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与情理冲突中的正义——对“辱母案”的反思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0093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理一般代表着日常道德观对正义的朴素认识,法理则代表着法定的权威的正义观,二者通常规范的常常是人们平行的不同交往关系,但由于种种内在的和偶然的因素而产生某种交叉,有时候其交叉的结果便是产生了一种冲突,即同一行为从二者的不同视角将得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备受争议的"辱母案"就是司法正义中这种冲突的一个突出案例,其既体现了情理与法理的必然的内在张力,也显示出一些偶然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和《关于促进市场监管系统计量技术机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计量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监管效能提升。9月5日至8日,《中国计量》杂志社在南京组织召开了首届智慧监管与计量信息化建设学习交流研讨会。
期刊
在中越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汉语汉字不管是对越南国家本身的发展,还是越南语言文字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南语词汇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语借词,其中也包括汉语熟语借词,由于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原因有些词在借入越南语词汇系统后发生了些许变化,以便越南人能更好的理解。就汉语和越南语中含动物元素的熟语而言,它们有的用同一动物元素表达同一意义,有的则是用不同的动物元素表达同一意义,有的则是汉语熟语里
<正>同学们如果拿出身份证,想必会发现身份证号的最后一位有些是数字,而有些竟然是一个“Ⅹ”。许多同学都认为它是英文字母“X”,读作“[eks]”(和数学中的未知数x发音相同)。那它是否真的是英文字母“Ⅹ”呢?2022年1月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1十大语文差错”,在这里面就提到了身份证号最后一位的“Ⅹ”,其实它表示的是罗马数字“10”,应该读作“shí”。同学们以后可别再读错了!
期刊
为推动教师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浪潮,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能力,促进教师积极有效地使用信息化教育教学微能力展开教育教学工作,2019年3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提升工程2.0提出要推进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培训,同时也提出要实施校本应用考核,诊断和评价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评估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成效。2021年9月1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正>所谓“发散思维”,指从同一个源头素材中探索和寻求区别化解答方式的思维。思维方向不同,发散出的思维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教育以“集中性的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即学生严格依照定义、公式、理念、规律等统一性的方向聚集自身的思维解答问题,思维相对固化。但发散思维有其发展性的优势,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灵活应用各项所学知识,将已知内容整合在一起思考,从而研讨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使学生从多个角
期刊
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探寻了杭州丝绸名称的由来,并且,以历史为轴,分析了历代杭州丝绸的典型品类;最后,初步整理有关杭州丝绸的历史文化遗产成果,为杭州丝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基础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城市住房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群租现象越来越多。部分房东或“二房东”将住宅通过改变房屋结构和平面布局的方式,把房屋分割改建成若干小间分别按间出租或按床位出租。一方面,群租房解决了部分人群的居住问题,另一方面群租房由于自身多种不确定因素和居住人群的复杂性也带来了较为突出的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使得群租房问题治理成为政府部门不得不重视的课题。本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