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是一种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化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情境的融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有层次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从教学目标、情境素材、教学对象三个角度出发,研究如何确保创设情境的有效性、实效性和高效性,从而合理创设情境。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情境;有效性;实效性;高效性
  创设情境,是在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的数学教学中的一支神来之笔,把数学绘成生活的画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的知识。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放入特定情境中,与生活相结合,使数学知识具象化,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的创设情境,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一、 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意义
  创设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在认知过程中,具象化的事物相对抽象化的事物容易认知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创设情境教学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使教材中的每一个素材具体可感,不仅是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使得学生懂得将知识运用起来。
  二、 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原则
  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情境中思考分析数学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目的。因而,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具有针对性地挑选素材来创设情境,主要遵循三个原则:生活性、趣味性、层次性。
  (一) 生活性原则
  创设情境要贴近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不可凭空想象,否则创设情境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惯常的生活环境,创设的情境让学生有归属感,更容易接受并主动从中寻找、解决问题。部分老师在情境创设中忽略了其生活性原则,脱离现实创设情境,结果就是牵强附会,教学效果一般。生活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其实质是要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的接收程度。
  (二)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创设情境的关键所在。由于创设情境教学是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趣味性在情境的创设中需要加大比重进行考量。之前我们提到生活性原则,从生活中选取素材,但是要进行加工,在生活中添加“故事”、“游戏”来创设情境,更加注重趣味性,拉近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差距,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 层次性原则
  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入,数学知识的复杂程度逐步提升,由单一知识点向多知识点综合发展,既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考验,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验证。在创设情境时,设计层次性的问题,将教学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由浅入深,从已有知识经验逐步加入新知识点,创设复杂情境。通过层次性的创设情境,一次一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融入情境中来。
  三、 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在遵循以上三个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到合理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要求我们确保创设情境的有效性、实效性和高效性。
  (一) 以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的,确保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手段可以多样化,但是其目的始終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涉及了素材选取、组织表现等多个程序,所有程序都是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创设情境的有效性判断就是基于其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以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的,进行素材选取、组织表现等程序,避免偏题、跑题,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使得创设情境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比如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假设每位同学代表10厘米、30厘米、50厘米、1米,提出某个长度让学生自由组合凑成这个长度,例如1.5米,就要一个代表50厘米和一个代表1米的学生组合,或者三个50厘米的学生组合。这样的情境创设并不能很好的体现《长度单位》的教学目标,仅仅完成长度单位进制的教学,未能将长度单位融入情境教学。我们将这一情境重新创设,让学生想方法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用臂展进行测量,之后将长度单位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臂展,接下来将上述的组合游戏情境改为让学生以臂展组合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这样达到长度单位的完整教学目标。
  (二) 以情境素材的合理选取为前提,确保创设情境的实效性
  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融入情境,在情境中开展数学教学,因此,情境素材的合理选取,是确保创设情境实效性的前提。情境素材的合理选取要遵循上述的三原则,即生活性、趣味性、层次性。创设情境要强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去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情境素材选取中要关注趣味性,数学教学中多抽象复杂概念,通过创设情境的趣味性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层次性是创设情境中的重点难点,将贯穿创设情境的始终,在素材选取阶段为实现由浅入深的情境创设,必须以生活化作为基础,逐渐减少生活化比重,加大数学化的比重,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数学知识。以《比的意义》教学来说,使用“男女生人数比例”的创设情境和使用“股票市场升降比例”的创设情境,二者择其一,前者显然是更加合理的素材,直观可见,贴近生活,学生容易理解接受,而后者股票市场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难以理解接受。
  四、 结语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直观的生活经验,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把学生融入数学情境中,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更加有效率的掌握数学知识。而创设情境的有效性、实效性和高效性要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在坚持生活性、趣味性、层次性原则的基础上,以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的,以情境素材的合理选取为前提,以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为标准,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把数学描绘成生活的画卷,在情境中有步骤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深入数学知识的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志远.数学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及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许晓娜.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0(9).
  [4]王成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2).
  作者简介:
  许莉玲,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通北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与其他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來。美术与创新有着挥之不去的渊源。创新是美术作品的生命力,美术是创新能力的展示窗。基于此,部分教师尝试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本文将在借鉴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幼儿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
摘 要:教育实习是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育实习可以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教学实际,初步获得教师职业的实际知识和能力,从而缩短从教适应期。为进一步加强对体育专业硕士生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培养,本文以无锡市北高级中学体育专业实践基地为蓝本,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硕士实习过程中管理和培训的分析进一步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管理体制和
摘 要:随着我市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实效融合”模式为主体的化学课改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为引领我市的教育进化和进一步促进我市的化学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实效融合;特色;意义  我市化学学科所倡导的“实效融合”模式以其“精炼浓缩、衔接紧密、形式丰富”为特点,将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大的调动起学生所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从而形成我们所说的“高效课堂”。它的结构主要以“前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还不能够摆脱各种考试指挥棒的约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是出现轻过程、重结论的问题。因此,验证性的实验比较多,费劲的探究性实验比较少,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严重现象。有的初中化学老师采用讲实验或者背实验的方式完成实验教学,而考试的成绩却不一定好。评估学校和化学老师的标准主要也是考试分数,因此,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总是处于次要地位,导致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不断的开放,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其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等因素进行研究的。对于学校来说,95后大学生俨然成为校园的生力军,掌握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现状,是大学生成长的自身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而95后的专科生又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通过分析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现状,掌握影响因素,能
摘 要:中考物理与初中物理的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了解中考题型的改革,才能更好的为将来初中物理教育变革起到导向性作用。本文笔者主要研究中考实验题的改革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首先从课标对实验部分的要求、考试说明进行分析,初步得出当地中考实验题的改革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各方面的影响,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中考物理;物理实验;物理教育  一、 相关概念的介绍  实验课
摘要:高校新生中普遍存在适应危机问题,在该形势下,要提高新生的培养质量,应该有更加先进的学生管理模式,笔者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提出了“目标管理”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实践效果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适应危机;学生管理模式;目标管理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扩招以后,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新形势下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教育以人为本,专科、本科
摘 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阐明了孔子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我常常将这一思想运用到我的数学课堂中,我认为可以从创设情境、设疑解难、巧设练习三个方面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  关键词:高效;兴趣;问题  一、 创设情境,引其“愤”、“悱”  小
摘 要: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对情操的陶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人认为要引导好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关键是在课堂中如何进行引导,以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欣赏;实践;有效性  一、 静中有思,培养学生静心聆听音乐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才能
摘 要:地理教学时会碰到很多抽象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和知识,自制地理教具和学具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教师自制教具是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自制地理教具和学具的应用对地理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地理教具;手工制作;正午太阳高度;楼间距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