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cat8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政治”是我国广大公民获取信息、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一个新的平台。它不仅仅推动了中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发展过程,还成为了助推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的重要抓手。但由于网络技术的不够先进、网络安全的不够重视、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等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负面影响,网络的“过度”自由也成为了影响国家稳定和安全的不可忽视的新课题。因此,加快网络管理立法、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安全有效的网络沟通渠道、扩大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等具体措施亟需提上我国网络政治建设的日程。
  关键词:网络政治;网络民主;政治现代化
  一、网络政治和政治现代化
  (一)网络政治
  伴随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网民数量的迅猛增长,公众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一些迫切需要的实时信息,这正是利用了网络的特点来实现了信息的平等化传播,与此同时,我国网络政治的强大力量和功效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从广义上讲,网络成为了改变我们传统的政治方式与方法的有力推手,网络政治是在互联网上涉及国家权利和特定利益关系的政治见解及现象;从狭义上来说,特指在互联网上关于政治权利、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内容的政治见解及现象,它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平等性、直接性等特点。
  网络和信息技术不仅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可以了解舆论、调控舆论的信息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参与政治生活的技术平台。
  (二)政治现代化
  所谓政治现代化,就是指以人的平等、自由、权利和人的尊严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由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体制的转变,建立现代民主宪政政治体制的历史过程。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政治参与的扩大和结构的分离三方面主要内容。政治现代化历经了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和后现代政治的两次机遇性的转型,包括政治权利合理化和民主化、政治参与法制化和平等化等。它是政治大变迁与现实存在的一个交集,但是它有利于政治参与的理性化和平等化、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政治变迁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现代化。
  二、网络政治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
  (一)网络政治对政治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政治之所以更受社会大众认可,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提出诉求、见解和需求,而政府则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了解、掌握和解决,并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当今社会的民主政治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不仅推动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更对我国政治稳定和民主起到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网络的亲密互动和快速传播扮演了其他社会媒体无法替代的角色,这使得网络政治拉近了民众与政府的距离,为政府提供了了解民意与舆论的平台;其次,网络弥补了民众现实政治参与度不足的问题,为公民提供了参政议政的一个新渠道;再次,网络政治参与推进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与对话,有利于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最后,网络政治参与强化了公民对政府及社会事务的民主监督,使政府更加开放、透明、高效便捷。
  (二)网络政治对政治现代化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更直接、更全面、更平等的平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建设。但是,鉴于网络监管不到位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规避和警惕。
  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以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较弱、政治参与范围较小、政治参与程度较低,参与水平更是參差不齐。但基于网络的自由性和普及性,在这个言论自由的世界,人们发表的言论褒贬不一、主观因素过多,更出现了反党反政府的过激言论,过度的言论自由必然带来权利滥用。另一方面,在信息泛滥的今天,网络政治参与度越来越高,有可能对我国的政治现代化产生消极影响:负面舆论可能导致认识错误;导致非法政治参与尽失公平;导致消极政治参与成分扩大;导致政府效能的降低。
  三、网络政治参与负面影响
  (一)公民非理性参与政治的不合理性
  网络政治参与本身具有参与人员个人信息的虚构性和隐蔽性,存在公民非理性的政治参与得不合理性,这使得“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免责性特征,极有可能导致公民网络参与成为公民个人发泄私愤的一个平台。政府部门在对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甄别时,无法有效确定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能形成代表广大人民群体真正的真实意愿和想法,反而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政府公信力有所降低。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政治谣言”不攻自破来自于政治信息的开放畅通,而不是国家的垄断和言论不自由。
  (二)政治参与不平衡
  网络政治参与者虽然涉及到社会各阶层,但由于地域差异、知识层次差异、贫富分化等原因造成每个人获取信息也存在巨大差异。我国网络参与的主体七成以上是年龄40岁以下的中青年,而且主要聚集在发达城市。农村与城镇在互联网使用上的极大差距,目前7成以上的网民居住在城镇,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6%,农村仅为7.3%。
  (三)网络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网络政治参与的便利性带来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容易让我国公民在获取政治信息被误导、被疑惑。我国部分公民受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提出质疑和不满,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个人情绪发泄问题
  网络空间是传递个人情感的一个自由舞台,情感传递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广大公众的共鸣。个人见解的不同是由个体差异或对政治行为理解不同而导致,但是针对现实中所发生的某件事,持有相似观点的人会在网络上形成一股力量,剥夺不同意见者正常发表意见的权利。
  (五)网络法律体系不健全
  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突飞猛进,从1991年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到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我国的网络立法总体还呈滞后性,还存在许多问题。“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营造健康纯净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需要从更高层面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和清理。除了人大立法之外,还需要相应的行政法规、行政处罚来弥补。秩序和自由之间,网络法规应体现二者的协调和平衡。   四、网络民主政治发展的对策
  从历史沿革和改革发展来看,要想成为一种公开、平等、有效、有序、有形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发展必须会经过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民主政治发展机制。
  (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安全有效的网络互通平台
  我国政府网络的发展已有十余年时间了,目前各级政府部门也都实现了电子政府办公,但是政府网站在质量和服务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政府网络平台作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一个窗口,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其网站的服务能力作用,要与民众之间架起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桥梁”。这不仅拉近了与民众心的距离,促进政府与民众的信息交流,而且更便于听取民众的意见与心声,使广大民众更好地参政议政,最大程度上为广大民众服务。
  (二)扩大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当前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空前高涨,但受制于我国地大物博、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市农村发展不均衡等原因,网络技术运用的人均普及率较低。针对“数字鸿沟”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我国要加大信息化普及教育,将计算机及网络运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将计算机运用水平作为检测干部职工工作能力水平的基础标准,使信息化应用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政府实施对农村和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投资投入倾斜政策;加强与国际社会紧密合作,加强交流,深度合作。
  (三)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发挥网络正能量
  我国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自主研发方面却落后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网络信息保护和网络信息安全方面依然处于弱势,这也要求我们要不断的与时俱进,不仅要加大我国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水平,也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信息技术,并通过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开发的安全高效,使我国在网络技术上取得领先成果,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安全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提高网民道德素养,打造纯净网络环境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网民人数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和伦理道德成为当前及今后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网络政治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全面进行政府网站的建设和主流媒体的培植,形成具有中国范、极具时代精神的主流文化。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开展道德伦理教育宣传教育活动,使公众成为合格的网络公民。
  (五)建立网络法治秩序,加快网络立法进程
  网络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最重要的是不断完善网络法规体系建设。在网络规范化的今天,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法规,也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政府加强互联网管理。政府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责,要通过有效调研与分析,结合互联网自身特性,建立合理完善的科学规范,注意与现行法律的衔接与协调。
  其次,行业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行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和自律,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广大网民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再次,要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形成网站经营者负主体责任、政府部门有效监管、社会大众普遍监督与行业自律为一体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网络安全的保障。
  最后,加强法制建設,积极探索互联网管理制度体制机制,规范政治性网站信息发布及政治性言行,进一步加大网上监控和行政监管力度,有效净化网络环境,营造公开、自由、平等、纯净的网络氛围。
  五、结语
  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加快了我国“互联网+”建设步伐,推动了我国民主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为公民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民主自由参与政治活动提代了便利条件,推动了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应进一步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使网络政治参与更加理性化、法制化和秩序化,有效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法可依。同时,我们必须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理性对待网络政治参与的模式,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网络技术建设的步伐,以有效解决各种非理性因素的不良影响,使其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德米.网络政治学:虚拟和真实[J].国外社会科学,2002,(9):90-92.
  [2]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1-33.
  [3]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1-72.
  [4]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1,(2):23-24.
  [5]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6-58.
  [6]罗迪.当代青年:网络政治时代的主角[N].中国青年报,2007-04-19(5).
  [7]赵春丽.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3):67-68.
  [8]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D].上海:复旦大学,2005,34-37.
  [9]童斌.71.9公众认为网络表达成中国式民主新通道[N].中国青年报,2008-05-19(3).
  [10]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J].理论探索,2008,(3):56-58.
  [11]傅阳.问计于民——聚焦中国式“网络问政”[J].教育评论,2013,(2):46-48.
  [12]慕欣茹.浅析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素质教育,2012(7):14-15.
  作者简介:孟繁欣,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信息产生、传播与接收方式的巨大转变。如今,信息的生产已经完成了从PGC到UGC即:内容专业生产到用户生产的转变,表现为人们既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并带来了信息发布的公开、迅速等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自媒体得以迅速发展。另外,随着移动智能手机功能和网速的提升,视频生产和传播的带宽压力减小,以视频为主要内容的自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休闲娱乐
期刊
摘 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的成书,源自臧国仁对传统新闻定义及新闻客观性的思考。其基本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新闻并非是对世界镜子般的反映,本质上,新闻是各方力量在[互动]中共同建构出的一种媒介真实。  关键词:新闻框架;消息来源;媒体;互动  《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的成书,源自臧国仁对传统新闻定义及新闻客观性的思考。其基本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新闻并非是对世界镜子般的反映,本质上,新闻是各方力量在[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业也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各大机械制造企业异军突起,将我国机械制造水平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培养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人才成为了重中之重,据此,本文基于人才需求视角,探讨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人才需求;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策略  人才资源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机械制造业工作量大且精细化程度高,所以更需要大
期刊
摘 要:2003年,中国大陆第一张地铁报《I时代报》在上海诞生,拉开了中国大陆地铁报发展的帷幕。2011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和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共同创办了重庆第一份地铁报纸——《都市热报》,在传统报业市场低迷的背景下,《都市热报》创办第一年便能盈利,实现了逆势增长。本文从《都市热报》的快速发展出发,重点分析了它的发展策略,同时也指出了《都市热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析了未来发展的策略,以
期刊
摘 要:混合式教学作为职业教育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上实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协同学习的完美关联,让互联网的线上教学和课堂的线下教学更好的服务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激发教师的教学创造力和课堂情景创设力。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也丰富了数学教学的形式,让《经济数学》的教学更加多样性。基于此,文章在阐述混合式教学成果的基础上,从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三个方面详述混合式教学在《
期刊
摘 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现状及问题,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需要改革的目标。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及时反应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为初衷,形成一套科学的适应新常态背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高校教育创新;新常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自主创新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的创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由传统的书信交流转变为网络社交。当前社交网络给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网络的安全及暴力问题。下面本文将利用心理学的有关视角来探究用户选择社交网络交流的动机以及表现等,从而总结出社交网络背景下,用户个体行为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关键词:心理学;社交网络;用户  个体行为当前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在一定程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在新课改精神引导下,阅读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其中合作阅读就是教学创新实践的一种。通过合作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互动沟通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将结合当前初中阅读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合作阅读教学的特点,然后分别从合作阅读特色、问题引导、课堂互动、阅读拓展等方面提出初中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一直是思想品德的基础,更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有效途径。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思想道德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公民的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拥有独自应对问题的能力。那么应该如何挖掘学生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呢?个人认为应该从课堂出发,本文就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对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思想品德;核心素养  所谓的“核心素养”,到底又是指的什么呢?按照新的课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领域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想要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就要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和理论的利用,推进农业大数据技术实践,并制定现代化农业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对大数据技术下的农业领域进行研究,并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推动新时期下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农业领域;问题;措施  在信息时代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加快转型跟上时代步伐。尤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