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妆楼》“被”字句研究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妆楼》讲述的是唐代名臣罗成的后代罗增一家及众功臣的后代受奸相沈谦无端陷害,被迫聚集鸡爪山,共同将兵伐罪,诛灭沈谦奸党,扶助大唐天子重振朝纲的故事.关于《粉妆楼》作者,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竹溪山人的序中说“予前过广陵,闻世俗有《粉妆楼》旧集,取而观之,始知罗氏篆辑,而什袭藏之,未有出以示人者也”,“罗氏”即罗贯中,但也有人认为《粉妆楼》就是竹溪山人所作,“罗氏”是假托之名,还有人认为“罗氏”和竹溪山人均为假托,认为该书很可能是说书艺人的底本,经文人或书商整理后刊行的.无论作者是谁,我们可以断定的是该书的成书年代应是近代末期.《粉妆楼》是近代比较优秀的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全书共八十章,约二十余万字,具有较高的语言研究价值.本文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绣像绘图粉妆楼》为版本,对其中的“被”字句进行穷尽性的研究,将全文的“被”字句分为三大类,再对每类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教学是对学员的情感、认知、动力、记忆等不断刺激的过程。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基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目前教学中具体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应
在语文对话教学中,课堂要与生活融为一体,要以学生的体验活动为切人点,以贴近生活为出发点,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让对话教学展现学生生活的自然状态和纯真自由
1.目的:探讨如何通过英诗教学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中职学生的语言能力。2.方法:在英诗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交际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一方面,让学生在音乐、美术、文
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策略分别为异化和归化,异化作为其中之一,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利有弊.过度的异化对翻译的准确性是有害的,因此翻译人员在进行异
词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而词义是词这个语言音义结合体中的意义部分.本文试从形训、声训、义训、观境这四个训诂方法来考察《关雎》中的词义,以浅析词义的生成方式.
《棋经十三篇》是我国围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一部作品,其词汇的一大特点就是反义词的数量丰富.通过对文中反义词进行研究分析,可得出这些反义词的分类、表现特点以及在作品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与认知方式,它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而非简单的装饰性的辞藻.色彩作为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
关键期假设最早源于生物学.20世纪60年代,自从,Lenneberg提出这一理论,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理论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关键期假设如何影响人类的语言习得呢?这一理论
姓名,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它以文字的形式代表了一种语言现象,又因其蕴涵了人的指称而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主要是从姓名的历史发展、姓名的特点、姓名的语音语法文字这几个
本论文从“语义三角”理论研究出发,分析了不同语言对概念的表达的异同、语义概念的传递以及“语义三角”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探讨了等值翻译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