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否定观:从理论到教学的有效转换思考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并不单单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或流行的(也许在一些人看来已是过时的)理论而存在。辩证的否定观在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对于马克思而言“否定”现状的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现实的或者说政治的任务。只有从学理上厘清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内容,才能在授课中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辩证法;否定;扬弃;劳动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073-02
  辩证否定观或者说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一个核心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教材的体系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图从对概念或者说理论的具体阐释中展现这个转化的过程。目的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把握这部分内容。
  一、否定的概念辨析
  否定,在我们汉语的日常习惯中,好像某人做出的一个判断,肯定或否定一个事实,肯定或否定事物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否定是人的主观行为。而在哲学语言中,否定却不是某人的主观判断,而是指事物自身的规定性。
  在西方语言中否定对应的词汇是“negation”,《牛津哲学词典》从逻辑命题的角度来解释否定,即当它是假(F)、否(N)的时候否定相对应于真(T)和是(P),反之亦然[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说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那么,事物的发展是如何走向它的否定的一面的?比这个问题更基本的是事物会走向何处?
  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用归纳法来看,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个世界,的确就是这个样子,这是现成的根据。但是从论证来看,如果只是这样,那就是个简单的发生学问题,出现了、消逝了。借用希腊人对知识和意见(doxa)的区分,这不过是正确的意见,还不是知识和真理。人类感兴趣的恰好在这生成与消逝之间。我们从黑格尔进入这个问题。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否定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黑格尔看来,“人之为人的显著特征就在于,他脱离了直接性和本能性的东西,就在于他的本质具有精神的理性的方面。‘根据这一方面,人按其本性就不是他应当是的东西’——因此,人就需要教化”[2]。从人的精神的理性方面来看,人本身是否定性的存在,人的生活,有理性的生活,乃后天习得的生活。人能够过文明的生活,则在于劳动。马克思早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产物——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设想为一个过程,把对象化设想为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对这种外化的超越。因此这意味着,它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真实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3]
  黑格尔的意思是,人不是现成的理性动物或其他已完成的一种规定性(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现实活动的过程中的产物。人类劳动对对象的否定不是动物式的简单的消耗(verzehren),而是塑造(bilden)为劳动产品[4]。通过现实的劳动活动和产品规定我们自身,在现实劳动中获得自我认识,同时人又超越了对象,在产品中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获得自我,我们亦在《红楼梦》中理解曹雪芹。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才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人类社会是人类实践的结果,人从自然中获得物质需要,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而否定了作为自然存在的野蛮状态。马克思说,人与自然之间首要的便是这种生产方式,它是人类生活的决定力量。因此,人类创造的历史就并非偶然和随意,也不会偶然随意地解释自己的历史。那么历史如何走到今天?现存的制度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能超越它们吗?我们与自然之间怎样建立和谐的关系?劳动既作为否定性的力量,又塑造了劳动产品。今天技术越来越左右我们,甚至技术要求我们去消费,超出自己需要的消费。这是个困难的问题,或许没有答案。
  对于马克思来说真正吸引他的是,他所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现代。“使实际的资产者最深切地感到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矛盾运动的,是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各个变动,而这种变动的顶点就是普遍的危机。”[4]换句话来说,它自身蕴含了颠覆自己的力量。《资本论》中阐释货币的积累转化为资本便是极好的辩证否定的例子。
  通过以上对否定的分析,再来看否定辩证法的具体内容,为了不把通常的论证和说法再抄一遍,笔者想尝试写一些自己的理解。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阐释
  在教学中真正有意义的就是阐释清楚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几条规定。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黑格尔的名言,“生命本身即包含着死亡的种子”。这话没错,却并不是让人们去参加小孩满月聚会时说的。假如一位客人说:“孩子长得真漂亮,可是人啊迟早是要死的。”那你可能要被孩子的父母老拳相向了。辩证法是以矛盾作为前提和原则,否定是事物自己变成不是自己,自我成为他者。这不但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也是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事物的否定亦受到事物自我矛盾的规定。对于整个社会生活来说,它自身的变更亦受制于生产方式自身的矛盾。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但是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5]
  2.事物如何在否定中显现自身(联系与发展)
  世界上沒有一个事物可以是自足的,宗教中的上帝和神是个例外,不过在语言中却存在着悖论,“如果上帝是万能的,那么它应当能创造出一座大得连他自己也背不动的大山”。这或许是个莫大的讽刺。事物在与他者(others)的关系整体中确立自身,我们通过这个关系来理解事物。   否定总在联系中否定,否定不是将被否定者的中断,恰好为二者间建立了新的联系,流动性的联系。通常我们正是通过联系的整体来理解否定的。这对于人的生活来说尤其重要。历史怎样走到今天这样的?我们能活得更好吗?传统与今天有着怎样的关系?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人们不愿意接受否定后的联系,过分地强调断裂性与差异,而忽略了这个有生命的流动性。这样做的结果便是生活和社会的抽象化,传统在今天的命运可见一斑。日常思维中处处强调的创新性与这种抽象性互为表里,共同建筑一个无根基的大厦。
  对于中国古人来说,时间是个圆圈,干支纪年法说明了这一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这些观念无不支撑着这样的时间观。在这样的时间观中事物的运动是循环的而不是发展的,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循环论的发展。否定就成为运动轨道上的无数次被重复经过的一个点。那么否定不否定就并不重要了,原因在于他们对否定后结果的把握。如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然而,在今天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的观念早已是另外一种,年龄大的人会理直气壮地告诉儿子,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正在云南边陲小镇插队落户不知吃了多少苦,你今天这么好的条件还不好好学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果真如此吗?坐在空调房间里,真的比下乡割麦子快乐吗?据此而得出,时代越来越好了,社会总是在进步,你同意吗?这后一种是线性的发展观,不是进步就是倒退,這是生物进化论直接变成社会进化论的后果,仿佛社会和生物一样。可是,我们常说兽有兽性,人有人性。而辩证否定观并不以进步和退步为界限,而是说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和必经的环节。因此,事物发展既非圆圈也不是直线,而是螺旋式的。没有否定也就没有发展。
  3.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aufheben)
  扬弃是对德语“aufheben”的汉译,英译有不同版本,一般作abolish或sublate。在《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中,有捡起、把…留着、保存、撤销、废除等含义。教材中说,“既克服又保留”。李桐先生在他的文章《〈共产党宣言〉中一个原文词Aufhebung的解释和翻译管见》中对它的派生词Aufhebung,有详细的分析,而且非常精到[6]。马克思沿用了黑格尔的扬弃概念。在《逻辑学》“变的扬弃”一节关于扬弃这个名词的“注释”中,黑格尔一开头就指出“扬弃和被扬弃的东西(观念的东西)是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到处决然反复出现的基本规定,其意义须确定把握,尤其要与‘无’区别开来。扬弃自身的东西并不因扬弃而就是无[7]。紧接着他解释说,“扬弃在语言中,有双重意义,它既意味着保存、保持,又意味停止、终结。保持自身已包括否定,因为要保持某物,就须去掉它的直接性,从而须去掉它的可以受外来影响的实有。所以被扬弃的东西同时又是被保持的东西,只是失去了直接性而已,但他并不因此而化为无”[7]。这就好比我们要保存葡萄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将葡萄酿成葡萄酒。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事物不因为被否定而变成了无,自然科学的能量守恒定律似乎也表达了这一点。中国人说,穷则变,变则通,实质上也是扬弃。事物反而因扬弃具备了新的生命力,扬弃只是一个环节,而不是终结,事物终将继续扬弃下去。如马克思所言:“在对事物的现存状态的理解和肯定的认可中同时还包含对该状态的否定的认可,即对事物的现存状态的必然终结的认可;辩证法把每一种历史发展的社会形式都看作变动不居的运动,因而只是把历史发展的社会形式的暂时性解释为瞬间的存在;因为辩证法不让任何东西强加给自己,并且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8]。最后,只有从学理上厘清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内容,才能在授课中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Simon Blackburn.牛津哲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58.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4,1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1.
  [4]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33.
  [6]李桐.《共产党宣言》中一个原文词Aufhebung的解释和翻译管见[J].书屋,2000(9).
  [7]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98.
  [8]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43.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先进最科学的指导思想,只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才能讓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必须要学懂党的十九大精神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必须要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必须要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各个战略部署,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期刊
摘 要:公民参与越来越多地见于政府行为的诸多领域,公民参与的各方面设施都在逐步建立与完善,但公民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力仍然有限。采用机制加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公民在参与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实际影响力,并从中观察我国的政民关系。  关键词: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政民关系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05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
期刊
摘 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在安全领域的最新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安全稳定事关教育百年大计,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准确把握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遵循,同时为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育人体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
期刊
摘 要: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促进农村发展进步的思想基础,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当前乡风文明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如文化娱乐生活贫乏单调、农民教育薄弱、家庭伦理道德问题凸显、不良风气普遍盛行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农村教育是关键,同时以传统文化为重要抓手,以家风建设为重要内容,以乡村治理为主要手段,树立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建设;邢台  中图
期刊
摘 要:布洛赫的希望原理的理论逻辑由弥赛亚主义的末世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浪漫主义的反资本主义等思想构成。布洛赫基于传统犹太文化精神的研究,提出希望之乡需要人的自我拯救,描绘了人类最终要到达的哲学世界的未来图景。他的希望哲学从乌托邦哲学发展而来,却摒弃了乌托邦中空想的成分。从希望哲学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变革关系;由人道主义的乌托邦、具体的乌托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来理解具体的希望是基于现实的客观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广州9所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从大学生对领导力培养的认识、对领导力特质的认识与自我评估、对领导力培养的渠道与途径的认识、影响领导力培养的环境因素、领导力培养的实践情况等五大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并总结归纳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领导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
期刊
摘 要:大数据在加强预测、提升就业工作质量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应用价值。从大数据基本理念及其发展应用的视角出发,分析发现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对于大数据手段的应用还应当更加具有科学性,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改进。  关键词:大数据;理工科;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有生力量,对其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现实意义、实践探索、取得的效果等方面,结合高校党员教育活动的实例,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党员;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
期刊
摘 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学生工作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进行文本分析,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学生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对辅导员队伍在学生工作的创新与探索中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进一步明确,深刻把握高校辅导员队伍在新的历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上关注的问题,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就业形式转变的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更加重要。然而现实中出现了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的现象。大学生如何把自己的能力匹配企业的需求,值得深思。本文指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简单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良性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