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目的性教学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组织的每一次教学其实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学生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也都是有一定目的指引的,在课业极度紧张的高中学段实施目的性教学,可以缩短学生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可以找到学习的着力点,有了学习和思考的方向,从而构建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目的性;教学
  让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绝不做“无头苍蝇”。没有目标的学习,会使学生“大网撒鱼”,事倍功半。高中学习课业紧张,时间短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在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目的性教学无疑可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形成。
  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每一项教学任务都有一定指向,有教学必须要达到的一个标准和意图,这里的意图就是教学的目的性。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学目的性,有效地进行教学呢?
  一、构建目的性教学氛围
  进行目的性教学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但真把目标付诸于行动,这一步是很难迈出去的,作为教师不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肯迈出这一步,更应该让学生养成迈出这一步的习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实施目的性教学,教师应该创建目的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处于情境之中,对问题进行有目的性的探讨。长期训练,逐步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惯性思维: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要进行有效的目的性探究活动,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讲“二氧化硫”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收集一些有关二氧化硫的资料,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探讨活动。
  二、教学内容围绕目的性进行设计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虽然在实际的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因素,但是基本上每一次的课堂教学还是遵循教师的教学设计,所以实施目的性教学首先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围绕目的性进行,如我们的问题设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应该预测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预设,即提出目的性问题。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搜集能够解决问题的一些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排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知识,保存有益的一些信息知识,进而完成对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讲“盐酸”时,教师可以针对盐酸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问题的设计,并且为这些问题创设一些情境。如,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有关盐酸用途的一些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做一些实验,组织学生观察不同性质的金属分别放在盐酸中产生的一些形象生动的化学反应,并理解掌握浓盐酸和稀盐酸的区别所在。同时,在实验中设计一些问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设定目标是为了实现目标
  进行目的性教学是为了给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缩短学生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距离,不管怎样的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在问题提出以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后,下一步就是对问题进行解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地将每一个人的分析情况进行彼此的融合和归纳,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以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以及实验设备,帮助学生做好实验。另外的一种形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让学生进行一些竞争性的探究活动。例如,在讲“亚硫酸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辩论赛,一组学生为正方,另一组学生为反方,对亚硫酸钠在生活中的功过进行辩论探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对亚硫酸钠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四、时时检测预期“目的”
  教学活动中既使设定了目的性问题,教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我们在实现目的性教学时,学生也难免会遇到種种学习困难,甚至是偏离了学习方向。所以在目的性问题顺利解决以后,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教师有必要对目的性问题给予总结,及时对相关的总结进行有效反馈,让学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例如,在讲“氯气”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氯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性质进行总结和反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之目的。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学科是高中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同样处于高中学段特殊的环境氛围之中,怎样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目的性问题教学,对于引领学生学习,缩短学生与教学任务间的距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我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是让小学生熟悉了解社会,并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学科。因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效率,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它将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存在小学生言行不统一的问题,这样感觉课上学习学得很好,但是课下做起来却是截然不一样的,思想品德教学失去了应发挥的作用。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找到了解决这一
期刊
摘 要:导学案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模式之一,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强调了预习、强调了先学后教,应该说,导学案教学模式确实是把握了学生学习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导学案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平台,如何设计导学案,以及如何规避其中出现的问题,这是进一步完善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本文拟就高中语文导学案的推进,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导学案;探究;思
摘 要: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基础教育都十分注重数学这门课程,解决各种题目是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学生们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数学方法,开发了学生智力。多样化解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对于数学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文中介绍了数学多样化解题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样化解题;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规定数学教学目标是解决问题,并通过多样化解题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
摘 要:课堂提问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之一。有效的提问能驾驭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能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愉悦和享受,从而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然而,实际教学中的提问存在诸多问题。要让提问有效,教师应努力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意提问方法和时机,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拓展提问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因此,学习兴趣,在中学数学中教学中有现实的积极意义,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我近几年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爱护学生,融洽师生感情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
摘 要:运用歌曲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课前应该对歌曲的使用做好研究,在课堂上加以良好的利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素质,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为加强军队医学期刊交流协作,研究探讨期刊发展新思路,南京军区于2012年9月14日在合肥召开2012年军区医学期刊年会。这次年会由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办,解放军105医院承办。参
期刊
最近,中央转发了(以下简称).作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制定了有关加强和规范代表活动、处理代表议案和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信访工作若干规定等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