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作指引,让师魂绽放时代光彩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8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七一”,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人类近代史上最为伟大壮丽的篇章,并将续写新的辉煌。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整个世界并不太平,中国的不断发展还将经历更为严峻的考验。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如罗兰·巴特所说,是一个“各种矛盾已达极限的时代”。忆昔抚今,放眼未来,我们深感光荣与挑战并存,责任与担当同在。
  大约200年前,康德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令!
  纵观当前学校管理的现状,重“术”而轻“道”,有“末”而无“本”,特别是教师精神的提升、心灵的修炼,隐晦不现,“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几乎被学校管理者淡忘了。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教师本身的内蕴,则是教师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点。当我们没有精神内蕴,站在讲台,就是苍白无力;当我们没有精神内蕴,走在校园,就是空壳一个。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自身的灵魂没有得到相应的修炼,将以什么传递给学生?将以什么去影响、感召学生?将把下一代的灵魂导向何方?“当一位教师选择品质而非智力,选择灵魂而非头脑作为雕琢、开发的目标时,他的职业就带上神圣的性质了”。在当前的时代大潮中,学校的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更加需要将“师魂”的锤炼作为核心与根本,让师魂绽放时代的光彩。
  
  让师魂弘毅起来
  
  弘毅者,宽宏坚毅,抱负远大。《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弘毅是一种自觉的担当,是一种为了理想确然不拔的气概。作为教师,在当前功利主义独尊各方的前提下,更期冀这样的担当和气概。只有师魂弘毅起来了,中华民族往圣先贤、仁人志士的思想成果、精神境界和文化成就才能得以传承。
  2010年,《红旗文稿》分三期(15、16、17期)连续刊发的署名“云杉”的文章《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是中国共产党对有关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性文献,非常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其中有一段讲到“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哺育了我们党,我们党也一直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现在,我国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展开,外来文化大量涌入,这既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带来机遇,也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挑战。有人说,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可能遭受的伤害,不仅来自外部的冲击,也来自内部的自我贬低、自我放弃。还有人讲,一个民族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关键在你手里还剩下多少,你对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我们党作为中华民族的中坚,作为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的执政党,必须以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好地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教育工作者,参与分担这份重任,完全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而一位教师,没有弘毅的内蕴,要担当这样的重任则几乎无从谈起。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的十字路口》一书中有一段札记:“‘重估一切价值的前提是重估我们自己’,重估自己,首先需要的是勇气,而不是逃避。重估自己,亦即爱这个世界、爱生命、爱自己,因此才有勇气直面所有人性的鄙俗和粗糙,才有勇气揭去所有的伪饰,才有勇气承受幻象揭去之后刻骨铭心的疼痛。没有疼痛就没有记忆,也就没有新质的生长。重估自己,就是重新期待,重新想象,重新实践,就是把生命重新收归自己所有。重估是一个行动的词,是过程、是创造的行动过程,是持续进行的不断回到起点的灵魂的运动。”我们非常需要“不断回到起点的灵魂的运动”,真正美好的心灵之中,必定蕴涵着一股决断的力量,这股力量让心灵有了真正充实的支撑,有了厚重的质感。
  有人讲,教育是国家的脑库,社会的良心,世俗的教会,精神的家园。当今的教育现状,实在不足以担当这样的境界,至少目前还差得远。无他,这首先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觉悟与承担。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有一次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开了一个药方子,结果里面出现了不少错别字。张先生并没有责备那位医生,却是感到无比惭愧,因为他认为这是当老师的没有尽到责任,他对自己进行了深深的自责。假如我们的教师都具备张志公老师这样的承担,说“教育是国家的脑库,社会的良心,世俗的教会,精神的家园”就指日可待了。
  
  让师魂丰盈起来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过程显得干枯贫瘠?为什么学生的精神世界无法丰盈起来?这必须追溯到教育者本身上来。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精神生活欠缺充实,就不能以精神的力量去冲击学生的心灵世界。假如我们需要寻思做些什么事情来打发空虚无聊的时光,以外在的追逐作为精神的寄托,精神就容易偏离轨道。于是,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品德问题、社会问题就相继出现了。正本清源,必须从教育者的精神生活入手,让教育者的内心充实起来,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回归了。
  有时间,品味书香,让心灵与更多伟大的心灵交融,让思想与更多深沉的思想交锋,让情感与更多美好的情感交流,这多么美妙;有时间,走近艺术,感受美术世界的斑斓辽阔,书法笔墨的微妙入神,文学艺术的沁人心脾,这多么陶醉;再有时间,到大自然中走走,可以发现更多自然的奥妙,更多生活的滋味,更多生命的秘密。假如我们把心思放在这些地方,心灵的世界不是宽敞舒适很多吗?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一贯主张老师们要“眼光向内,守住心灵的宁静”,确实讲得非常精彩而深刻啊!
  现代社会资讯异常发达,交流异常频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使我们完全丧失了独自享受精神清宁的时间和空间。我们成天处于“种种包围”之中,同事朋友、远亲近邻、公差私事、业务往来等等,将时间填充得满满的没有间隙,希冀从中得到“充实”。殊不知,这就是我们内心空虚的最突出表现。本来生活需要应对,于当今时代更为如此。应对之余,我们所应寻觅的就是怎样获得精神的安宁与澹定。不可终日熙熙攘攘,不得片刻安宁,老子所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每天能有一段时间,独自享受精神的安宁,甚至如庄子所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才能守住我们心灵的宁静,感受精神的平和,享受精神世界的广阔无边,自由自在,这也正是人生真正幸福的时刻。有了这个“无为”的空间和能量的积蓄,才能开拓出“作为”的广阔天地。
  处于这个时代,作为教师,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静静地进行思考研究,确实是一种很大的幸福。比如我们的备课,真正静静的思考不太多,教学之后静静的反思也不够,我们就很难体会到教学的美妙滋味。比如我们从事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状态和表现,缺乏静静的观察和了解,对学生的爱好、性格、待人处事、身体状态、交往情况、家庭情况、生活习惯等所知不多,我们就不能直接进入学生心灵的深处,去植根一种品格与情怀。处于这样一个躁动的大环境下,我们所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种静静的状态。一颗宁静、丰盈、纯澈的心是多么可贵啊!假如一位教师能重新以心灵为坐标,引领他的学生一起关注心灵,小心翼翼地呵护心灵,这样的教师就是这个时代的天使。
  
  让师魂敞亮起来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人变成另外一个什么东西,而是人经过教育,更加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是教育给予人施加的正面的影响。“教”字的意义在于“觉”,觉悟我们作为人的自尊、自信、自立,觉悟一种人性趋向于真善美的境界。教师有了这样的觉悟之后,经由教师的点染与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升华与自我超越,并因其具备的独立自主的精神人格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和正道,也是中国文化一贯的精神所在。假如我们不点亮学生的“心灯”,教育就是一个失魂落魄的浪子,永远找不到归家的道路。教师要当“点灯人”,就得让师魂敞亮起来。敞亮的心灵世界才能启迪学生找到光明。唐朝沩山灵佑禅师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弟子。有一天,百丈禅师要沩山看看火炉中还有没有火。沩山拨了一下,不见有火,就告诉老师,炉里头没有火了。百丈禅师亲自走过去,深深地拨开表面的炉灰,拨出了一点火苗,便对沩山说:“这不是火吗?”沩山听了,恍然大悟。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教师。每一门课程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人,一个具有积极、乐观、正直、光明的心态的人,一个对人友善、宽容和积极介入社会合作的人。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方向对了,路就在脚下。因此,在今天唤醒和强化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方向意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人说:教师不是倒给学生一桶水,而是要点燃学生心中一团火!教师如何收拾一颗“流浪的心”,真正以心点心,使之大放光明,这不是我们应该回头一问的吗?
  马克思说:“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如何让学生拥有完整的生命表现,这就是教育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 “教育的真义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奠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教育,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肖川《教育的视界》)绝妙的教育存在于言说之外,活在不断变化的行动之中;教育的生命,寄托于师生心神默会领照的微妙一刻;教育的光彩,闪现于教师与学生平常而真实的交往之中。当我们真正重估自己,让师魂变得弘毅、丰盈、敞亮的时候,就是教育生命向我们微笑的时候。这个时候,强制、压迫、伪饰撤退了,梦想、尊严、智慧融合了,人性摘取了教育的桂冠,属于教育的真正责任才开始在我们的脚下延伸。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
其他文献
在教师培训、听课评课、课题研讨、论文写作等教研活动中,常见一种不好的倾向和表现,那就是术语轰炸现象。譬如我们寒暑假大规模进行的教师培训,教育主管机构花钱把专家请来,老师们冒严寒或顶酷暑,济济一堂,专家讲得口干舌燥,却很少有人买账,培训效果一般,讲座往往成了一种为培训而培训的劳民伤财之举。   原因何在?很多。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在研究室做高深学问的专家和在一线课堂的教师“不对接”,这两种人很容易形成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磁场中不仅存在转矩绕组电流产生的磁通,而且存在径向悬浮力绕组电流产生的磁通,这两种磁场会导致永磁体退磁。设计永磁体参数需考虑产生最为有效径向悬浮力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一届的音乐生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专业课学习。为了更好地优化课时、集中辅导专业,在师生的热烈期盼中,我们的艺术班终于独立成班了。很快,艺术班里的一个活跃分子便创建了班级QQ群,大家纷纷加入并取名为“乐动大本营”,邀请身为班主任的我为管理员。在那里,我可以了解到大家最新的学习、思想动态,点滴生活感受。“乐动大本营”让大家既参与其中,又彼此分享。  周末,大本营内招呼声不断,大家网上
现如今,信息化飞速发展,随之不断进步的还有科学技术,软件工程中海量的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其中挖掘出有用及需要的信息,这个过程就叫数
秋季是一个适合养肺的季节,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容易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咽痛等现象。一年中最佳养肺季节是秋天,即立秋到立冬。所以秋季的补水量要更多,每天必须保证喝水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使肺脏安度金秋。  肺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人体与外界接触有三大防线:皮肤、胃肠黏膜和呼吸道黏膜。虽然随饮食进入胃肠道的微生物很多,但胃酸的酸性和肠液的
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业的发展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尤其是在工业方面,新的技术和理念开始广泛的用于生产建设中。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节
本文通过对三峡机组定子线棒电老化试验过程和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套大型电机线圈绝缘电老化试验的新方法.
现阶段,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成效并不容乐观,“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情况仍旧存在。如何有效提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效率,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
蜂蜜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经、肺经和大肠经,可以补益脾气和肺气,是上好的药食两用的保健品,老人和女性尤其应该坚持食用。比如,老人和女性最容易受便秘的困扰,常食蜂蜜可以利肺气、通肠道。而清潔的肠道,规律的排便,也是健康的基础。平时爱美的女士注意了,红枣补血、蜂蜜补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坚持食用。  蜂蜜固然有补气的作用,但哪种蜂蜜最补气,还是有讲究的。这要看蜜源,也就是蜜蜂是采了哪种花酿造成蜜的。 
体育教学与其他科日的教学一样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具有一般教学活动的特点。同时,有其本身的特点:学生在户外活动。教师在户外教学,场地宽,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给体育教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