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内涵 抓住问题 寻求对策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0645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以职业教育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总体部署,使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201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三基本两显著”的总体目标。这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的通知》精神,江苏省教育厅特颁布了《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江苏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确定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与思路,是推动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理解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一)提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突出特色、彰显特征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中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理念落后、投入不足、利用不够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意见》的出台,一是明确了加快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职业教育信息化纳入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坚持育人为本,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个性化成长的学习需求。建立政府统筹、行业标准、企业参与、共建共享机制,以信息化环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在职业教育领域全面应用为重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习方式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二是提出了科学构建富有江苏特色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到2015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加优化,全省职业院校国家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85%以上,省级以上示范学校达标率为95%。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加完备、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建成以“江苏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心的省、市、校三级管理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所有课程。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师生人人开通并使用网络学习空间,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中教学资源库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均达90%以上。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更加完善,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职业院校的职责更加明晰,职业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更加科学,经费投入渠道更加广泛。到2020年,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三是部署了构建富有江苏特色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即“一个提升、一个完善、三个推进、两个创新、两个加强”——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职业教育智慧校园建设、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信息化环境下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完善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加强信息化国际合作交流。
  (二)突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与重点:转变观念、突出应用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还包括应用开展、技术研发、信息化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过去传统的教育信息化重在硬件投入,这种方式往往存在投入大、回报慢、回报期短的问题,浪费也较大。《意见》提出了“突出应用、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以及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转变过于“重硬件、轻软件、轻资源”的片面认识,确立以资源建设为中心来引导软件、硬件配置的指导思想,将教育信息化重点放在开发应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上。一是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智慧校园建设。建设先进、高效和实用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形成职业院校网站、省辖市职业教育网、省级职业教育网互联互通、相互支撑“省市校三级“的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建立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相互协作的职业教育服务网络。二是重点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快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建成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和一批开发基地,协作开发省级教学资源;加快校级教学资源建设,大力推进各地自主开发数字资源,择优遴选和汇聚各地各校资源。立足人才培养需要,组织开发、引进、升级和完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网络课程、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名师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微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优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水平。三是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与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考评纳入教师引进、资格认证、职务评审、绩效考核等考评体系。同时,全面提高学生通用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达到师生能力共同发展之目标。
  (三)强调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宗旨:学生中心、提高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是“育人为本”方针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集中体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硬件、软件、资源都是围绕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提高而建设的。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成果,通过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改变课堂形式与教学方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改革师生之间沟通与互动模式、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尤其是突破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限制,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等信息化实训教学设施,突破传统的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的现实困难,建设实习实训等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支持学生、教师及员工自主学习与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颠覆了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改进了职业教育培养手段与管理途径,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宗旨。   二、认识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新和普及,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信息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观念不清晰,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职业教育信息化就是师生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过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实质内容很多,职业教育实现信息化涉及范围也很广。例如,有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职业教育智慧校园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创新信息化环境下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交流等各个方面。而当前普遍存在着对信息化理解的肤浅,认为使用多媒体上课就是信息化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认识的表面化造成的,以至于不少职业学校片面追求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中的“硬指标”,结果使教育信息化变成游离于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硬件、设施建设,造成教育投资的低效和浪费。同时,认识的不足、职业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不清晰造成了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仍然处于初级层次,应用能力薄弱。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备,软硬件条件有待改善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增加,规模扩大,招生人数急剧攀升,但是,大多数院校都是在中专基础上发展而来,资金投入机制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师资、计算机与网络、网络课程、数字化资源、实验实训条件等远未得到加强,大量资金用于解决校园校舍,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却被有意无意地疏漏了。因此,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技术装备跟不上,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物理环境和条件保障,缺少数字化教学环境,缺少培养职业技能的必备设施和设备。学生可以操作使用的计算机数量偏少,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和网络环境下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另外,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信息化技术设施建设不平衡导致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创新能力不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职业院校教师对信息的辨别、获取、处理、加工能力缺乏,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设计教学、传授知识的能力不足,在职业教育院校中,真正具备信息素养和熟练掌握、操作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为数不多。有一部分教师还不会使用现代化工具。教师在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及各种信息等方面获取渠道的不畅通,必然影响到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惧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神秘感造成了教师心理上的障碍,阻碍了教师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大力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把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推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工作。
  (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省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财政经费倾斜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较少顾及职业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源配置结构性短缺、专业化人才匮乏。当前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最大瓶颈。二是投入机制不活。职业教育信息化单纯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其在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大量资金需要,资金来源范围狭小,尚未形成政府主导、校企联合和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相应政策措施滞后。三是建设标准不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现阶段缺乏明确和导向性的建设标准,各地区和职业院校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上出现盲目与低层次问题。因此,应拓宽投资渠道,将企业捐助、基金支持和国际合作等纳入投资主体范围,加大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开拓职教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寻求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对于江苏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改进,势必会影响职业教育信息化及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效益和水平。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
  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习,统一规划、分层实施,深入应用、突出绩效,全面融合、特色发展”的原则,以职业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者创造多种适合职业技术特点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为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可能,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服务。二是统一规划、分层实施。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校地联通,加强校企合作,充分调动各方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通过合作与交流,实现多方投资、共同受益。三是深入应用、突出绩效。将信息化技术深入应用到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发挥实效,让学习者通过网络教学、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切身感受到职业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帮助。四是全面融合、突出发展。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体系的融合,深化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融合,整合院校、企业、行业优质资源,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二)加强资源建设,发挥优质资源共享优势
  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既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长期任务。因此,学校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积极开发职业教育信息资源。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网络课程、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名师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微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应该是集电子教材、课件、学术文献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等为一体的信息资源库。网络平台、数字资源、应用系统都是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和工具,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了数字化教育的环境。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在于其共享性,系统化、规模化、大众化是其发展的方向,克服职业教育资源开发的低层次重复现象,努力促进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学校内部、不同学校之间的相关专业可以协同合作,共同建设有特色的职业院校校本资源,建设好后可以共享使用,这样既可以节省建设资金,又可以保证质量。
  (三)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保障
  在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同时,要有超前意识,做好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健全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细化责任,明确任务,保证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组织管理,规范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考核督导。加强对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和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考核评估,并作为学校建设项目立项、经费拨款、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把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作为衡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教育信息化专业研究队伍,配备既懂技术又知晓教育和管理的人才,更好地解决信息化管理、建设和支持服务人员的待遇、职称晋升问题,使教师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建设负责人应直接参与信息化建设。■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指导不能限于课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发挥好德育课程的桥梁作用,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实现中职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德育课程教学要与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结合。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品德;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性格的调适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主动适应职业要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从职业学校过去开创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可以看出,职业素养教学内容设计相对较少,导致学生走入社会后,无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抵触的现象。  关键词:职业学校 就业指导 职业素养  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都能够
“爱”与“规范”,绝非“鱼”和“熊掌”般难以得兼。无论是学生管理还是教学管理,“爱”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缺失了爱,就不成其为教育,职业教育尤其如此。我们也明白,教育不是万能的,爱也不是万能的,“爱”并不能完全替代“规范”,离开了“规范”的“爱”难免“错爱”,离开了“爱”的“规范”难免“失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是教育管理的底线要求。当前有些学校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在取得显著管理成效的
2011年11月,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数学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是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我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始于2003年,专业开办之初就与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数码艺术中心合作,由企业人员进行核心课程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企业生产性项目制作,为南京最早的影视制作中职专业。在对数字媒体行业的企业进行调研和对前几届数字媒体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物理凭借强逻辑性和科学性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让初中物理教学更有意义,成了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以期给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问题情境 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课堂中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将学生带入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自我探究,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拥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够
【摘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型劳动者。这给广大中职学校提出了一道时代命题——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南通中专在梳理政策背景,阐释中职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引入创业教育的学校行为模式框图,提出“循序渐进、融入专业、实践提升”理念下的中职创业教育校本行动路径,并以具体的学校行为做样本,分析创业教育实践中的得与思。  【关键词】创业教育;学校行为;模式
最令人痛心的是,实习安全事故大多是人为造成的,实习专业不对口、异地实习、安全教育与管理流于形式等因素,无一不与管理相关。因此,只有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才能切实保障实习工作安全。  首先,教育部2007年6月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共有17条,对学校、实习企业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总体来说还很原则,管理的要求还不够明晰。造成实习专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学校专业调研不深入、专业设置
摘要:大概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单元整体教学更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基于此,本文基于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展开了探究,并提出建议,希望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 小学数学 单元整体教学  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要想实施素质教育,确保课程教材改革顺利进行,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通过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实践机会,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初中历史
一、项目化教学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实施  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项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用技能训练阶段;第二阶段是专门化方向技能训练阶段;第三阶段是企业生产实习阶段。三个不同阶段的技能实训都采用了项目化教学,在通用技能实训阶段,安排了八个实训项目,这八个项目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同时又为第二阶段专门化方向技能实训奠定基础,前面两阶段的实训都是为第三阶段生产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