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gq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行歌曲自进入中学校园以来,流行歌曲教育对当代中学生影响深远,也经历了从相对对立、产生分歧逐渐走向理解和认同。但在当前的中学生中,不仅存在中学生偏爱流行歌曲,而且还有愈来愈排挤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体裁学习热情的趋势。本论文最重要的是以流行歌曲在中学生音乐教育中的理论及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一步步摸索,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学生;流行歌曲;分歧
  一、 流行歌曲发展历程
  (一) 起源
  流行歌曲源于西方,是十九世纪的产物,二十世纪初得以迅速的发展。早期流行歌曲主要是劳动者及社会中下层的新兴文化形式。例如早期黑人音乐流行歌曲,具有一些悲伤、哀怨的感情,主要以反映当时的人们对家乡的怀恋及乡村生活眷恋的感情作为音乐素材。
  (二)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一九七八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开始进入中国。进入八十年代后期,校园民谣渐渐风行,流行歌曲进入更大的发展时期。九十年代初期,中国流行歌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90年代后期,中国内地音乐受到了“韩流”及“日流”的冲击,流行歌曲发展再次进入了低迷期。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时代的开始时代流行歌曲又添加了网络的元素。“多流通渠道”“通俗性”“多元性”使得流行歌曲在短时间内得到空前快速的发展。
  (三) 国内流行歌曲教育与发展
  早期国内大多数音乐家对流行歌曲存在偏见,甚至有排斥,常常被视为“靡靡之音”,不具有文化价值。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众多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为提高国内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一直在探索和研究,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教育快速发展。
  二、 流行歌曲基本理论
  (一) 主要特性
  大众性:它是流行歌曲最关键的特征。
  时尚性:流行歌曲在数百年的发展中,越来越受欢迎,能与国际上的最流行、最时尚的物质接轨,那是代表了流行歌曲具有其独特的“时尚性”。即兴性:流行歌曲演唱者可以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还即兴创造出一些歌曲,这一个可以带动气氛,二来演唱者在创作过程中享受的意外的乐趣,这也是流行歌曲魅力所在。
  (二) 主要风格
  布鲁斯(Blues):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初,它是一种音乐类型,也可当作情景上的形容词,让人联想到悲伤和忧郁,它源于非洲奴隶在悲惨生活境遇中的一种情感抒发。爵士乐(Jazz):它极具动感的节奏,同时具有即兴性,它讲究合作者间的谦讓,只受和弦进行结构的限制。大都认为爵士乐的发祥地是新奥尔良,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其曲调简单,同时带有明显的乡土性,很受欢迎。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歌手,如吉米.罗杰斯(被认为是乡村音乐的开创者)、泰勒.斯威夫特等。摇滚乐(Rock and Roll):起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迅速,它的音乐风格有波普、乡村音乐和节奏布鲁斯,早期代表摇滚歌手有比尔.哈利(被称作摇滚乐之父)、普雷斯利、多米诺等。嘻哈乐(Hip-Hop):起始于六十年代,泛指说唱乐(rap)。包括rap、b-boying(街舞)、dj-ing、raffti writing(涂鸦艺术)四种文化形式。
  三、 流行歌曲在中学生中的现状
  (一) 流行歌曲对中学生的影响
  积极的一面体现在: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他们可以通过欣赏好的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放松心情达到解压的效果。消极的一面体现在:中学生容易沉迷于流行歌曲而荒废学业及听一些内容颓废、曲调低沉的歌曲导致意志消沉、孤僻而影响身心健康。
  (二) 流行歌曲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分歧
  首先:传统音乐教育者普遍视流行歌曲为“靡靡之音”不入主流,流行歌曲内容缺少艺术内涵。其次: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放弃学习传统歌曲而改为学习流行歌曲,甚至为了实现自己的“明星梦”还荒废自己的学业,使得年轻一代的中学生价值取向走向歪曲的道路,降低了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分歧的一些具体成因
  1. 人文历史背景的不同
  流行歌曲是从西方国家逐渐的传入中国,它主要是基于西方当地风土人情而发展的,它符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生活节奏等。民族歌曲属于我们人类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和其他文化形式如琴棋书画以及宗教和科学一样。民族歌曲发展的同时也是历史逐渐发展进程的一种表现,反映人们的一种人文精神的需求与寄托。
  2. 经济效益的冲突
  一些娱乐公司为了追求商业最大化,胡乱加以宣传,一味地为了迎合听众的所好,还出版一些内容空洞、粗俗、甚至低俗的音乐。这就在中学教育中出现了教育者大力传授我们伟大的传统歌曲,而年轻的学生却在听着那些流行歌曲的不和谐的现象。
  (四) 解决方案和措施
  1.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流行歌曲
  把那些西方、日韩等流行歌曲中的流行元素融入中国民族歌曲中,发展出具有本土、本民族特色的流行歌曲,使人更容易接受,也不会影响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热情、幸福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向往和憧憬美好的未来生活。
  2. 正确、理性地看待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能够发展之快、流行之快、流行之广、流行之长久,肯定是有它的自身优势和有用之处。所以我们在生活、教育中正确、理想的看待和使用必能带来积极的一面。在中学生流行歌曲教育中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流行歌曲才是其根本。
  四、 流行歌曲对中学音乐教学的深远影响及重要意义
  音乐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感受和音乐鉴赏的能力,流行歌曲具有通俗易懂,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情感体现,能使中学生在学习中和自身情感经历和生活、学习经验相结合产生共鸣。流行歌曲具有即兴性,在不同环境下中学生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流行歌曲,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教唱和欣赏流行歌曲,激发学生聆听的欲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流行歌曲,在听流行歌曲的过程中去获取音乐的知识和宝贵的音乐经验,提高音乐审美力,理解多元化音乐,扩展多元文化视野。
  参考文献:
  [1]杨金龙.中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的策略与方法[J].艺术教育,2018(15):65-67.
  [2]陈怡芬.流行音乐视域下中学音乐教学思考[J].才智,2016(17):135.
  作者简介:
  罗燕艳,湖南省邵阳市,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五峰铺镇六里中学。
其他文献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掺量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在海洋环境下的混凝土中,更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了多元矿物掺合料掺量比例对海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发提高,前几年,我国的传统文化流失非常严重,我国相关部门严格要求在教育的进程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以求拯救当前我国的传统文化流失的现状。幼儿园作为教育体系下的一部分,有责任承担起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让幼儿能够在人生的伊始阶段就感受相应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协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文就幼儿阅读活动中应该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红军将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夺取了长征的最后胜
期刊
连日来珠江防总认真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和国家防总指示要求,密切监视流域天气、水雨情变化,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强化会商分析和应急值守,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2017年9
回眸历史,77年前卢沟桥的隆隆炮声,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历史大幕。地不分南北,人不论贫富,团结一致,齐心抗战,汇成了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伟大历史洪流。
对2014年渤海湾西南部近岸海域共16个采样站位7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定了各采样站位中的Cu、Pb、Zn、Cd、Cr、Hg和As的含量,并作了质量控制。利用潜在生
加强港湾水域的环境控制是海洋管理的重要方面,而水环境系统的模拟是进行环境控制的前提条件。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由美国威廉玛丽大学维吉尼亚海洋科学
摘 要:如今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小学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小学生的智力与思维能力都处于发育阶段,正需要小学教师的引导与开发。只有在小学的时候打好基础,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快速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起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思考;实践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时无刻不被人们应用,它已经完
摘要:以德育为首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伴随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已经不适合学生能力的提升,并且和社会需求越来越不相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应运而生。课改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众多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其中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十分奏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讓学生零散性学习成为整体性学习,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质,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
<正>90年前的冬夜,腊八节刚过3天,在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古南镇万寿亭县立第一女子小学一位男教师的宿舍里,有9位年轻人正在秘密集会。一位戴眼镜的青年兴奋地宣布:"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