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减负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ingl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中国教育界减负是推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来自多各方面。首先是社会原因,其核心是传统的劳动人事制度。其次是教育体制的原因,其核心是高考制度与学校、教师评价制度。最后是教师方面的原因,人们一谈到减负,就会说取消高考问题就能解决,实际上,高考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当然需要不断改革,尤其使命题更科学。我认为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产生,或者换句话说,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无节制地扩展知识面
  它的含义就是在教学中不断地补充一些公式、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几乎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正因为如此,高考考试大纲曾多次明确限制这种无限扩充知识面的行为——如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等。
  在教学中,这些补充的公式或方法往往只对一些极其特殊的问题有效,方法缺乏普遍性久而久之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不断地套公式、套题型,一旦试题稍加变化,学生就无所适从,而且这些补充的众多公式与方法大多是不加证明的——因为时间不允许,更没有学生探索、分析、比较的发现过程,学生大多是凭记忆死记它们,这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这样的学生会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吗?
  那么这种补充是否有必要呢?有人一定会振振有词地说补充后解决一些高考题非常有效。的确,我们一些高考命题专家就是上述无节制补充公式和方法的爱好者,但这绝不是高考命题的主流,即便是无节制补充公式和方法的爱好者为迎合某个补充公式或某种补充技巧方法的“好题”用我们的基本公式与基本方法是不难解决的。下面就以高中代数数列中及解析几何直线中的几个例子来加以具体地说明——这些例子都有高考的背景。
  与公差,因此一般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寻找首项与公差,当然这对本题来说不可能,因为只有一个条件,只能列出一个关于首项与公差的方程。此时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呢?一般地,如何面对未知数的个数大于方程的个数,对此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消元;第二、直接研究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当然是以首项与公差为参变量,解法如下:
  对于上述的解题方法,如果不加思考,任何人都会说法一与法二比常用方法繁,但常用方法的简单是有代价的,即首先需补充公式,这补充的公式也许对于终身从事数学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是非常显然的,但对于要学习十几门学科、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高中生来说恐怕就是负担了,而法一与法二虽然比流行作法复杂,但它对我们是有补偿的,一是不需要额外补充公式,二是这两种方法都有普遍性。
  注:这是1996年的全国高考题,为了做这一道高考题,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先补充一条性质:“在等差数列中,由相邻的、连续的、相等的项的和构成的数列也是一个等差数列。”一般来说,我反对这样做,实际上用解决等差数列问题的常规方法——寻找公差与首项的方法就很容易解决。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像上述补充公式或方法的情况非常普遍,像解析几何直线这一章中,对称问题因为是一个重要知识点,不少教师就要求学生记住补充公式——点P关于直线AX+BY+C=0的对称点的坐标公式,稍微仁慈一点的教师就要求学生记住一个点关于直线X±Y+b=0的坐标公式,实际上曲线的对称问题可以归结为点的对称问题,而点的对称是很容易启发学生解决的——先求出垂线方程,再求出垂足,然后求出对称点的坐标——当然一个点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由图易得,根本就不需要补充众多的公式。
  最后应该说明,我并不是一概反对补充一些公式,如果是那样,就好比只用小米加步枪打天下,对此应该把握如下原则:第一是要有节制;第二要视学生的情况;第三要视教材的情况,像函数值域的求法,教科书没有提供任何求法,教学中要适当补充;第四对于少数必须补充的公式和方法的探索、发现、证明,要有学生的参与,不能直接给出。
  二、施教不因材
  因材施教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做法都是与之背离的,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高中数学几乎就是一本教材,高考几乎就是一张试卷,这在教育发达的外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就是因为这个一刀切,不知把多少有才华的青少年打入后进生的行列。多年前在中国各种媒体上轰动全国的“韩寒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韩寒是上海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因为多门学科——其中就有数学不及格退学在家,但同时他又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头奖得主并出版了近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不少对教育制度批评的文章,其中对他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对我本人来说,数学只要学完初中就够了。”也许他的话有些偏激,但是这却道出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由于学生的基础及智力结构的不同,也由于学生高中毕业后的去向不同,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继续数学专业的学习。因此,在高中阶段应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当然对我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一下子改变教材及高考体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要强调的是,在教材、高考试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仍然是有所作为的。前几年就有报导说上海建民中学就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他们在不改变传统班级设置的前提下,高中数学上课分为A、B、C、D四个层次——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方面。相反我们一些高中数学教师,不管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眼睛只瞄准高考数学一百五十分的试卷,把学生当成容器,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所教学生的情况,在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加以区别,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它不仅需要足够的勇气,而且需要正确的判断。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要正确把握教材与高考大纲,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准备具体结合教材来说明了,但这的确是一件很有必要也是很有价值的工作。
  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如果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通性通法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程度适时调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就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情感阅读 教学模式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与欲望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
作文是人们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式,而且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突破“内容关”、“语言关”一直是语文教师极为关心而又感到棘手的问题。信息技术凭借声音、图片、影像、动画、文字等多管齐下的优势,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我在生活化作文教学实
孔雀石绿(MG)是一种抗寄生虫和抗细菌类药物,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用于预防与治疗各类水产动物的水霉病、鳃霉病等,并获得了极佳的效果。由于MG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LMG)在水产动物体内具有明显的高残留、高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该药在动物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将MG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目前,国内外建立了理化分析和微生物方法,如薄层色谱法(TLC)、高效
研究了HY分子筛催化邻苯二酚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正己醛、正辛醛、苯甲醛、二苯甲酮等十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酚与
本文介绍一个关于三角形面积问题的结论,供读者参考.rn结论:若P是△ABC内的一点,且xPA^→+yPB^→+zPC^→=0^→,(x,y,z∈R)则S△BPC:S△APC:S△APB=x:y:z,且S△BPC PA^→S+△APC PB^→+S△AP
目的:根据中药配伍原则,组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并制备涂膜剂,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刺激性,抗炎效果和对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并探讨药物对奶牛免疫功能的
分类讨论思想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又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在简化研究对象,发展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命题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  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当问题所给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我们就需要根据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进行研究和解决,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决,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
摘 要: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如登蜀山,心有余而力不足,更难见成效。传统的数学学习研究偏重于学习方法上的教研教改,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本文作者注重从学习数学心理上进行,探究以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益,使之在学习中如登青云梯。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心理作用 影响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能够培养人的思维的严谨性,开发人的智力。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数学,文理兼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电教媒体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它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
一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其无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搞好研究与教学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分式、繁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