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urev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是引发学生自主进入科学探究的不竭源泉。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材料为导向,创设生活化的探究实验,有助于从侧面拓展学生的科学学习视角,提高学生热心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有助于以点带面,强化学生理解和接纳所学的科学理论,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有助于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深度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注重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1];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性的从学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入手,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问题,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小学科学四大领域(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科学)之间的知识[2],有目标的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实际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自然现象作为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基于课堂引导,将科学探究实验置于生活化的情境当中,给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提出实际科学问题,从而主动运用科学知识建构科学方法,对简单科学问题予以解决,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实施模式
  (一)以“生活化”资源为切入点,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原生动力来自于其对所生活的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其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传统学科“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其注意力和学习能力正处于完善和发展之中,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大幅减低学生对新授科学知识接受度。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不够到位,导致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科学知识不能满足学生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互相联系的需要,使得教学内容单一乏味,无法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上对科学知识的共鸣,学习科学知识的内生动力未能良好的被激活,学生无法产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因此,以“生活化教学”模式为依托进行小学科学课堂的组织和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科学课堂进行设计,“尽可能地练习实际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多去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和总结科学规律”,激发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在对教科版《蚯蚓的选择》这一课进行学习时,首先创设一年四季不同的环境,让学生从熟系的一年四季入手,说一说四季的特点以及喜欢某一季节的原因,接着自然而然的过渡到课题并进行探究实验,最终得出蚯蚓生活所需的“阴暗潮湿”的环境的结论。然后以自然界中部分动植物(如狼、天鹅、鲸鱼、青蛙、冷杉等)的生活环境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所有的动植物都有独特的、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生存环境,明确动植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地球和生命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发学生对保护环境的关注,强化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以"生活化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探究实验,关注课堂的内在生成
  “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以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为基础是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它着重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习环境,强调在学习中整合学生的生活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思辨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勇于提出科学问题、分析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4]为此,在小学科学学习探究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前概念”的发展,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切入点,凸显学生是科学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类资源,结合科学知识设计“生活化”的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开展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材料来源的生活化及实验探究过程的生活化,从而拓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范围,保证实验探究顺利有序的进行。” [5]
  如學习《蜗牛》这一课时,蜗牛一种在校园和家庭生活环境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小动物,学生学习这一课之前就已经有过“玩蜗牛”的经历,当提出探究蜗牛这一课题时,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寻找蜗牛、观察蜗牛等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寻找蜗牛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花圃围栏上长出的木耳及校园中蚂蚁有不同的种类等平时未注意到的细节,更是提出了花圃围栏上的木耳能吃吗,校园中不同种类蚂蚁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同时,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想探究蜗牛有没有牙齿等课题。这些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仅是课程教学有助于促进科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又能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去探究新生问题的答案。在拓展学生探究视野同时,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现实生活更加美好的魅力。
  (三)拓展“生活化”的课外实验探究,巩固学生的科学知识
  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大多缺少生活化的课外探究实验,无法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吸收,更难以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内生动力进行设计的而又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方式,以该模式为核心内容的小学科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从课堂学习中俯视生活现象;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见的科学问题。为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和科学深度学习的创造提供途径。
  例如,在学习《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时,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课外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绿豆发芽实验并自行查阅资料设计观察记录表,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当学生们通过认真的实验之后,发现绿豆上长出新芽并且逐渐变长和长高之后,收货了成功的喜悦。但是,在最后汇报实验现象时,出现少部分学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进而引发所有地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的绿豆发芽了并且长势良好,而有的却枯萎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是水分太多,还是水分不足;是阳光不够还是空间太过密闭等。学生自然而然地有意识的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引发深度学习,得出绿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适合条件,并举一反三,为学生今后科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以“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契机,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综合创设生活化的小学科学教学情境,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内外科学探究实验,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抽象的小学科学知识有机的转化成具体的生活经验,实现小学科学的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2
  [2] 冀思琪 刘军.浅析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J]. 科学大众,2017(6)
  [3] 王东.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2012(9)
  [4] 王丽燕.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5] 李大铭.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2)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科在学业考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学科,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阅读,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包含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等。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上好阅读显得至关重要。但是,要上好一堂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阅读教学课,必须立足于当前教学的实际,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现状。  关键词:阅读;书写;主导;思想认识  (一)教师层面  1
期刊
摘 要: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中学阶段,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拥有英语学习“求存”之本 —— 自主学习,可以从预习和阅读两方面培养与巩固 。  关键词:自学能力;预习能力;阅读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人类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能从容适应知识和环境的不断更新。可是,我國大部分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长期处于填鸭式英语教学方式之下,学习完全失去了自主性,自身完全围着老师转,围着中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教学环节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语文作为保障学生树立健全人格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引入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思辨能力。  本文主要阐述三点内容:一是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二是信息技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是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的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应
期刊
摘 要:军事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储备军事人才,提升国家整体综合实力的专业院校。军事院校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提高学员的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懂技术,善指挥,成为指技融合型复合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于综合人才的需求。在军事院校教学管理落实的过程中,要尝试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军校人才的指技融合,提升人才专业实力,这对于创新军事院校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军事院校;指技融合;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作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个很不好的现象——“重说教、轻实践”,因而造成学生“知、行”脱节、“说”、做”不一。其实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紧密结合的学科。任何一个思政课教师,都应该从“说教式教学”的泥淖中解脱出来,从开放性导课、开放性教学内容,开放性教学过程三方面入手,通过学生的自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国民经济学科的教学模式作出了思考,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国民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教学意义,并对现阶段高校国民经济学的教学模式作出了反思,深入挖掘了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随后,笔者结合理论综述和实践性的应用知识,提出了国民经济学在教学模式上的革新思路,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思考  作为一门经过了本土化改造的经济学学科,国民经济学正处于飞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教育的改革,初中语文课堂管理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也更加强调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致使初中语文教师务必将教学活动手段逐步推向正规化、科学化,进而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效率[1]。本文结合我多年语文教学经验,浅谈在如何让语文教学活动更加的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管理;科学性;艺术性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属于一种十分复杂的系统管理,其管理要求是在课堂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它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重大改变。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给传统教学注入了生机,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课程在整个高中教育阶段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国家教育部门对其也越来越重视。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方式显然不是很适应。针对此,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引导学生合作与探究,促使他们的知识实现有效内化,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探究与内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发展下,初中德育教育教学质量逐渐成为初中教学工作者不懈探索的重要教学课题。精细化管理是中学班级管理中一种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如何在精细管理模式的指导下,进行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深化改革是现阶段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初中德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在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