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s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一、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二、全新的知识,教师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手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 表示,这就是分数。如图: 然后结合实际讲解 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讲究练习层次,保持教学有效性。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理解能力的速度和强度也各有差异,所以安排练习时必须从基本练习开始,逐步提高到操作练习、变式练习、再到综合发展练习,这样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分段练习,逐步提高,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体会,这样才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在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组由易到难的练习。有11个红球,6个黄球,7个白球。(1)红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黄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2)红黄两种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黄白两种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3)如果红球占总数的1∕10,黄球占总数的3∕10,那么白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如果拿出的黄球占总数的1∕6,有几种拿法?这三个问题都紧扣分数的意义这个教学目标,但思维的深浅程度不同,我有意识地安排学困生回答问题(1),中上学生回答问题(2),优等生回答问题(3),这样既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又便于因材施教。再如乘积中间有0,商中间有0的乘除法,我在课上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通过习题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他们就会主动去阅读课本和认真听教师的讲解。由于所设计的练习接近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所以不同层次的学生靠自己的努力都能做出回答,获得学到知识的满足感,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作业量适中,维持教学有效性。作业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本手段。可以说,作业练习要有一定的数量,因为数量是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但是,数量与效果并不能成正比,盲目地解答计算,过多的机械重复,使学生的精力大量消耗在无效的脑力劳动上,结果学生负担过重,学习毫无兴趣,收效也甚微。单纯从加大作业量来提高教学质量,或者减少作业来减轻学生的负担,都是不可取的。如何从作业练习的设计入手,精心选择和安排习题,这才是一条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的捷径。例如我在教学完“百分数应用题”这节课后,我设计了以下的作业:(1)小明买了一些彩色铅笔,红的有20支,{蓝的比红的少20%}{红的比蓝的多25%},蓝的有多少支?(2)学校四年级男生有156人,女生有132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请你向调2008年年4月份和2007年10月的猪肉价格,根据你所调查的结果提出一个百分数问题,然后进行解答,最后根据这些数据尝试进行分析,给当地的政府提出一点建议.这组作业题我有两个目的:1、通过条件变,问题不变,让学生找出内在联系。2、通过问题变,条件不变,让学生体会问题的多变性。3、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懂得对数学的数据进行分析,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精心设计学习过程,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为了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早日意识到职场是离他们很近的事情,希望他们早日摆脱懈怠的学习状态,提示他们必须早日认清形势、坚定理想、勤学奋进,我根据2009年秋季起用的《国家规划新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考试大纲的要求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之一的“职场”课题的研究,以一堂公开课展示了成果,现将教学心得说一说。  一、活动形式是多样有序的,这全方位多层次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效
如何在中学物理复习课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用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重新思考和定位复习课的教学功能,探索复习课教学的基本策略,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益,是每位物理教师尤其是毕业班物理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动”起来,使复习课充满活力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  一、让学生动脑  1.创设生活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符合自身目的时才
摘要:课堂如果教师巧妙导入,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创设情境,点缀趣味,学生则乐在其中;引导探索,深入浅出,学生则乐在其后。善教者,能使学生脸上有笑,心中有乐。课堂上生动活泼,高潮迭起、情趣盎然……  关键词:课堂教学艺术;技巧;体验快乐;……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孔子是主张乐学的。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却“遗忘”了这一传统,许多教
摘 要: 情感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样式,给学生尽情表达的,与人交往合作,自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情感 创新 评价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考
摘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
【摘要】我校以培养技术能手为宗旨,在技能教学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模块化的实训内容、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组织、精细的过程管理、高标准的双师团队,产生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技术能手,模块化,教学组织,过程管理,双师团队  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优秀技术工人的使命,学生想学到本领,家长期望孩子工作可靠,企业渴望员工技术过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古人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是说善于发现疑问,才会善于思考和学习;“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可见“疑”之重要。如今的语文课堂学生“质疑”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压抑状态,两耳竖起只是一味地听从老师的讲解,思维缺乏活力,尤其是不能主动提出问题。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问题” ,使学生乐问、善问呢?  一、提供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