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激活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整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吸收大量信息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动态的、直观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眼、耳、手、口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调动学生思维,克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枯燥、课堂信息量小、效率低、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兴趣低的缺点,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着手借助各种媒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构筑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多向的、交互的情景,让学生在讨论中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能充分利用课前搜集的信息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同学们将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后,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例如《经济生活》在“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框中,如何引出“价值规律”的内容,教师先回归教材,由“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征引出“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再总结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得出“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价值的大小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它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综合以上两方面分析得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进而总结出价值规律的内容。这样步步紧扣,学生不仅开发智力,启迪智慧,而且掌握方法,增强了能力。小结要与课时认定的三维目标相呼应,要做到画龙点睛,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又要特别注意促使学生将本节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如有必要,应适当地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以使学生培养善于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师生要及时总结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净化心灵,明理笃行,知行统一,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习方法。传统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的主要辅助手段是教学辅导书,做题─核对答案─做题,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重结论,轻学习过程;重接受,轻探索,忽视对学习过程和质量的反思,无个性的学习策略,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阻碍学生脱颖而出的障碍。而在新课改要求下,更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获取知识带来了便利,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大自身认知空间,增大信息量,以支持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而确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高一《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如何让学生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依据教材设计探究性问题:①降价必然会扩大销售量吗?②正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③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反映如何?④互补商品和替代商品在既定需求条件下,它们的价格变化有什么影响?⑤举例说明经济生活中哪些是互补商品(汽车和汽油)?哪些替代商品(面粉和大米)?它们价格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对于部分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点评,拓宽思维。如果通过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必重复讲解。“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向权威和书本挑战,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针对性的评判,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维的扩展上都有所收益。对于没有学生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师生互动前提下进行精当的讲解。此类问题大都是难度较大的倾向性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告知现成答案,要围绕问题,选取材料,创设情景,设计个案问题进行共同探究,此时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应重在选取讲解典型例题及其变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探明规律性的知识,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扫除疑难。
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群体活动开展较少,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展开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合作能力。比如,在我讲到《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课时,我在一个月前布置学生搜集与消费者权益有关的案例,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学生课下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电台等多种媒体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交流,通过对材料的搜集和整理我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第一组:消费调查,第二组:为什么,第三组:是什么,第四组:怎么办。小组确定之后,每个小组同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各小组同学利用合作讨论和信息分享,克服了探究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减轻了教师搜集信息的困难,增强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通过各种媒体设置合作学习的情境,给了学生个性表现与发展的最好空间,使教学活动更加活泼,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在合作学习中,也避免了由于性格和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的在学习上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情况,更加突出了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优势,也有利于能力相对弱的学生的成绩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大许中学)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吸收大量信息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动态的、直观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眼、耳、手、口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调动学生思维,克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枯燥、课堂信息量小、效率低、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兴趣低的缺点,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着手借助各种媒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构筑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多向的、交互的情景,让学生在讨论中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能充分利用课前搜集的信息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同学们将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后,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例如《经济生活》在“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框中,如何引出“价值规律”的内容,教师先回归教材,由“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征引出“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再总结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得出“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价值的大小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它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综合以上两方面分析得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进而总结出价值规律的内容。这样步步紧扣,学生不仅开发智力,启迪智慧,而且掌握方法,增强了能力。小结要与课时认定的三维目标相呼应,要做到画龙点睛,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又要特别注意促使学生将本节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如有必要,应适当地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以使学生培养善于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师生要及时总结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净化心灵,明理笃行,知行统一,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习方法。传统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的主要辅助手段是教学辅导书,做题─核对答案─做题,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重结论,轻学习过程;重接受,轻探索,忽视对学习过程和质量的反思,无个性的学习策略,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阻碍学生脱颖而出的障碍。而在新课改要求下,更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获取知识带来了便利,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大自身认知空间,增大信息量,以支持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而确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高一《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如何让学生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依据教材设计探究性问题:①降价必然会扩大销售量吗?②正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③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反映如何?④互补商品和替代商品在既定需求条件下,它们的价格变化有什么影响?⑤举例说明经济生活中哪些是互补商品(汽车和汽油)?哪些替代商品(面粉和大米)?它们价格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对于部分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点评,拓宽思维。如果通过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必重复讲解。“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向权威和书本挑战,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针对性的评判,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维的扩展上都有所收益。对于没有学生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师生互动前提下进行精当的讲解。此类问题大都是难度较大的倾向性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告知现成答案,要围绕问题,选取材料,创设情景,设计个案问题进行共同探究,此时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应重在选取讲解典型例题及其变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探明规律性的知识,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扫除疑难。
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群体活动开展较少,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展开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合作能力。比如,在我讲到《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课时,我在一个月前布置学生搜集与消费者权益有关的案例,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学生课下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电台等多种媒体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交流,通过对材料的搜集和整理我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第一组:消费调查,第二组:为什么,第三组:是什么,第四组:怎么办。小组确定之后,每个小组同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各小组同学利用合作讨论和信息分享,克服了探究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减轻了教师搜集信息的困难,增强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通过各种媒体设置合作学习的情境,给了学生个性表现与发展的最好空间,使教学活动更加活泼,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在合作学习中,也避免了由于性格和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的在学习上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情况,更加突出了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优势,也有利于能力相对弱的学生的成绩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大许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