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是教师成长的新思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204-02
  反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它不是一种面向学生的教学方法或策略,而是一种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学习方法。它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教师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一、反思教学的具体优势。
  1.把“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当代教学的主旋律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更要学会学习、学会教学,提高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有效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反思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教学中“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教师思考、反省、探究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包括目标、内容、组织、教育策略、师生互动等)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说,反思教学帮助教师从冲动的、常规的行为中解脱出来,理智地决定、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改进自己的工作,使其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
  3.有利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反思教学不是一般个人的意识,也不是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前者常有一定盲目性,后者常常由于理論的抽象性,使教师感到一种“距离感”,对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什么帮助产生怀疑。反思教学要求我们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理解自己行为与学生反应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事后的反思”和“功能反思",分析发生的事情,并指导以后的决策。反思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从教师成长的角度看,反思教学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系统工程。它通过“实践(行动)——反馈——调整再实践(行动)”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正确把握反思教学的几个环节。
  1.发现问题。每位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许多的困惑和不解,如为什么今天的教育目标没有达到?为什么课堂教学与预期相差太多?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怎么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觉行为?怎样把新的教育理念溶入教学活动中?等等。面对困惑,教师不能无动于衷,应提高问题意识,明确问题价值。教学中的问题发现往往是教师从“感到困难”或“不满意”开始的,一旦教师思考这个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足,并谋求改变这种情况,于是进入反思环节。
  2.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后,教师应认真分析,澄清其内涵和外延,把握界限,推蔽与分析问题的有效性,以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广泛地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的信息及批判的观点,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 目的、态度。教师对它们进行分析,明确自己的教学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的效果是否一致等。教师根据对自己的了解、自己的经验,以及对自己所能收集到资料的分析把握,形成解决办法的不同设想,用来解释情境指导下一步的行动。
  3.解决问题。教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新策略来解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此时,获得信息,有助于有效的概念、策略方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来自研究领城,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可以对教学的特定问题进行反思。教师在对教学经历的梳理、反思过程中,提高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认识,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同时也帮助教师认识到处理这些问题上所具有的学识还有哪些不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会得到新的具体经验,进入具体经验阶段,开始新的循环,从而完成整个反思教学的过程。
  三、探索反思教学的有效方法。
  1.写反思笔记。编写反思笔记首先要求教师应做教学活动的“有心人”,把平时教学活动中的感想、体会、顿悟困惑、灵感、“意外”,哪怕是“支离破碎”的,都应及时记录下来,形成珍贵的资料;其次,要求教师阶段性地进行资料整理,内容可包括:新理论的观念、传统教学中的精华、成功经验存在问题的剖析、教材的修订意见建议、典型片断的剖析及教师抒怀等等。反思笔记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有趣的问题上,应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不仅要提供好的案例,而且要对已经做出的决策进行评价,以便为新的决策提供参照点。这样及时的反思适时又得法,效果更佳。
  2.参与式研讨。教师应更新观念改变以往被动等待条件成熟,被动等待给予和依样画葫芦的状态,使教师自已成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人。让反思问题成为研讨的前奏,勇于面对问题,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学习研究和尝试解决问题,使教师在研讨交流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吸取营养、吸取教训、取长补短。在每个教师分享经验和策略时,产生共鸣或碰撞,引发教师重审自己的观念、行为和策略,增进自我反思及用行动改变现状的热情。
  3.加强个案研究。教师应对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集中精力,把具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上升为课题,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想”进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155-01  “文似看山不喜平”,讲课也是如此。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要善于运用设问、悬念、铺垫等手法,使课堂呈现出起伏、急缓、张驰等变化。在设计教学时,要预留出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的高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就会增加,课堂就会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
期刊
【摘要】众所众知,高三一轮复习对于学生的高考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学生实际课堂参与性不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提高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有效性也成为每位教师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本文拟以“人类遗传病和生物育种”为例,尝试以“问题串”
期刊
【摘要】本文从组织机构设置、硬件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建设、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验实训体系创新和文化墙建设等方面提出塔里木大学生命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整体建设思路,与同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物学 实验教学中心 建设思路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塔里木大学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塔里木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改变。本文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提升自身的素质。  【关键词】信息化 角色定位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在高校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创新创业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任务,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本文着眼于“互联网+”,阐述了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从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自身四个维度论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在2008年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此开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就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简述了地理实践力的内涵,然后结合地理教学情况探讨了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以期能促使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更加高效、合理。  【关键词】高中生 地理实践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人才的培养和推动社会的发展,面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是我们当前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从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处理问题能力,和利用课堂要素,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浅谈对“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 地理教学 情境 能力 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高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畏难的心理,教师通过完善教学形式的创建,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信心。同时,教师要合理运用微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微课程开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203-01  近期我连续在学校上了三节公开研讨课,精心的准备,尽美的呈现,有得有失,听课的老师评价的言语表达不尽相同,但都说到了一条,“你的课堂充满了一种幸福快乐的气息,像是幸福的音符跳跃着 ,孩子们也很快乐的学习着”。从事政治教学12年来,我一直想做一个幸福快乐的教育工作者,从三节公开研讨课反思中沉淀出
期刊
【摘要】《动物营养学》是动物学专业的必备知识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动物消化生理、动物营养需求以及营养物质代谢规律等,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特征。因此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知识,既能夯实理论基础,也能指导实践操作,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动物营养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探讨与分析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动物 营养 教学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