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体验英国中学教学,感悟高中新课程改革

来源 :中学生英语(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90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研读新课程标准,学习新课改的相关资料,研究新教材,回想起英国留学时课程和英国中学教学实习,感悟到有很多的理念、方法值得借鉴,对新课改有了更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摘 要:参与性教学是一种与新课标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参与性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时间、空间,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参与性教学途径对各种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包容性,适合多种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有利于合作学习。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程标准 教学方式 参与性教学 教学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关注人成为新课
1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 21世纪不懂得自主寻求知识的人,就是不会学习的人,也就是新时代的文盲.  1.1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可说是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其主要表现为:在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兴趣广泛的特点,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使用生动有趣的课堂用语,对学生的评价用语要具体且有针对性,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让游戏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提高物理课堂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脱离了实验就没有办法谈论物理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注重物理教学中的实验部分很有必要,这能加强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理解.随着教育理念,尤其是素质教育理念被提出后,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以讲解为主的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在以讲解为主的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着教学效率较低、实效性较差的缺点,学生没有办法及时、有效、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要解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怎样的课才是好课且高效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提炼出,科学课堂应从“五度”着手,展开教学,以达成最优化.即:角度、梯度、广度、深度和效度.笔者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根据进阶学习理论,关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题材为切入口,即巧选角度;然后再将各知识点设计成若干有梯度的问题,并注意把握各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摘 要:课堂的效率不是你讲了多少,讲得如何,而是取决于有多少学生真正认识听你课,学生听了多少,听懂多少,因此组织好课堂教学、科学合理的支配课堂时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利用评价导向激励功能等提高物理课堂听课率,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物理课堂;听课率;效率  作者简介:应如刚,男,江苏盐城人,理学学士,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某校长因一位教师所教学生考试成
随着物理课程标准的更新和发展,逐渐将探究式教学作为物理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式教学的正确使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而科学探究的误用将会导致学生的学而无获.因此,物理教师要加强对物理探究教学的正确理解,加强对高中物理探究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创新,从而有效避免“关注开放而忽视引导”、“勤于动手而忽视思考”等误区,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探究课对学生生成知识、
摘 要: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和高中物理中都要学习的重要知识.现行的人教版初、高中物理教科书均有一节以“牛顿第一定律”为标题的教学内容.这两个阶段所进行的教学应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揭示初、高中阶段所分别要讲清的具体内容,以期对初、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參考.  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内容,在现行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被安排在第八
摘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之间的差异与距离。思维方式的差异是理实差异的起点,理论研究者倾向于在澄清工作的目标与方向以及价值与动力后再谈“怎么干”;实践工作者倾向于直接指向具体问题的解决和具体的行动尝试,在干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目标的澄清。在行为模式上,理论研究者以科学性为导向,是基于理性分析的行动;实践工作者以实效性为导向,是基于直觉思维的行动。化解理实差距需要理论研究者
中学物理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通过物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中物理作为一门较难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很多刚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反应高一物理难学,而通过调查发现,物理并非一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