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一、明其道理,积极引导
  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意向。端正行为态度,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师要抓住机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尊重学生,督促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学生知道自觉按照《守则》、《规范》、《常规》要求去做,不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不仅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也不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因此,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小学生由于知识浅簿,经验不足,月历短浅,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所以,做教师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生生活习惯抓起看似平常小事,其实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
  三、严于律己,从我做起
  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必备的美德。教师每天都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教师的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学生,教师的良好风貌,是学生向上奋进的强大动力是学生良好行为形成标杆。所以,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力求首先做到,比如讲究卫生、活动、上课及其它时间的站立行走姿势,穿着打扮,和别人说话时的语调等各方面,我以身作则给学生做榜样,小学生是爱观察与模仿的孩子,他们渐渐觉得老师都能做得很好,我也要学老师,所以我想,教师的严于利己在学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成教育也不例外。
  四、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要教育好一个学生,学校和家庭之间是必须默挈配合的。因为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方面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受到家庭的影响。要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需要家、校配合,步调一致。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当前常常会出现“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五天,回家两天又还原”。部分家庭教育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在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那么学校教育就会被抵消。所以,学校作为孩子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自觉承担起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等的养成,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细致而系统的教育;为了巩固和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家庭教育这块阵地不可忽视。教师要及时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和家长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措施。应向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端正家长的经验思想,改进教育方法。同使家庭教育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只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对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而对待少年儿童,又不能违背他们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教育贵在坚持,只要每位教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人、成才打下不可或缺的基础,成为他们人生发展中持久的发动机。
其他文献
美国费城人类潜能开发研究所所长格伦·多曼博士认为,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词来表述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奥秘,那就是两个字“阅读”。可见早期阅读对幼儿成长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同时也会轻松的完成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也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
期刊
班里有两个成绩较好的学生,爱说好动,有些不讨人喜欢。一堂课下来,如果你每一次都叫她,那么它一个人一节课会回答N次。当然,她的回答也不是完全准确,有时甚至差得很远,她有太多的疑问,有时爱插嘴,有时她的回答让你都接不上,她们经常是到了下课时间,还是围着老师问个没完,引得许多同学挤着上前听,生怕自己比别人少学了东西,弄得老师“下课下不了台,下台离不开班”。我没有打击他们爱说的积极性。他们说得好,我及时鼓
期刊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打破了传统的先识字、后读书、再作文的语文教学旧模式,借助汉语拼音,使识字、阅读和作文同时起步,寓识字于读写之中,建立起“识、听、说、读、写”同时起步并同步发展的整体性教学新体系。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势中走了出来,坚持教学的整体性,从发展儿童的语言出发,正确处理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设计了一套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读写思路一致的教学程序,即“篇章→段落→句→词”。这
期刊
一、 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一首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己生活。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1让生活以
期刊
数学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形成的,它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人的品德行为全面发展。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使人得到了数学方面的知识修养,而且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学生要获得数学素养方面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数学语言的表达严谨准确,数学符号的书写要整洁规范,数学课堂的评价要及时合理等,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平时注意了,学生才有可能养成良好
期刊
教育是以班级为基本的组成单位。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的领头羊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影响到班级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地是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对学生的能力、性格等方面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现仅就本人的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 “含泪的微笑”,从心灵深处感化学生  班主任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一群孩子,由于个人、家庭等各种原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够认真
期刊
一、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 ,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规划校园必须考虑到整体化、生活化、人性化、开放化、多样化和现代化。人文景点的建设要别具匠心,提高文化品味;充分开发校本资源,为开展校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供理想场所,让环境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此,语文教学倡导“以读为本”。但在实际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地强调“读”,让一些无目的读占去了大量的时间。读固然重要,但不加思考的读,是起不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作用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办呢?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一、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  以往的教学法一般从学科知识开始,认为知识之间有一定的逻辑
期刊
一、与家长真诚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幼儿家庭教育状况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他们成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因此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是贯穿幼儿教育工作的纽带。  幼儿来到班级,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只有了解了每个家庭的状况,才能更好的开展家长工作,入园前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建立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家长才不会有顾虑,主动进行沟通,为开展好家长工
期刊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已与低年级的小朋友们在一起幸福地度过了十个春秋。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要当好低年级班主任,必须在“爱、引、扶”三个字上下功夫。  一、爱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从表面上看,它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看,它是教师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我们有责任把这种爱全部奉献给孩子。这是当好一个教师的奥秘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