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最后的汉家陵阙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che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唐人李白这首《忆秦娥》,残破的汉家陵阙与萧瑟的西风残阳,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一幅绝美的意象。谁能想到,中国现存的29座石阙,有20处在四川。这些最古老的地上建筑为这里留下了徘徊不去的汉代风景。
  
  法国人把汉阙带给了世界
  
  民国3年(1914年)2月1日,一支法国探险队从北京启程,开始为期8个月的中国西部考察,探险队成员法占、拉狄格、色伽兰是来华的传教士,对考古学与汉学都很精通。一个月后,探险队抵达西安,拉狄格南下南江县与巴县考察,法占与色伽兰则沿着官道进入四川,沿途考察了阆中、蓬安、渠县,数月后经云南丽江返回法国。
  自晚清以来,不计其数的外国探险者穿梭在中国大地上,试图寻找到这个帝国鲜为人知的古迹、物种与风俗,这一次误打误撞的考察,则最终把石阙带给了世界。在《中国西部考古记》一书中,色伽兰这样描述他见到的冯焕阙:“此碑为极优美之建物,装饰极简。其各部之设置:下为方座,座上为碑身,整石刻成,上端削锐,其上为碑盖,又上为介石,又上为椽,椽上为顶”。
  色伽兰发现,冯焕阙的“扶壁”已不存,而据他所言,他在河南见到的石阙是有“扶壁”的,扶壁是用来巩固主体建筑的辅助措施,石阙的扶壁其实叫耳阙,形制与阙相似,只不过规模稍小。更令他心痛的是汉阙的生存状态:“诸阙多环以稻田是已,阙座浸入水中,不久将为水淹没。渠县有一无名阙,业已倾斜,崩塌之期谅不久矣。即不崩塌,亦必因其障碍农作,占据有限耕地,为人改作磨石,中国古迹因此而毁者甚多。”
  1923年,色伽兰首次将石阙照片向世界公布,欧洲人大为惊奇,没想到中国竟然保存着2000年前的汉代建筑,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探险热;整整七年之后,《中国西部考古记》一书才由商务印书馆在中国出版,1939年,中国营造学社责任研究员、中国古物保管委员会专门委员梁思成和陈明达专程到渠县,考察汉阙。
  “阙”,《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了望的楼”或“神庙、陵墓前竖立的石雕”。《诗经•郑风•子衿》说:“佻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左思在《蜀都赋》中描绘成都“华阙双邈,重门洞开”。这些诗词中的“阙”,便是城阙或者宫阙。汉代的宫阙、城阙如今早已不见痕迹,后人看到的石阙,大多是陵阙,立在帝王将相、文武百官陵墓墓道两旁,是墓主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两汉时期,石阙曾经遍布大小郡县,而如今中国仅有二十九处石阙,大多已在漫漫岁月中崩塌损毁。
  中国现存二十九处石阙,河南四处、山东四处、北京一处,始建于公元118年的河南登封大宝阙是迄今最古老的石阙,其余二十处皆在四川,谁也没有想到,在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地”的西南边陲,竟然保留着中国绝大部分石阙。四川的石阙,广泛分布在绵阳、雅安、梓潼、芦山、重庆、德阳、夹江、忠县、渠县等地,色迦兰将此分布区分为东部渠县区、中部梓潼与绵州区、西部夹江与雅州区三大区域,又以渠县最为集中,在这里,你能看到中国四分之一的石阙。
  
  二千石,冠冕一时的天堂
  
  土溪镇赵家坪距离渠县县城只有30分钟车程,距离现代社会却有2000年之久,汉代风韵一直在这里徘徊不去。土溪镇到渠县的公路,古代是条官道,路旁分布着六处七座石阙,分别为冯焕阙、沈府君阙、王家坪无名阙、蒲家湾无名阙、赵家村东无名阙、西无名阙,除沈府君阙是双阙外,其他汉阙都已形单影只。
  来到赵家坪是一个下午,村上已少见行人,就连拉客的摩的,也把车停在村口的茶馆前躲雨,整个赵家坪只能听见淅淅沥沥的雨声和茶馆里的喧哗声。茶馆对面,便是冯焕阙,站在围墙外,远远就能看到两排飘逸的汉隶:“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
  冯焕阙为黄砂石雕刻,这种石料在四川颇为常见,质地较软,易于雕刻。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淋,阙身多处残破,阙基发黑,酷似屋檐的阙顶也已残破,已然为葱郁的青苔染成了翠绿色,不知何家顽童用粉笔在阙身涂上了几笔稚嫩的小字。自汉代以来,它在这里一站就将近2000年,走完了大半部中国历史。
  在四川东汉诸阙中,冯焕阙形体较小,装饰朴素,雕刻也比不上其他石阙精美,却是四川少数能确认主人的石阙之一,又有铭刻,历来为史家与金石家所重,1961年即当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阙主冯焕,东汉巴郡宕渠人,汉安帝时官至幽州太守。
  像冯焕这样阙主确定无误的石阙,在四川并不多见,且有一个共同点——都曾为官一任。雅安高颐阙阙主高颐为益州太守,芦山樊敏阙主人樊敏官至巴郡太守、汉中太守,德阳司马孟台阙主曾是“汉故上庸长”,渠县沈府君为“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新丰令交趾都尉”。 史学家冯汉骥认为,汉代只有“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死后才能立石阙,且数目不能超过一对,否则便有僭越之嫌,“二千石”是汉代官名,也就是太守。
  为何四川能保留中国绝大部分石阙,一直是史学家颇感兴趣的话题,阙主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汉代四川雅士云集,出现了扬雄、司马相如等著名文学家与一大批以文入仕的士子,成为与鲁地齐名的汉学中心,而阙主正是这些冠冕一时的士子;再者,汉朝提倡厚葬,所谓“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这种情况在“两城财富,甲于全国”的长安与成都尤为兴盛。四川石阙之盛,或许与这两点不无关联。
  
  中国最古老的地上建筑
  
  冯焕阙通高460厘米,由台基、阙身、斗拱、顶盖四部分组成,层层相叠,现存左阙。这些建筑术语未免复杂,通俗点说,台基相当于房屋的地基,阙身如同墙体,顶盖形则如屋顶。石阙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并无太大区别,不同的是,传统建筑屡有变迁,古老的石阙却如实停留着汉朝人的建筑观。
  冯焕阙台基四周,有一圈突出地表的石柱,芦山樊敏阙也有类似结构,这是气候影响建筑的生动范本。长江流域雨水充沛,成都平原古时更有“卑湿之地”之称,湿气颇重,古人砍伐树木,一端削尖,夯入土中,绑上纵横交错的地梁,铺上木板,这样一来,房间与地面就有了10-30厘米的落差,这种建筑结构,被形象地称为“干栏式”,既可避湿气,又能防御野兽攻击,直到今天,“干栏式”建筑依旧在壮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广为盛行。冯焕阙、樊敏阙的石柱,正是“干栏式”建筑的体现。
  站在石阙下抬头仰望,你会发现顶盖下有一圈形如如意的构造,这便是斗拱。“斗”是斗形的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环环相扣,如蟒蛇缠绕。斗拱通常位于大型建筑物柱与梁之间,它的出现,解决了剪应力对梁的破坏问题;不过,它们又是一些艺术品,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古典建筑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木构建筑的历史颇为悠久,柱网结构与榫卯技术在新石器遗址中屡有发现,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屋顶已采用重檐四坡样式,殷墟好墓出土的铜偶方彝上也能看到斗拱雏形。时至汉代,一套完整的建筑模式业已成型。汉代是一个稳定、富庶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兴土木的时代,修建于汉高祖时的未央宫与汉武帝时的建章宫是其中的代表作,史载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可以考证出名目的宫殿就有八十多座。
  汉代的未央宫、建章宫早已在漫漫尘世中化为废墟,难以复原。石阙以准确比例刻出各种构件的外形,令后人得以管窥汉人的建筑样式、比例与技巧,为复原未央宫、建章宫提供了依据。从石阙看来,汉代斗拱较后世粗大,其粗壮笃实的风格与汉人雄浑的建筑设计颇为协调;石阙顶盖最长挑出阙身一米以上,可见汉代匠师已解决了大幅度出檐引起的因应力问题。
  陈明达在《四川汉代石阙》一书序言中指出,汉阙是中国现存地面之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建筑,为后人了解乃至复原汉代建筑提供了可靠依据,对研究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古建筑源远流长的历史与美感保存至今。
  近年来,四川出土了大量画像砖,诸如出行、播种、农事、采莲、驱雀、采桐等场景将汉人的生活真实地复制下来,石阙精美的雕刻则令我们走进了汉代士大夫的仕宦生活。渠县赵家村无名阙与王家坪无名阙的献礼图,大门半掩,一名侍从在门内接待,门外左右为求见拜谒的献礼者,应该是为了彰显阙主不受贿赂的品质。雅安高颐阙出行图,阙主高颐出行,派头可谓十足,主车驾三马,导从车共七乘,骑吏十二人,伍伯(衙卒古称)八人,步卒十人,侍从一人。《后汉书》记载,二千石出行,车前骑吏四人,伍伯四人,高颐骑吏、伍伯的人数已大大超过了定制,这也是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诸侯、太守各自为政,朝廷礼仪早已荡然无存的见证。
  几年前,渠县文管所在石阙四周修起了围墙,锈迹斑斑的铁锁锁住了古老的石阙。我们只能站在围墙外,注视着那些孤独的背影。数千年来,他们就这样屹立在田野中,像一个个沉默寡言的老人,独孤而沉凝,偶尔有撑着雨伞的村民匆匆而过,却再无暇听他们讲述那些远去的汉代风景。
其他文献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7年,中国的乾隆42年。罗芳伯站在西婆罗帅i(今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省)东万律的“兰芳大总制”府邸前,接受弟兄们的朝贺。离开祖国已是第六年,脚下这块土地,距离他的故乡广东嘉应府(今梅州市)有三千公里之遥,但这里的一切礼仪规制都是
期刊
马玉崑一定是经过了相当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决心帮助日本人的,这固然有上峰的密令,但更多的是他也如同那个年代大多数中国一样,坚信日本人总要比老毛子好些。  作为一位68岁的老人,马玉崑还得继续带兵上前线。虽说是前线,可马玉崑和他的部下们并不需要参加任何战斗,因为他们只是这场战争的旁观者:日本和沙俄在中国东北大打出手。大清政府已宣告局外中立,并且划定了交战区和中立区。马玉崑的任务,就是带兵驻守交战区和中
期刊
在一个长期以来主张“文字传道”,视摄影技术为舶来品的国度,摄影不可避免地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也缺乏全面客观的摄影史,更别提从文化的层面上思考与反省中国摄影问题。近十年来,一方面是由于域外摄影文论的传入与流播,如罗兰·巴特及嫡系弟子苏珊·桑塔格的摄影文化评论,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迈进“图像时代”,对摄影的关注度水涨船高,关于摄影的高水平论著已然多了起来,但却从此出现了一个怪圈:这些“新文本”似乎都把摄
期刊
6月这个月份,可以称为“教育月”。从2003年高考,由7月调整为6月以来,这个月份,牵动了千万家庭的视线。而我将其归为“教育月”,原因还不止高考,在这个月里,太多人的“命运”,被教育改变:初中毕业生中考,小学毕业生上初中,适龄儿童上小学,家庭送幼儿上托儿所、幼儿园。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培尔(F.W.A.Fro
期刊
江安,四川长江边的一个小城,在抗战期间庇护了一群中国最优秀的戏剧家,也是话剧最终成熟的家园与戏剧圣地。众多唤醒民众、激发爱国热情、宣传抗日救亡的优秀剧目,一大批戏剧艺术的精英都出自这里,江安被誉为“中国戏剧家的摇篮”、“中国戏剧艺术的圣地”。  1939年4月,历经两度西迁的国立剧校再度搬迁,从陪都重庆迁往更西的江安。对于这一次西迁,师生们是不满意的。在他们眼里,那个全国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县城根本
期刊
最近我应一家文学杂志的邀请,进行一次简短的美国之旅。途中要在旧金山做个小范围的演讲,题目就是《黑色的意志》。这是指一种超越了种族界限的自由意志,也是关于权利平等和政治民主的遐想。  马丁路德金是我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启蒙者。他的政治表述里没有怨恨,却带着宽阔的博爱被击中,倒在孟菲斯市的阳台上。  而在马丁身后,另外一个黑人跃入我的视界,那就是迈克尔杰克逊。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奇特的黑人,向我们展示出生命的
期刊
当举国不再焦虑“大师”的问题之时,“大师”才有应运而生的机会。  此题有二解,其一,“大师”本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焦虑之事未必关于“大师”。其二,全社会就能否出大师或是何以还不能出“大师”的种种质疑,其中也包括“大师”们对于教育和学术文化乃至政治环境及体制的思考担忧。除了一些行业的职称评定明确有此资格外,“大师”的头衔,多由别人指称,口耳相传,媒体鼓吹,很少有人忝然自封“大师”。即使有,也不易得到
期刊
当下中国官方的各种媒体,都使用“老百姓”一词泛指一般的人民大众。这可以说是恢复了中国古代沿续下来的称谓。我说“恢复了”,是指这个“老百姓”的称谓大约从上一世纪50年代开始消失了30多年。那时对人民大众的一般称谓是“群众”,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权力体制中的各级官员。  “群众”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主题词之一,在多数时候虽然有泛指的意义,其实是有政治区分的。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一词前面还特地加上“革
期刊
当年随国民党迁台的军人和他们的眷属,原本只是怀着暂住的心态落脚在“部队大院”,最终却落地生根,发展出“眷村”特有的生活与族群文化。    今天台湾2300万人口中,约有13%属于1949年迁移来台的大陆省籍居民及其后代。他们随着国民党跨过大江大海,被迫集体迁移到台湾,迄今整整一甲子。当年风度翩翩的惨绿少年,如今已成为年过八十岁的白发老人。他们是海峡两岸巨变年代的见证者。  回顾台湾汉族人的移民史,
期刊
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的社论,将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八部文艺作品定为“样板”,来推广演出。“样板戏”一词由此产生。那是一个文娱生活匮乏的年代,由于政治的影响,小说、戏剧、电影等文艺领域的创作和传播几乎全面停滞,只有样板戏通过国家的推广,几乎占领了人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