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新旧衔接做法及重难点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tian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资源县工业和信息商贸局系统为例,通过分析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新要求,对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做法、重难点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财会﹝2017﹞25号《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新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新制度,资源县工业与信息商贸局系统(以下简称:工信系统)严格执行新制度,现就工信系统在实施新政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法及重难点与大家分享。
   一、工信系统基本情况
  (一)機构设置
  资源县工业和信息商贸局(以下简称:工信局)本级属于行政机关,行使全县工业、信息化、商务、工业园区等经济事务管理职能。
  有两个局下属事业单位,一是资源县节能监察大队(以下简称:节能大队),属全额财拨款事业单位;二是资源县手工业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手工业联社),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资源县国有企业改革整顿办公室(以下简称:改整办)主要承担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目前没有独立机构编制。由于编制所限,历来工信局及下属单位合署办公,财务机构相应也合署办公。
  (二)财务管理情况
  工信局、手工业联社、改整办三个单位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工信局实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改整办实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手工业联社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节能大队与工信局合并财务核算。
  (三)财务人员结构
  由于公务员编制所限,局机关没有公务编制的身份人员从事财务工作,整个工信系统财务人员均为事业单位编制身份,且财务人员非常紧缺。一名财务人员从事几个岗位的工作,管理着几个财务账套。
   二、新制度的新要求
  (一)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开并相互衔接
  新制度设立“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开且相互衔接”方式。适度分开:体现“双功能”、“双基础”、“双分录”、“双记账”、“双报告”。“相互衔接”体现“平行记账”、“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与本期预算结余”在附注中披露。
  (二)整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制度有机整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容。新政府会计制度在科目设置、报表项目说明中,无特殊情况,不区分行政和事业单位,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提高了会计信息可比,为合并财务报表和决算报表汇总建立制度基础。
  (三)增强财务会计功能
  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和无形资产实行计提折旧或摊销政策,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受托代理资产等资产科目;增加了预计负债、预提费用、受托代理负债、待摊费用等负债科目;新设了累计盈余、专用基金、权益法调整、无偿调拨净资产等净资产科目;引入了企业会计理念,在财务会计要素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开展核算,编制财务报告、反映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
  (四)加强预算会计功能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预算会计科目进行了完善,侧重于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的核算,加强了项目分类、经济功能分类和政府功能分类的精细化核算,更有利于单位预决算管理。创新“资金结存”会计科目,反映预算收支存情况。
  (五)合并基建会计核算
  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原来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建账核算,定期并入单位“大账”。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统一会计核算规范,并入单位账套中统一核算,简化了会计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六)充实报表体系和结构
  新政府会计制度按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要素建立起了两个报表体系,分利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三、工信系统执行新制度的具体做法
  根据新制度的变化和要求,结合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工信系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新旧制度衔接。
  (一)明确会计主体,整合建立一个财务账套
  新制度整合统一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几个行政事业单位整合为一个会计主体提供了制度基础, 破解了制度障碍。历来工信系统有合署办公优势,各单位财务账套由一套财务机构人员完成。财务人员对原来的财务账套数据和情况也比较熟悉,原来资金支付审批流程也已整合。在保持各独立编制事业单位基本账户及经费来源和使用独立的基础上,开创地将工信局、节能大队、手工业联社、改整办整合为以一级预算单位工信局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一个财务账套开展财务核算。通过合并会计主体克服了财务人员较少现状,更利合署办公,更利建起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更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优化财务服务。有效地对财务人员职责和分工进行整合,财务人员可以投入到新制度日常核算、内控建设、预算项目绩效管理等需强化的事项上。
  (二)准确把握新制度实施时间
  新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因此要把握这个节点,在2018年12月31日以前仍按原来的会计制度开展财务核算。从2019年1月1月起行政事业单位严格实施新制度,并将原来所编制的会计报表按新制度进行转换衔接,调整2019年会计科目的年初余额,顺利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功能。
  (三)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加强财务人员整合和配备
  财务人员已于2018年7月到广西财经学院参加了县财政局集中组织的《新编政府会计》培训班,更新了新制度知识。同时通过传帮带方式和会计继续教育来引导全体财务人员开展有关新制度、准则学习,为严格实施新制度加强知识储备。新制度财务核算更细、工作量更大,还要加强财务人员整合和配备,确保财务各岗位工作有序进行。
  (四)及时配备财务核算软件和电脑等办公设备   为适应新制度要求和县财政局统一部署,在2018年底前装好财务核算软件,通过财政内网开展财务集中核算监管,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衔接起来。同时配备好财务核算所需的较高配置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为顺利执行新制度提供软硬件保障,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五)做好新旧财务账套数据衔接转换
  严格按照财会﹝2018﹞21号、财会﹝2018﹞34号、桂财会﹝2018﹞29号、资财会﹝2019﹞2号关于转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的通知等有关文件正确做好新旧财务账套数据的衔接工作。
  1.提前完成固定资产盘点、调整及折旧补提
  在2018年底前要做好各账套固定资产的盘点、调整及折旧补提,并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核对,实现一物一卡一人管理,在此基础上整理好固定资产导入清单。原来账套中的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按新制度要求,应对所导入新账的固定资产补提好2018年12月31日止所应计提的折旧。
  2.加强旧账套往来账款等资产、负债的核实清查
  在2018年底前对旧账套往来账款等资产、负债进行核实清理,将2018年未入账事项确认入账,并按程序进行结转,做实净资产,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3.做好新账套会计科目、项目核算等基础设置
  严格按财会﹝2017﹞25号新制度的要求开展新建账套的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项目分类、经济分类、政府功能分类、往来单位等项目的基础设置。对往来应收应付类科目、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按本部门内部单位、同级政府其他单位、本部门以外非同级政府单位、其他外部单位分类设好二级明细科目,便于编制抵销调整分录。按项目分类、经济分类、政府功能分类来设置,便于决算报表编制及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监管。
  4.做好新旧财务账套数据衔接转换
  严格按新制度及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等开展新旧财务套的衔接工作。一要及时办理完毕2018年各财务账套的核算和结账工作,编好2018年底的科目余额表;二要严格按新制度对各原账科目进行分析,对有关会计科目金额进行拆分与合并,编制2018年末科目余额新旧会计制度结转对照表;三将原账科目拆分与合并金额编制调整分录,将2018年底未入账事项编写会计分录确认入账,将2018年前已入账资产的未计提折旧和摊销入账;四是根据各原账科目余额、调整分录金额、补记账分录金额汇总编制新账科目余额,产生新账启用的年初数,适应新账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的功能要求;五是根据新账科目余额表编制新账年初资产负债表。
   四、执行新制度重点和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执行新制度应把屋的重点
  1.要把握好新制度的双功能
  把握理解新制度要实现的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功能是新制度实施的核心和总纲,是后续开展双要素、双基础、双分录、双记账、双报告核算基础,是开展新旧财务账套数据的衔接转换和财务核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要把握好新制度实施的时间节点
  对2018年12月31日前的财务处理应执行原来的行政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2019年1月1日发生的经济业务起应严格执行新制度。
  3.要把握好新旧财务账套数据的衔接转换
  要按新制度要求,对原账科目余额进行分析、合并、调账、补账等工作。特别是要对已入账固定资产等资产补提折旧和摊销;对净资产进行分析,找出累计盈余、预算结余、资金结存的内在联系。
  (二)执行新制度面临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1.新制度要進行双要素、双基础、双分录、双记账、双报告核算,会计科目更多更细,工作量比以前大一倍多。要在一个财务账套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功能,原有财务软件已不能适应新的核算要求,需要配置新的财务软件。
  2.新制度要对已入账固定资产等资产补提折旧和摊销,要对往来账款等资产和负债进行清查核实,要对原账科目余额按新账要求进行调账、补账等工作,新旧财务账套数据的衔接转换的工作量很大,要求政策理解能力较强。单位人员编制所限、财务人员较少,加之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综合能力不强,财务队伍力量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制度的核算要求。
  3.发挥工信系统合署办公的传统优势,通过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整合、配备,配备新财务核算软件和较高配置电脑等办公设备,来整合提升财务核算的力量和能力;在保持各独立编制事业单位基本账户及经费来源和使用独立,利于加强内控建设的原则上,通过合并会计主体来开展财务核算相对减少了部分工作量。从而加强了工信系统财务机构建设、优化了财务人员分工与相互制约机制,更利内控建设、更利提供优质服务,更利实现新制度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功能。(作者单位:桂林市资源县节能监察大队)
其他文献
风险通常是指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防范和管理经济活动风险而建立的内部管理系统,具体体现为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制度所需的控制程序和措施。从动态上讲,内部控制是单位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为实现控制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本文以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从预算、合同、收支、建设项目、资产、采购等方面进行风险的评估,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内部业务流程
期刊
《仓储管理事务》课程是物流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课,这为学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研究表明在实际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解决的。慕课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教育界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慕课的教学方式给中国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启发,促使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本文在明确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家庭已经到达了小康社会标准,然而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贫困人口的数量仍然巨大,再加上扶贫工作没有做到位,致使一部分贫困个人和家庭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援助,但是并没有改变贫困现状,有的家庭还出现了返贫的情况。因此,经过多方实践调查后发现,通过教育来扶贫是一项能够彻底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陷阱的有利途径,本文就教育在扶贫中的作用于机制做了具体的分析与阐释,为扶贫工
期刊
本文首先阐述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其后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最后提出了一系列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推动实践教学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当前的高职教育为了充分发挥出其作用和价值,实践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教学开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历史发展的部
期刊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产业正经历着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的流程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新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已成为热点。本文笔者以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现代物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要,积极探索智能物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方向,并完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的实训基地建设。  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采购与流通中心,在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物流枢纽地
期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2月联合出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新时代、新号角、新行动等目标,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现代化课堂教学实践是通过采用拥有全过程、全行为、全内容大数据等特征,而云班课能有效地使用手机移动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监督与评价,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浅析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高职电
期刊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教40条”中指出,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强化管理服务育人。与此同时,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学科竞赛作为学校培育人才和企业对人才现实需求的连接平台,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学科竞赛能提现学生的理论功底、实际运用水平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高校的教学改革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在学
期刊
本文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具体策略,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引言   民俗音乐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与文化活动遗留下的产物,具有较为突出的文化特色与民族区域特色,对我国学校内的音乐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民
期刊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提出了改革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些建议。探讨了如何改进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高职院校更多更好地向企业输送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会计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一、管理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管理会计是一门将现代管理技术
期刊
空心村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出现了空心村现象,而且呈恶化趋势,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要深刻认识空心村问题的严重性并加以解决。本文从宏观的视角出发,以空心村的内涵界定和特征为着手点,分析了空心村引发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空心村形成的制度经济社会原因,最后从多元治理主体出发,探索空心村治理的相应策略,以期缓解我国空心村问题,逐步实现乡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