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核心价值取向探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让学生张扬个性,增长才干,陶冶情操,教师得到历练,促进专业发展,让师生的生命厚度得到足够增加,成为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当然,其中的价值取向很多,笔者认为有四个指标必不可少,即在新、高、好、美四个字上做好大文章,让课堂教学力求优质高效。
  一、新——思维过程的揭示一定要新
  课堂教学应突出思维过程和认知环节的实际过程,然而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掩盖必要的分析、探索过程,实行注入式和结论式教学,要么一猜就中,一选就准,一证就对,一用就灵;要么采用题海战术,强调纯技能技巧,指望学生形成条件反射,以套路与程式让学生“对号入座”,机械模仿,生搬硬套,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与封闭,这乃是素质教育之大忌,这与教师在备课和讲授中忽视或不同程度地掩盖解问题的思维过程有关。
  什么是“思维过程”?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结合学科教学表现为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性质规律的发现过程,对文章作者思路的挖掘过程。学生只有“身入其中”,才能领略其妙,才能学会创造。怎样展示思维过程?方法很多,因学科而异,但有几点是共同的:
  第一,备课时深入挖掘可以进行创造思维训练的内容或因素,找准训练点。第二,通过发散性提问、延迟性评价、集体讨论、结果预测、闭目想像、观察联想等多种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第三,要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机进行。其一,创设情景,作为铺垫。如,一位科学课教师教学“斜面”时,首先放了一段录像,工人叔叔用一块斜放的木板将油桶推上汽车。师问:工人叔叔为什么这样做?生答:省力。教师接着讲:这块木板叫“斜面”,利用斜面推重物,真的能省力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斜面”……其二,引导探究,步步深入。教师要把“思维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阶梯,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拾级而登。
  二、高——教学的思想性一定要高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中,提高设计的思想性,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现象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并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事件及问题的主动、积极、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的兴趣与真实的事例密切地相连,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学习“任务”与生活化的“问题”相结合,这必然使教学始终处在一种动态和谐的交流、合作以及有自豪和成就感之中,优质的学习环境,高雅的思想交流,师生共同享受课堂,共同提高。
  三、好——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一定要好
  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课堂引入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首要条件。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要求教师注意师生角色的位置,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师生之间要由“权威——服从”关系变成“指导——共享”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各种游戏以及小品等教学活动,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愉快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我在“用坐标表示平移”这一课中,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我出示了一个直观的直角坐标系,让学生首先耳目一新。
  2.让学生分组上台,合作完成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点与图形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规律,这又构建了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三)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点与面有什么关系?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与图形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又有何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四、美——课堂教学艺术一定要美
  教学艺术是教师个性体现,需要不断地积累学习,提高修养。“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水到渠成。这种个性特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主体表达。在遵循学科教学的科学程序的同时,要将审美表现与科学再现相融合,完美地表达教学内容信息,产生形象的艺术表达效果;第二,情理交融。情是教学艺术的魂,離开它,教学艺术将不复存在,它有动力性功能。理是教学艺术之脉,在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统一中使师生优化发展。第三,用语之智。第四,和谐奇异。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自身表现的内在美,特别是和谐美与奇异美,使教学中信息量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使学习者积极投入。
  课堂教学艺术表现的基本形式呈现为四个不同的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美观指在形式方面,追求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艺术享受;美好是美观的一种升华,内涵丰富,不仅感官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上的享受。美观的东西不一定好,美好的境界更高。一旦进入美妙的意境,可使人感到大地造化真理的巧妙;完美是课堂教学中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艺术的综合才能达到的境界。
  总之,课堂教学的高效运作,抓住新、高、好、美这四字诀,学生的苦学就会变为乐学,以美启真,以美开智,以美促谐,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达成素质教育追求的价值目标。
其他文献
该文提出了在ITAE(时间误差绝对值积分)性能指标和ISE(误差平分积分)性能指标下神经元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有纯滞后的一阶受控对象的神经元控制器的参数优化公式。从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展开。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思想品德课仍然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动、学生不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发挥,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如何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动”起来,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本人作了一些尝试。  一、创建民主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
期刊
该文提出了在ITAE(时间误差绝对值积分)性能指标和ISE(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下神经元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有纯滞后的一阶受控对象的神经元控制器的参数优化公式。从神经元优
该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来描述神经元非模型控制系统,由此给出一种分析神经元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特别针对典型的工业对象,研究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神经元控制器参数的关系。从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很多家长对义务教育的曲解。在校园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果皮纸屑,吃零食时包装袋乱丢现象严重;值日生不负责任,清洁区打扫不干净;作业没完成就跑出去玩了;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旁若无人;一些学生厌学;学习自觉性差,上课不专心听讲,少数孩子甚至作业都不能保证及时完成;早恋;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看到这些现象,我不禁思考:这难道就是我们多年来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换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神经网络是人们在对生物神经系统不断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神经网络的原理、模型和应用研究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是高阶非线性映射或高度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并以分布式存贮和并行协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困惑:付出往往和教育效果不成正比。教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反招学生的逆反和严重的抵触。这种情况几乎每个教师都会遇到,这究竟什么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成人的赞赏的多寡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赞赏,小学生也不例外。教师的态度是学生对自身言行做出价值判断的依据,赞赏则是激发他们内心张力的不可或缺的外驱力。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整天和小学生打交道,常常会为小学生不能专心听讲,爱玩小动作,不及时完成作业而感到心烦意乱。日复一日地面对似乎总是不能完全按照自己要求做到“认真听话”的孩子,很多教师对学生,甚至对教育的初始憧憬也渐渐荡然无存。开始现实地面对教育,面对学生,用一套大多数老师常用的所谓严厉的方法对待学生。比如订立各种规矩,严格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用惩戒、恐吓等等方式试图驯服学生。咋一看,这样的方法确实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