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恋爱是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校部分学生的恋爱观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成熟理性的恋爱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恋爱观;对策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90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表》,针对乐山师范学院在校一、二、三年级的“90后”大学生的恋爱现状和恋爱观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文科学院、理科学院和艺体学院各随机发放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其中,女生89份,男生61份。
  二、“90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与分析
  (一) 大学生恋爱现状
  调查显示,36%的学生正在谈恋爱,28%的学生曾经谈过恋爱,36%的学生没有谈恋爱。进入大学以后,原本在中学里面讳莫如深的恋爱,已经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二)关于大学生恋爱态度的调查
  有74%的学生认同谈恋爱,10%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应该谈恋爱,而16%的学生认为应视情况而定。大多数学生都把恋爱作为大学期间的一堂“必修课”,对恋爱持认可态度。
  (三)关于学习和恋爱二者关系的调查
  22%的学生认为“小事一桩,在我看来两者都没有冲突”;20%的学生认为"虽然很难处理好关系,但我会尽力的";33%的学生认为“我一直在尽力处理好,但总力不从心”;25%的学生认为“我看来处理好两个关系根本是不可能的 ”。结果显示,仅有2成的学生对二者关系处理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超过50%的学生对于学习和恋爱的关系还是存在着较大困惑。
  (四)关于择偶因素的调查
  88%的学生选择了“人品”为选择男女朋友的第一因素;63%的学生在第二因素中选择了“感觉”;55%的学生在第三因素中选择了“学历”。接下来分别是性格、星座、金钱、地位等因素。绝大多数学生把人品作为首要条件,其择偶条件是积极向上的。
  (五)关于恋爱动机的调查
  15%的学生因为“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覺得自己单身没面子,满足虚荣心”选择恋爱;23%的学生则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46%的学生是因为“彼此被对方某些优点所吸引”选择恋爱;14%的学生是因为生理需求恋爱;另有2%的学生选择了其他。结果显示,有近四成的学生对恋爱动机存在着“随大流”和“弥补空虚”等非理性的态度。
  (六)关于恋爱和婚姻二者关系的调查
  60%的学生认为“恋爱与婚姻二者不能等同”;30%的学生认为“恋爱必然走向婚姻”;4%的学生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另有6%的人没有明确态度。
  (七)关于同居和婚前性行为的调查
  在回答“你怎样看待恋爱中的大学生的同居或婚前性行为”的问题时, 12%的学生认为很正常,持支持态度;40%的学生认为情到深处“顺利成章”;20%的学生持反对态度;2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大学生在此问题的态度还是具有理性思考,这也充分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八) 关于失恋后应对措施的调查
  40%的学生选择了“不成恋人成朋友”;25%的学生选择“发奋学习,驱散失恋痛苦”;13%的学生选择“再找一个,抚平创伤”;6%的学生选择“报复对方”;14%的学生选择“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总体来看,7成左右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和处理失恋这个客观事实,个别学生存在消极甚至极端心理需要及时有效的疏导。
  三、“90”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与引导对策
  (一)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我们提倡树立科学的恋爱观,应引导恋爱中的男女大学生建立起大致相同的信仰追求、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让大学生认识到爱情的责任,爱不仅仅是一种得到,也是一种奉献,恋爱双方要懂得为对方着想,为对方负责,在恋爱的过程中,相互尊重理解,坦诚相对。此外,还应该帮助大学生们理性对待失恋,可以引导其通过感情宣泄、换位思考、转移注意力、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失恋带来的痛苦和烦恼,失恋不失志,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生活的信心。
  (二)加强对青春期大学生性教育
  据调查,90%以上的学生表示在自己的大学生涯中,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在高校开设性教育课程很有必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网络来了解两性知识。调查中还发现,当恋爱男女遭遇意外发生时,处理方法较为迷茫单一。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如果遇到意外怀孕的情况,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由此可见,作为性教育最主要的阵地之一的大学课堂,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应通过讲座、校选课、心理咨询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性知识的传播和讲授,从而帮助大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到两性知识,避免隐患发生。
  (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积极鼓励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类文体运动、社团组织及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高校要组织开展形式各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转移大学生注意力,避免因空虚寂寞导致的盲目恋爱,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大学生发掘自身兴趣爱好,做好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好学习和恋爱之间的关系,树立远大理想,为今后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彭 瑾(1980-),女,四川峨眉人,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讲师;周 松(1990-),男,四川眉山人,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10级电信专业本科学生,分团委副书记。)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恩的一部代表作。很多的评论家都从女权运动的角度,对于女主人公在一小时内的变化给予了无限的人文关怀。自由,生命,婚姻一直是大家讨论的主题,而且婚姻似乎成了玛拉德夫人去世的罪魁祸首,然而立足于社会实际,当我们超脱了那些庸俗的理论,我们却可以看到另一个事实:玛拉德夫人,死于自己的贪婪。  关键词:死亡;自由;生命  《一个小时的故事》历来被看作是女权运动的代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婚姻自由作为男女平等的一项重要标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及,女性也可以自主的掌控婚姻存废。在中国古代社会,作为长期处于夫权父权控制下的妇女,其对于自己的婚姻往往没有选择权,这不仅体现在不能任意选择如意郎君,也表现为无法在婚姻生活不幸的情况下自主解除婚姻。受胡风影响的唐代的文化开放和包容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本为旨在就唐代关于离婚制度上的研究,探索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自由程度。  关键
期刊
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一一》是一部关于后脑勺的电影,从一开始就是。  在片头,一家人合影时,站在洋洋身后的几个女孩调皮地用手拍他的后脑勺,洋洋几番回头,却无法判断谁是“作案人”。这一特写貌似一个小插曲,其实却为洋洋后来得出“我们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这一结论,以及他为解开困惑而拿起照相机去拍别人的后脑勺这一行为埋下了伏笔。  在《一一》中,人物众多,围绕NJ一家展开,没有绝对的主角,是一部群像式的电影,
期刊
摘要: 勃拉姆斯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作品具有自由的、即兴式的气质和丰富的形象, 但这些浪漫主义的诗意感情又同古典曲式结构的严格规律和创作手法紧密结合, 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第四交响曲》创作于1884-1885年间,是勃拉姆斯的所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在主题创作和形象塑造中有不凡的表现。  关键词: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主题  勃拉姆斯出生于德国汉堡,他的父亲是
期刊
摘要:从文化的角度讲,美到极致即病态的审美观念在古今中外方都是普遍存在的。当父权制社会与这种病态的审美观念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一种令人感到残酷的病态人体美便出现了,女性作为这一结合的牺牲品,在我国主要体现为裹脚文化,在西方则表现为束腰文化。本文主要从社会角色建构的视角对这种病态的审美观进行论述,并阐述此种病态文化对于女性的压迫问题。  关键词:病态审美观;裹脚、束腰;男权社会;社会性别建构  一、前
期刊
一、语文课堂应是有生成性的课堂  谈到生成,学生对物理、化学这些需要动手实践的课很有感觉,因为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可以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其实语文课何尝不应如此?甚至说,语文课的生成尤为重要。因为语文课的教学不可能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产品。语文课中有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情感投入,有教师和学生平等的互动过程,气氛是活跃的,感情是真实的。语文课上,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才
期刊
探究型学习属于发现式学习方式,发现教学法的产生最早可追述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法”。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究型教学越来越受重视,但在探究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课程设制,选准探究内容  首先要对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旺旺雪饼”中的生石灰干燥
期刊
摘要:小说修辞学强调作者写作的意图,即“作者为谁写作”,事实上包含两个问题:“为谁写”和“怎么写”。作为作家的阎连科,豫西方言已成为了其的“终极词汇”。在《日光流年》中,他通过对方言词语的重视与叙述,让小说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让文学回到底层,为“沉默的大多数”而呐喊。方言已经成为他自觉表现“底层命运”与“人类困境”的主要语言策略之一。  关键词:《日光流年》;阎连科;方言;表意策略  引言  
期刊
摘要:2009年8月15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协议》在泰国曼谷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签署,标志着自贸区建成前双方完成主要谈判,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和经贸关系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协议;主要条款内容;作用和影响  经过多次反复的协商与谈判,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在泰国曼谷顺利举行,东盟十国的经贸部长与商务部部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无论是西方抑或是中国,美育都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美育发展至今已不再限于单纯的德育教育,而是在育人为本的基础上,培养人们的审美心胸、审美能力、审美趣味,以便更快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对创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对此,我国美学研究者叶朗先生有着自己独到精准的见解,为我们研究审美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审美教育;功能;地位;叶朗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美育都很早就受到人们的高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