料,在活动准备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这其实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无形中达到了课外阅读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样,通过长期训练,“厚积”才能“薄发”,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班内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真正是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使每个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生。同时,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强了,理解力也随之提高,写作水平也令人欣喜。读书,使人终生快乐。
其他文献
美育是美化情感、健全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新课标"的这一规定,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既加强了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又重视了对学生的品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诸多学科的基础。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摆脱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的束缚,从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创新教学思维、切实抓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试着在语文实际教学中要从师生互动、口语训练、情感体验、思想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  【关键词】互动 工具性 情感体验 思想教育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
作为最常用的英语课堂教学手段,教师提问直接影响师生互动的质量.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英语教师在阅读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并试图探讨阅读课堂中提问有效
期刊
动画深受青少年朋友喜爱,她表现的精神积极向上,语言简单、易懂,此外,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并不是一种纯娱乐、纯商业的行为,其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文化的一个直观载体.
【摘 要】文章从四个方面入手对小学语文四年级的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包括:实施“多元阅读计划”、营造“绿色阅读生态”、尊重儿童阅读个性和增进同伴阅读交往。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四年级 阅读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对干扰学生的阅读生活的种种复杂交错的因素也充满了好奇,迫切地希望通过检验自己在以往教学之中研究的效果,以便于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服务于我的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和满心的期待,我对小
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把情感教育浸透到高中英语课堂教
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的教师教学时陷入误区,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一个孤立面来教学。曾有一位老师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一文时,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设置教学情节采用的方式是:先请学生默读全文,再让学生讨论文中重点词句所反映的爱国思想。这样实践目标,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曲解。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而又不孤立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
期刊
转型时期国内群众上访问题已经引起众多学者、专家和各级政府政策制订人、执行人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并从多角度和思维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寻求解决的路径。然而,在诸多的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