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主要对问题情境的作用、如何创设以及在教学中运用的建议等方面做出了总结。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和运用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一、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
  问题情境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
  关于问题情境的有关定义,问题情境可以被认为是:为了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根据个人已有的内部知识经验而设定的能够激发个人认知潜能的一个情境。
  “情境学习”对意义构建的重要作用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多次被强调,很多建构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也很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情境性教学。
  二、 创设问题情境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是枯燥的、抽象的,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没有兴趣,就不容易掌握好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更不用说对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知识间的联系具有自己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将教学内容放置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能够合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 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授,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于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也是有所要求的。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跟着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不会放在教学以外的其他方面,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能够得到提高。将教学内容放置在问题情境中,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
  (三)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学习氛围,在这个氛围下学生有主动探究解決问题的想法。对于一些问题来说,学生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完成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孟子·滕文公上》有一句话:“独行快,众行远。”学习这条路上,大家需要伙伴相互帮助才能不断提高、继续前进。
  三、 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策略
  (一)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初中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十章学习的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师可以这样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每家每户都要用电,那有谁知道自己家里面一个月的电费是多少吗?那有谁知道自己家里面一年那个月电费用得最多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离不开数学中的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也能使他们积极的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二) 结合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开放性问题具有发散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来说很有帮助。
  (三) 结合趣味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人教版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用这样的一首古诗创设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算下诗中的寺庙一共有多少僧人?“巍巍古寺在云中,不知寺内多少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只碗,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因为在之前学生没有系统的接触过方程,很少的人会采用方程的思想做题。教师便可以自然的引入一元一次方程。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题目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进行认知,对知识内容更好的进行建构。
  四、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的几点建议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增加,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建议。
  (一)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有目的性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就有可能出现为了创设问情境而去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会丧失一定的方向感、缺少一定的目的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出能够具有目的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建构认知,学习知识。
  (二)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有思考性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在对于问题的选择上要多下功夫、多花心思。要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有拓展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地进步。
  (三)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有合理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之前,要考虑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数学学习情况等创设适合他们的问题情境。不要一味地空想,做出过度理想化的设计,使学生在教学中反而因为情境教学而对知识无法掌握。
  参考文献:
  [1]《数学辞海》编辑委员会.数学辞海·第六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陈会昌.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罗铜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钦州市灵山县青云中学。
其他文献
加强港湾水域的环境控制是海洋管理的重要方面,而水环境系统的模拟是进行环境控制的前提条件。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由美国威廉玛丽大学维吉尼亚海洋科学
摘 要:如今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小学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小学生的智力与思维能力都处于发育阶段,正需要小学教师的引导与开发。只有在小学的时候打好基础,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快速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起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思考;实践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时无刻不被人们应用,它已经完
摘要:以德育为首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伴随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已经不适合学生能力的提升,并且和社会需求越来越不相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应运而生。课改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众多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其中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十分奏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讓学生零散性学习成为整体性学习,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质,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
<正>90年前的冬夜,腊八节刚过3天,在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古南镇万寿亭县立第一女子小学一位男教师的宿舍里,有9位年轻人正在秘密集会。一位戴眼镜的青年兴奋地宣布:"中共
摘 要:流行歌曲自进入中学校园以来,流行歌曲教育对当代中学生影响深远,也经历了从相对对立、产生分歧逐渐走向理解和认同。但在当前的中学生中,不仅存在中学生偏爱流行歌曲,而且还有愈来愈排挤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体裁学习热情的趋势。本论文最重要的是以流行歌曲在中学生音乐教育中的理论及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一步步摸索,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学生;流行歌曲;分歧  一、 流行歌曲发展历
摘 要:现阶段,我国课程标准修订的重大主题从“三维目标”逐步转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选择和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但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一旦形成便会慢慢积淀,伴随一生,并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初探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
有人说,学校里可以一年没有校长,但不可以一日没有班主任。这句话说出来虽然有些怕人,但充分肯定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要学校里有一个学生,就得
金沙江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同时也是沿江城镇的重要水源。随着攀枝花河段金沙、银江、乌东德等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严重影响了河段内设置的8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系
<正>"宣传出去,争取过来"是南方局开展国际交往,扩大国际统一战线的重要策略。抗战时期,董必武充分利用公开合法的各种渠道,与英美各国外交使团和英国记者斯坦因等国际友人广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语文教学的质量。作文需要素材的积累,素材积累的过程中会提升学生词汇的累积量和表达能力,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就是生活,教师要重视作业教学中素材的积累,贴近生活,丰富写作内涵,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语文教学;素材积累  小学阶段的学生写作时间短,写作素材积累少,因此在写作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