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抒情诗的结句方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抒情诗的结句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rn一、以景结语.如唐诗人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个结句结得好,造成了轻悠飘渺的意境,让人感到在江心,在青岗之下,还有不绝如缕的清音,给人带来了一种怀思,有一种悠悠的余音.此为送别诗,可没有感情语言作结,而是借景传情,万般送别之情都寓其中,情意悠长,感人至深.还有表示喜悦之情的,如王绩:“北场芸藿罢,东皋刘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这里把朋友之间不期而遇的喜悦与秋夜的满月、点点飘飞的流萤结合在一起,造成了美妙的意境.古人认为,在多种结句中,以景语结为上,用景语结可以造成一种“终篇接混茫”的意境.rn
其他文献
《广雅·释诂一》:“疲,极也。”汉代服虔《通俗文》:“疲极日惫。”汉唐时代,“疲极”往往同义连用。“疲极”,犹言“疲惫”。故《通俗文》记下“疲极曰惫”,是说疲、极、惫
在时代以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诞生于工业化时代的广播、报纸以及电视的传统媒体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不仅受到手机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威胁和冲击,而且也受到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
期刊
导读导写是由“讲读”和“讲写”发展而来的。好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导读导写的实质是“导”,怎样导?导思维,即用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来指导读写;导方法,即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读写;导内容,即用精当的教材作为指导读写的蓝本。它体现了教师指导与学生主动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教与学之间的本质联系的有规律的反映,可以实现阅读、写作的迁移。  一、为何要提倡导读导写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合作、
当今社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及时、准确、系统、完整、有效地提供档案信息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全球深化教育改革的焦点。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有普通中小学教师1043万人,其中81.7%的教师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地区任教。可以说,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支撑着中国教育的大半壁江山,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影响着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重庆市北碚区的农村教育特色岗位工作室(以下简称“特岗工作室”)建设,旨在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助力农村教师成长
近来,笔者在教授《鸿门宴》的过程中,发现文中有一段文字有顺序颠倒之嫌。限于水平,笔者不敢妄断,谨笔录于下,待教于方家。这段文字是: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全命题作文。即使命题,也尽量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那就是网络语言。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从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网络语言作为一
全媒体发展的现状分析rn2008年开始,全媒体在新闻传播的领域初试锋芒,逐渐引起了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等行业的全新变革.同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率先在全国组建了“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