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M的列车运行计划自动调整系统

来源 :中国铁道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业务流程管理(BPM)技术,采用标准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和业务流程建模标注(BPMN)模型,开发列车运行计划自动调整系统。分析列车运行计划调整的流程,按照一定的原则开发列车运行计划调整过程的业务服务和数据服务。采用BPEL构建列车运行计划调整的主业务流程模型,开发包括业务流程引擎和业务流程监控系统的系统平台。业务流程引擎设计基于开放的J2EE平台,业务流程监控系统设计基于松耦合的架构。开发列车运行计划调整服务等系统的关键服务。系统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使列车运行计划调整的效率和准确性获得
其他文献
针对A-1-A轴式架悬动车运用条件发生的变化,为了设置合理的中间车轴轴承的横向自由间隙(即中轴自由横动量),采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动车动力学模型,比较中轴自由横动量
TK540型空气弹簧设计应用当前世界上最先进虚拟样机设计思想,对铁道车辆和空气弹簧性能的参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应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UNIGRAPHICS建立空气弹簧的实体模型
根据城轨列车制动特性,对列车运动方程做2项简化。一是忽略空气阻力和坡度的影响;二是分别假设制动力传递有延时及减速度不变或减速度是初始速度的线性函数。由此推导出2个简
应用白噪声聚类经验模型分解方法(EEMD,Ensemble EMD),进行轨道—车辆系统的时频分析,分析钢轨不平顺的波长—幅值分布及短波不平顺的分布特点。通过理论推导,得到垂向钢轨不平
依据线性累积损伤准则,给出内燃机车部件累积损伤度计算公式;根据重要度、可靠度和维修难易度3个影响因素确定关键部件的损伤权重系数;从而给出内燃机车累积损伤度计算公式。
为准确采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试验数据,以连拱隧道的模型试验为例,研究采用压力盒、数码图像分析系统、自制沉降板等仪器以及基于图像相关分析的模型试验变形场量测方法,进行
2005年8月31日,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与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软交换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通过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采用铅芯橡胶支座,选取具有不同固有周期的4座铁路简支梁桥桥墩,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以7组典型地震波作为激励,进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铁路简支梁桥的双向地震响应分析。采用时程
“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是为纪念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先生在长期领导和开拓铁道科学研究事业方面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继承和发扬茅以升先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科
根据对发生过脱轨事故桥梁的分析,得出桥上列车脱轨的主要原因是桥梁横向刚度不足。多起桥上列车脱轨事故表明:现有铁路钢桥横向刚度限值不能预防列车脱轨,原因是现有桥梁横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