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位,为语文课堂“瘦身”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借着改革的春风,异彩纷呈,着实让人兴奋。当我们沉浸在这些美景,欣喜振奋时,有些现象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语言文字的训练少了,一些花哨的、非语文的东西大量涌入了课堂,使语文课堂日益“臃肿”,失去了本真。笔者认为: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应先为语文课堂“瘦身”。
  
  一、去掉肤浅的质疑
  
  语文课改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和习惯。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质疑问难是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能很快将学生吸引到课文的内容上来,而且学生也能提出一些问题来。但是,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也应把握时机,而不是一读课文题目就放手让学生质疑。我有幸聆听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课,这些教师的课堂,几乎都将读题——质疑当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结果学生大都是围绕课题提了一些重复的或与文章内容联系不大的问题,而且整堂课下来这些问题解决的没几个。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问难,就应该先让学生深读课文,在读文中发现难点、疑点,而仅靠一个文题就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的做法,在课堂上是不可取的。
  
  二、省去逐段的指读
  
  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引起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笔者通过听课,发现不少教师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刚走进文本就逐段指名让学生读课文。这样每人读一段,表面上看是在培养学生的个体朗读能力,实际上呢?学生由于对课文的陌生,导致读错字的、断句不适当的还真不少,而没点到名的学生就只能坐着耗时间。
  课堂上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和技巧有很多的方法,但前提必须是学生能熟读课文。因此,教师应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指导,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读。而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只能让学生对重点语段做示范或检验性指读,应让更多的学生去自主体验朗读的乐趣。
  
  三、筛掉多余的课件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课堂。多媒体课件确实好,通过它的描述与演示,引入了众多的课外信息,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彻底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苍白无力。但是,课件也要用得恰到好处,不能将课堂变成展示课件的舞台。
  其实,教学媒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本身就是最鲜活的教学媒体。教材是最丰富的学习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媒体。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以教材为本,重点放在语言和语文技能的训练上。而在教学中,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当成法宝,用它代替文本,代替学生的朗读感悟和语言学习,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运用课件,一定要经过筛选,用到点上。
  
  四、舍弃虚有的讨论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实,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教学精神,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未必体现在每一节课的多个环节中。在平时的听课中,笔者发现,在很多的语文课上,几乎都有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更有甚者整堂课竟组织了好几次讨论。乍看,还真是好,落实了新理念,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再作深入研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在课堂教学中,对那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而那种一味追求课堂的华丽、不顾实效的走马观花式的讨论应舍弃。
  
  五、删掉低效的扮演
  
  课堂上的角色扮演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特别在低年级更是屡见不鲜。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有不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表演性,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文本内容,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增强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但这种角色扮演的文本对象也应做好选择,不是每课都可以用的,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我前不久听了二年级的一堂课,课文里面有几句人物简短的对话,教师让学生反复练习后,就喊几名学生上讲台扮演人物对话,结果,上台的学生只是照背了这几句,这种低效的机械式的角色扮演,笔者不敢恭维。
  
  六、摆正偏激的创新
  
  “课改”以来,创新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课堂目标。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教师更是将创新当成了取胜的法宝,课文内容还没弄懂就急于让学生谈自己的独特看法,学生说得越新奇得到的掌声就越大。学生有创新性的思维固然是好的,但前提是这种创新不能有错,不能脱离文本和实际,否则学生的思维就会误入歧途,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创新,把创新的位置摆正,正确引导学生创新。对于学生不正确的想法一定要明确指出,不能含糊其辞、不作评价。另外,对于创新,要运用恰当,没有必要每课必用,一定要把创新的位置摆正。
  现在,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呼吁我们的语文教师要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让语文教学走出误区。那么,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就应该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本质,彻底领悟新的理念,更应该重新审视当今的课堂,把一些非语文的东西、一些误解新理念的行为彻底赶出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多一些实在,真正为语文课堂“瘦身”。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中,教师更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中,我们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要提高和增强课程的建设能力,使其在课堂实施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要加强本土化、乡土化和校本化课程的开发;要培养课程评价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本文笔者拟结合中学音乐教学的实际,谈谈中
期刊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理念的根本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是“给学生一把猎枪”,而不是“给学生一袋干粮”。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由封闭走向开放。这应该是数学教学在当今开放式的知识经济社会的热切呼唤。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至今,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灌输式”地将课本知识硬生生塞给学生,这怎么会适应开放式的知识经济社会?怎么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切实研究开放式数学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下面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形成阅读的大视野,促进学生关注自然、社会,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要打破过去阅读教学中的诠释化倾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体验、感悟和思考,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要倡导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倡导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增进学生阅读的多样化效果和延伸性效果
期刊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这是不是又是一种形式?我们能不能把这种模式直接搬到我们的课堂中呢?我认为照搬任何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模式”都是不现实的,最后终究也是失败的!要想从别人成功的某种模式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是可取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要学习一种模式,把它成功地嫁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我们必须做到两点:第一是认真研究这种教学模式的精髓,了解它的发展史。任何一种成功的模式必然是从实践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基于此,“情境创设”被赋予了新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成为衡量新课程理念的主要方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所认同,然而何时创设才能发挥出情境的最大价值却一直困扰着好多一线教师。居里夫人说过:“智者创造时机,弱者等待时机。”情境创设的时机主要指在授课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佳切入点进
期刊
有效性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教学效益,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交流。    一、师生关系的有效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捷径。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课堂教学的一份子,在课堂中也是班级的一成员,应与学
期刊
“愉悦教学”是师生互动场中永远的思念与追求。让儿童愉悦地聆听、愉悦地阅读、愉悦地思考、愉悦地说写、愉悦地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这永远是教育的渴望。因为,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还有利于学生心灵得到健康至美的发展。  那么如何创设“愉悦教学”的情境呢?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有需求感    
期刊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十六课《关尹子教射》,全文字数虽然不多,但阐明的道理却是很深刻的。读后除了感叹关尹子整个教射过程的简捷和高明之外,还得到了许多启示:    一、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关尹子是古代一位著名的神箭手,他不仅射箭技术高超,能够百发百中,而且教人射箭也非常高明。他没有简单、直接地教列子射箭的技术,而是充分调动列子的主观能动性,即他能够正视人的主体性问题。我们可以想见,关尹
期刊
优秀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获得的,是科学的系统化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提供给幼儿一个良好规范的普通话环境,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1、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幼儿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