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样板戏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estc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的社论,将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八部文艺作品定为“样板”,来推广演出。“样板戏”一词由此产生。那是一个文娱生活匮乏的年代,由于政治的影响,小说、戏剧、电影等文艺领域的创作和传播几乎全面停滞,只有样板戏通过国家的推广,几乎占领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样板戏”一词出台的八天前,纪念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5周年的活动在北京举行。八个样板戏同时在京演出,历时37天,演出达300多场次。
   除了现场演出,八大样板戏还被拍成电影,下发各地放映。于是整个中国掀起了一场样板戏热潮。比如在广东高州,县影剧院门前观看样板戏的队伍排起长龙。从早到晚,那里都是人山人海,甚至还加设通宵场。在茂名,人们看后还被要求写心得和观后感,人人过关。
  那时的人们不仅被动地看,甚至主动地自导自演,全国许多农村就自发成立了小型剧团。山西定襄县有个牛台村,全村男女老少一共只有800多人,可硬是排练出了《沙家浜》。演员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参加完各种学习会、批判会之后就排练,一年之后就开始到县内的其他村子“巡回演出”。
  样板戏的风光无限确实饱含了政治因素,但因此就断定它没什么艺术价值却是不公平的,甚至相反,样板戏的艺术水平可以说达到了戏剧艺术的一个高峰。当时为了拍好这八个样板戏,全国最好的戏剧创作人员、最好的演员、最好的演出条件都被集中到一块儿。郭沫若就曾亲自为《红灯记》改过词,如将“不许泪水腮边洒”改成为“不许泪水腮边挂”,一字之易,但念唱就显得更加铿锵更加有韵味。
  样板戏在戏剧的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比如《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剧都有精彩的武打场面,这些动作都根据情节、场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创造,对传统京剧千篇一律的武打动作是一个突破。再比如《智取威虎山》中众战士的“滑雪舞”、《奇袭白虎团》中严伟才的“探雷舞”、《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马舞”都是对生活的提炼或是对传统程式的改造,用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或者烘托气氛。而这都是传统京剧所不具备的。
  正是因为其高超的艺术水平,样板戏才没有随着文革的结束而彻底消失,反而在今天不断被人们所欣赏。应该说,今天那些依然喜爱样板戏的人,并不单纯是为了怀旧,高水平的艺术才是吸引他们的根源。
  不过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样板戏在取得高艺术水准的同时,也有其致命的弱点。样板戏当年的主创人员之一汪曾祺在文革后曾这样评说:样板戏的人物只是概念的化身,是共产主义伦理道德规范的化身,在风格上是单一的,只允许高亢洪亮而不要其他的风格。艺术本来是自由的、多元的,样板戏却给它套了诸多枷锁,无疑这又是对艺术的极大伤害。
  当历史新的一页翻开时,这些自诩歌颂人民群众自身的艺术品却被人民无情的抛弃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样板戏成为了一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其他文献
中国的西北——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仍然能不时看到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兴建的农村供销社或合作社,或完好或废弃或已经坍塌。当然,它们今天的名称、形式或用途很多已经被改变。但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门楣上都有一颗五角星,相信它们当年都有着鲜红的颜色,并绽放黄色的光芒——那是一个通常的装饰样式,只可惜除了少数重新装修过的,基本上大多只能见到水泥的苍白。以致我出于好奇心,拍下它们并用图像处理软件试着找回了一些退去
期刊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7年,中国的乾隆42年。罗芳伯站在西婆罗帅i(今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省)东万律的“兰芳大总制”府邸前,接受弟兄们的朝贺。离开祖国已是第六年,脚下这块土地,距离他的故乡广东嘉应府(今梅州市)有三千公里之遥,但这里的一切礼仪规制都是
期刊
马玉崑一定是经过了相当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决心帮助日本人的,这固然有上峰的密令,但更多的是他也如同那个年代大多数中国一样,坚信日本人总要比老毛子好些。  作为一位68岁的老人,马玉崑还得继续带兵上前线。虽说是前线,可马玉崑和他的部下们并不需要参加任何战斗,因为他们只是这场战争的旁观者:日本和沙俄在中国东北大打出手。大清政府已宣告局外中立,并且划定了交战区和中立区。马玉崑的任务,就是带兵驻守交战区和中
期刊
在一个长期以来主张“文字传道”,视摄影技术为舶来品的国度,摄影不可避免地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也缺乏全面客观的摄影史,更别提从文化的层面上思考与反省中国摄影问题。近十年来,一方面是由于域外摄影文论的传入与流播,如罗兰·巴特及嫡系弟子苏珊·桑塔格的摄影文化评论,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迈进“图像时代”,对摄影的关注度水涨船高,关于摄影的高水平论著已然多了起来,但却从此出现了一个怪圈:这些“新文本”似乎都把摄
期刊
6月这个月份,可以称为“教育月”。从2003年高考,由7月调整为6月以来,这个月份,牵动了千万家庭的视线。而我将其归为“教育月”,原因还不止高考,在这个月里,太多人的“命运”,被教育改变:初中毕业生中考,小学毕业生上初中,适龄儿童上小学,家庭送幼儿上托儿所、幼儿园。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培尔(F.W.A.Fro
期刊
江安,四川长江边的一个小城,在抗战期间庇护了一群中国最优秀的戏剧家,也是话剧最终成熟的家园与戏剧圣地。众多唤醒民众、激发爱国热情、宣传抗日救亡的优秀剧目,一大批戏剧艺术的精英都出自这里,江安被誉为“中国戏剧家的摇篮”、“中国戏剧艺术的圣地”。  1939年4月,历经两度西迁的国立剧校再度搬迁,从陪都重庆迁往更西的江安。对于这一次西迁,师生们是不满意的。在他们眼里,那个全国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县城根本
期刊
最近我应一家文学杂志的邀请,进行一次简短的美国之旅。途中要在旧金山做个小范围的演讲,题目就是《黑色的意志》。这是指一种超越了种族界限的自由意志,也是关于权利平等和政治民主的遐想。  马丁路德金是我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启蒙者。他的政治表述里没有怨恨,却带着宽阔的博爱被击中,倒在孟菲斯市的阳台上。  而在马丁身后,另外一个黑人跃入我的视界,那就是迈克尔杰克逊。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奇特的黑人,向我们展示出生命的
期刊
当举国不再焦虑“大师”的问题之时,“大师”才有应运而生的机会。  此题有二解,其一,“大师”本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焦虑之事未必关于“大师”。其二,全社会就能否出大师或是何以还不能出“大师”的种种质疑,其中也包括“大师”们对于教育和学术文化乃至政治环境及体制的思考担忧。除了一些行业的职称评定明确有此资格外,“大师”的头衔,多由别人指称,口耳相传,媒体鼓吹,很少有人忝然自封“大师”。即使有,也不易得到
期刊
当下中国官方的各种媒体,都使用“老百姓”一词泛指一般的人民大众。这可以说是恢复了中国古代沿续下来的称谓。我说“恢复了”,是指这个“老百姓”的称谓大约从上一世纪50年代开始消失了30多年。那时对人民大众的一般称谓是“群众”,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权力体制中的各级官员。  “群众”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主题词之一,在多数时候虽然有泛指的意义,其实是有政治区分的。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一词前面还特地加上“革
期刊
当年随国民党迁台的军人和他们的眷属,原本只是怀着暂住的心态落脚在“部队大院”,最终却落地生根,发展出“眷村”特有的生活与族群文化。    今天台湾2300万人口中,约有13%属于1949年迁移来台的大陆省籍居民及其后代。他们随着国民党跨过大江大海,被迫集体迁移到台湾,迄今整整一甲子。当年风度翩翩的惨绿少年,如今已成为年过八十岁的白发老人。他们是海峡两岸巨变年代的见证者。  回顾台湾汉族人的移民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