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于泳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on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锥曲线将几何与代数进行了完美结合,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题型涉及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易于计算的代数问题,这为研究问题提供了许多便利;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计算的繁琐,同时对运算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圆锥曲线作为高考必考内容常被同学们看成一道分水岭,跨过去往往数学就能取得高分,如何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内取得理想的答题效果,除了练就扎实的计算、化简等基本功之外还要了解减少运算量的一些常用策略,扎实备考.现举例说明.
  一、回归定义,善用几何
  解析几何中,我们主要运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但很多时候,若能充分挖掘利用图形的几何特征,则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1已知椭圆x22+y2=1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为l,过点F的直线m与椭圆交于A,B两点.若AF=3FB,求直线m的方程.
  法一:设A(x1,y1)、B(x2,y2),F(1,0),AF=(1-x1,-y1),FB=(x2-1,y2),由AF=3FB
  得1-x1=3(x2-1)
  -y1=3y2,即x1=-3x2+4
  y1=-3y2,
  又因为x212+y21=1,x222+y22=1,
  所以(-3x2+4)22+(-3y2)2=1,(1)
  9x222+9y22=9,(2),
  由(2)-(1)得24x2-162=8,
  解得x2=43,进一步解得y2=13或y2=-13,所以直线m的斜率为k=1或k=-1,所以直线m的方程为x-y-1=0或x+y-1=0.
  评注:该解法是从代数角度——设未知数列方程组的办法求出直线上点的坐标,从而求出直线方程的斜率,重在计算.实际上,AB是过焦点的直线,可以从几何角度求出直线的倾斜角,请看法二.
  法二:如图,分别自A、B作右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过B作AD的垂线,垂足为E,设AF=3x,BF=x,由椭圆的第二定义知AFAD=BFBC=e,AD=3xe,BC=xe,AE=2xe,e=22,在Rt△AEB中,AB=4x,cos∠BAE=AEAB=2xe4x=12e=22,∠BAE=45°,所以直线m的斜率为1,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m的斜率也可为-1,所以直线m的方程为x-y-1=0或x+y-1=0.
  评注:该法重在挖掘图中的几何性质,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推导得到直线的倾斜角,相对法一,计算量减少.平常涉及椭圆、双曲线上的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问题,涉及焦点、准线、离心率问题常可以结合定义解题.解题要能够优先回归定义,善用几何图形的性质以简化解题过程.
  二、设而不求,整体代入
  用解析法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时,设点坐标最为常见,如果点坐标好求可直接求出,若不好求或者没必要求,我们可根据点在曲线上,通过整体思想处理坐标关系,实现设而不求,整体代入.
  例2椭圆x216+y24=1上有两点P、Q,O是原点,若OP、OQ斜率之积为-14,求证:OP2+OQ2为定值.
  解析:设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P(x1,y1)、Q(x2,y2),P、Q分别在椭圆上,且OP、OQ斜率之积为-14,所以x2116+y214=1
  x2216+y224=1
  y1x1y2x2=-144y21=16-x21(1)
  4y22=16-x22(2)
  4y1y2=-x1x2(3)
  由(1)×(2)得:
  16y21y22=162-16(x21+x22)+x21x22(4)
  将(3)代入(4)得x21+x22=16,
  (1)+(2)得y21+y22=8-14(x21+x22)=4,
  所以OP2+OQ2=x21+y21+x22+y22=20为定值.
  评注:该题设出弦的两个端点坐标,后代入椭圆方程,再作差,这样的方法往往称之为点差法,在斜率和弦的中点坐标关系上经常使用.
  例3已知椭圆x216+y29=1,求以点P(2,1)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析:对于椭圆x216+y29=1,设弦的两个端点为M(x1,y1)、N(x2,y2),则x2116+y219=1(1)
  x2216+y229=1(2)
  由(1)-(2)得x21-x2216+y21-y229=0,
  ∴y1-y2x1-x2·y1+y2x1+x2=-916(3)
  ∵kMN=y1-y2x1-x2,y1+y2x1+x2=2y中2x中,将中点坐标代入(3)得kMN=-98,所以直线的方程为9x+8y-26=0,经检验符合题意.
  评注:在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弦长问题,中点弦问题,对称问题时,借助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整体消元,降低了运算量,优化解题过程.
  三、借助向量,减少计算
  平面向量由于具有代数和几何双重特征,因而为解析几何增添了鲜活的色彩,可以借助向量工具实现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相互转化.
  例4已知椭圆x23+y22=1,上顶点为A,左焦点为F1,直线AF1交椭圆于B,设P(m,n)(m,n为常数)在直线BO上且在椭圆外,过点P的动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点M、N,在线段MN上取点Q,满足MPPN=MQQN,证明点Q恒在一定直线上.
  解析:设M(x1,y1),N(x2,y2),Q(x,y),则2x21+3y21=6,2x22+3y22=6,∵MPPN=MQQN,设MPPN=MQQN=λ,则MP=-λPN,MQ=λQN,可求得m=x1-λx21-λ,x=x1+λx21+λ,n=y1-λy21-λ,y=y1+λy21+λ,从而mx=x21-λ2x221-λ2,ny=y21-λ2y221-λ2.   ∵2mx+3ny=2x21-2λ2x221-λ2+3y21-3λ2y221-λ2=2x21+3y21-λ2(2x22+3y22)1-λ2=6,
  所以定直线为2mx+3ny-6=0.
  评注:本题将不大好用的几何条件MPPN=MQQN改换成向量形式,从而顺利实现代数化,向量的工具性显而易见.
  四、引入参数,实现减元
  适当引入参数,对于深入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非常重要,选择合适的参数,如点坐标、角、直线的斜率、比值等,再配以相应的数式变形,往往可以简化计算,事半功倍.
  例5在椭圆x225+y216=1上求一点,使它到直线l:4x+5y-40=0的距离最短,并求此距离.
  解析:设椭圆上的点为M(5cosα,4sinα),则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为
  d=|20cosα+20sinα-40|41=|202sin(α+π4)-40|41
  所以当α=π4时,
  dmin=20(2-2)41=4041-208241,
  此时点M(522,22).
  评注:点在椭圆上的条件使用的代数形式一般两种:一是两元式(x,y),二是一元式(参数形式).本题就是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实现消元,同时将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从而顺利解题.
  五、逆向代入,明确目标
  圆锥曲线上的点坐标常见用法是直接代入方程,或解出坐标或设而不求整体代入,但是在具体问题中如果能够从别的途径或者用别的量较容易表示出圆锥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再代入方程,不妨称之为逆向代入,往往具有目标明确,直奔主题的效果.
  例6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点P为椭圆上的动点,弦PA,PB分别过点F1,F2,PF1=λ1F1A,PF2=λ2F2B,求证:λ1+λ2为定值.
  解析:设P(x0y0),A(x1,y1),B(x2,y2),F1(-c,0),F2(c,0),由PF1=λ1F1A得
  (-c-x0,-y0)=λ1(x1+c,y1),
  则-c-x0=λ1(x1+c)
  -y0=λ1y1,
  解得x1=-x0+λ1c+cλ1
  y1=-y0λ1
  代入椭圆方程得
  b2(λ1c+x0+c)2+a2y20=a2b2λ21,
  又P(x0,y0)在椭圆上,即有a2y20=a2b2-b2x20,代入上式并化简得
  b2λ21-2(cx0+c2)λ1-a2-c2-2cx0=0解得λ1=a2+c2+2cx0b2或λ1=-1(舍),
  同理可得λ2=a2+c2-2cx0b2,
  ∴λ1+λ2=a2+c2+2cx0b2+a2+c2-2cx0b2=2a2+2c2b2=4a2-2b2b2为定值.
  评注:解题初始从向量条件解出A点坐标,再代入椭圆方程的作用在于把“A点在椭圆上”这个已知条件转化为λ1的条件,直接暴露目标的特征,为证明结论做好铺垫.这本身就是转化思想在指引解题.
  在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关问题时,既要关注思路方法的探寻,也要着意运算的锤炼,解题过程要有求简意识,在解题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感悟,实际上,相关策略并不是孤立的,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穿插使用,相互补充,才能达到变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
  (作者:于泳,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少网友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朋友在微信群发布内容,然后发一个红包之后求大家转发,不少人迫于情面顺手转发了这些内容,实际上这些内容很可能就是广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2016年9月1日起,在微博、朋友圈等转发广告的行为也不再任性,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对此,网友众说纷纭。有的说,禁止在朋友圈发广告,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期刊
从以上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确认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了要写作的任务。  请看2016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期刊
中学生作文仍然是基础表达阶段,写作方法以借鉴、模仿为主。因此,在写作中对他人文章的优秀内容或技法,常采用“拿来主义”。自然,这种模仿应强调个性,不能为模仿而模仿。那么,中学生作文该怎样模仿呢?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把模仿的方式归纳为“偷语”“偷意”“偷势”三种,这里的“偷”指的正是借鉴与模仿。具体说来,“偷语”就是仿效别人的语句;“偷意”就是袭取别人的意旨;“偷势”就是模仿别人的结构布局。下面试
期刊
《礼记·学记》中说:“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所谓“离经”,就是给古书断句。学会断句,是提高我们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好方法。实际上,高考全国卷,江苏卷文科附加题也会直接出题让同学们短句。  一、真题链接  (2016年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
期刊
阅读有路径,解题有方法。诗歌鉴赏题历来是同学们复习的难点。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及其提供的参考答案,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下面,我们将总结出的诗歌鉴赏的解题步骤与答题模式与同学们分享,希望能给同学们的复习带来事半功倍之效。  一、解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做到“三看”  (1)上看:看诗歌题目,再看作者;  (2)下看:看注解提示;  (3)中看:看全诗主体。  第二步:明白
期刊
在高考考场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同学们只要观注了以下六点,不仅能写出议论文佳作,还有可能使文章获得满分。  一、拟好一个醒目的文题  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信息的重要部分。因其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故拟定一个醒目的文题是非常重要的。况且,题目的优劣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心。具体说,可鲜明形象,可简洁明了,可新颖别致,可整齐对称
期刊
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但由于写作内容、意图与表达的中心思想各不相同,散文的线索安排也就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因文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散文常见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事物线索。在状物言志和写景抒情散文中,常用此法。  (2)人物线索。以文中人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引出其他材料,连缀成文。  (3)事件线索
期刊
一、面积、体积和距离的计算  重要知识  类型名称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备注柱体圆柱S侧=2πrhS侧=2πrh  +2πrV=πr2hr是底面半径  h是圆柱的高棱柱S侧=ch  (直棱柱)S侧=ch′  (正棱柱)S全=S侧  +2S底V=Shc为底面的周长  h′为斜高  S为底面积  h为几何体的高锥体圆锥S侧=πrlS侧=πrl  +πr2V=13πr2hr是底面半径  l是母线长棱锥各侧面 
期刊
一、單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In wrestling with the of hunger, the local government set up an agency.  A. dilemmaB. convention  C. expenseD. adjustment  2. Not until we saw the manager did we know tha
期刊
参数的范围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一类常见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构造含参数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出参数的范围,根与系数的关系、曲线与方程的关系等在构造不等式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数范围与最值问题解题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  (1)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和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性质构造含参数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解出参数的范围和最值.  (2)代数法:在利用代数法解决范围与最值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