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1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有机化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来,教学效果明显;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若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本文对如何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制作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容量大、视觉效果明显、结构清晰、简单直观等优点。我们制作的有机化学多媒体课件以PowerPoint为主体软件,同时结合ChemWin、PhotoShop、3D MAX、Flash软件制作化学结构式和分子图形,具有直观、形象且易学易用易修改的特点。立体化学历来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对有机分子缺乏足够的空间想像力,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应用多媒体技术讲授立体化学,用三维立体结构展示分子的化学结构,讲解化学反应,阐述反应机理,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受到学生欢迎。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对教师的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若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将互动的教学演变成单边的教,教学质量就会下降。因此,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要通过丰富、幽默的语言,恰当的手势和动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讲课时思路清晰、语调优美、手势恰当,将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通过课堂上穿插一些启发式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布置课后思考题,使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活跃主体。例如,在讲授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从结构去分析)?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这样,在新的教学平台上运用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协助和促进学生学习。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但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讲解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课堂教学的整体构思和设计上,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这些是计算机无法代替的。
  
  三、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仪,改变了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书写板书上,有时板书的设计不尽合理或学生看不清黑板,影响教学效果。采用电子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大屏幕显示的文字清晰整洁,图表数据规整,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学生上课时只要认真听课即可,不用再做课堂笔记。课后利用拷贝的课件或打印稿进行整理和复习,这样可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电子课件的使用虽然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将屏幕放映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以PowerPoint为平台设计的教学课件信息量很大,若教师对着计算机屏幕照本宣科,不注意播放速度和方式,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反而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因疲劳而产生厌倦。若教师把标题和主要内容或重要方程式书写在黑板上,能使教与学同步进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那些重点、难点,更需要通过板书进行必要讲解,教师在讲课中书写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记忆的强化过程,从而引起学生重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多媒体课件内容应合理编制。并非所有的有机化学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若借助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完成有机化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则可弥补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例如在有关共价键、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立体结构的教学中,可充分应用各种图片、动画和模型,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知,变抽象为形象,建立分子的微观立体观念,从而正确理解概念并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采用电子课件进行复习和归纳总结,可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复习效果更好。
  2.多媒体课件容量不宜过大,表现形式不宜过多。教师将整学期或整堂课的内容全部制作成课件进行讲授结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学生被动接受大量信息,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消化时间,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课件表现形式不宜过多,否则会给人以眼花缭乱、错综复杂的感觉。这样的课件因采用过多颜色变化和不必要的声响而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干扰了学生正常接受课堂知识。
  3.学生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将课堂导入预先设置的课件模式,使课堂过程程序化,缺乏灵活性,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将互动的教学演变成单边的教,淡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因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下降。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师生情感的沟通,要通过丰富、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课题编号:XHXNO:011427)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用一年的时间,走完了其他汽车企业10年走完的发展路程;两年之内,跨进了中国轿车企业前五强。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创造了“现代速度”。
根据光面爆破原理,通过实践分析了井巷爆破设计应用及施工技术,并对掘进生产及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选词填空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面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由于题型较新、解题时间较紧、题目考查的范围和内容较复杂,该题型成为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题。根据选词填空的题型特点,以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等技术专门应用人才的重任。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更高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正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也是高职高专教育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然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对上机聊天和玩游戏很感兴趣,而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却不大在乎。不少
大庆油田曾经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作为新中国创业的典范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改革开放以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特大型国有企业依然保持旺盛的生机,2004年实现销售收
为官执政,似乎谁都想在任上尽快做出些成绩,露个“大脸”,让上级看了认为是“人才”,同级看了认同是“干才”,下级看了感到是“帅才”。论说,这也是人之常情。否则,当了官不想事、不
张先生,20世纪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风云激荡、变革频仍的世纪。中国传统哲学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图强求变的痛苦反思中,经历了从近代向现代的嬗变与转型。在以“师夷长技以制
走进课堂的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几门具体的课程,更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理念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2010年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创意不断的局面。文章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特意从中概括、梳理出十个专题:鲁迅与当代中国、鲁迅与左联、鲁迅与启蒙、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