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学生的“利他”意识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xing8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知识面广,求知欲强,思想活跃,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思考能力也较强。但由于家长的溺爱,娇生惯养,在一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弱点:有的比较自私,不懂谦让;有的胆小怕事,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有的不爱劳动,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有的很任性,纪律性差,自制能力差……怎样针对他们的弱点进行道德教育呢?
  1. 教育学生学会爱别人
  为了改变学生的自私心理,培养学生的“利他”意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必须教会他们从爱爸爸妈妈,爱同学,爱老师,爱周围的人做起。我在班上围绕“我爱妈妈”这个中心,有目的地开展了“妈妈多辛苦”、“妈妈的希望”、“给妈妈的礼物”、“做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使孩子们从妈妈的工作、家务劳动和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等方面,体会父母的辛苦,懂得应体谅自己的父母,为父母解忧愁。我还让同学们讨论:什么事能使妈妈最快乐?使他们认识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作个好帮手,这是父母最大的希望和快乐。平时我要求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把老师对自己的表扬、奖励、红花和优良成绩作为献给家长的礼物。“三八”节到了,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为妈妈做一件小礼物、做一件事、写几句赞美妈妈的话送给妈妈做礼物。通过爱妈妈的教育和日常家务劳动的锻炼,培养了学生尊敬家长和关心、体贴他人的美德。
  为了引导学生爱同学、爱集体、爱周围的人,我在班上开展了“为他人做好事”的评比活动。在活动中,我注意抓住每一个教育的有利时机,帮助孩子树立并强化热爱集体和他人的观念。班上有同学学习退步了,我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该怎样帮助他?让同学们伸出热情的手,使后进的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六一”联欢、新年晚会,我要求每个孩子用一句赞美的话送给同学做礼物,大家唱歌、跳舞、相亲相爱,过得十分愉快。
  2. 利用榜样的作用
  在培养学生的“利他”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过程中,榜样的作用十分重要。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形象对小学生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特别是那些在孩子们中间出现的好人好事,最容易使学生产生模仿的意向。我经常选择学生中间涌现的好人好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们听。如:有的同学主动帮助同学学习,有的同学主动关心邻居生病的老人,有的同学宽容别人,与同学和睦相处……这些事例,虽然琐细、平凡,却闪耀着纯洁无暇的童心的光辉。“自我中心”的心理也正是在爱妈妈、爱同学、爱集体中逐步改变的。
   与此同时,我十分注意教师的身教作用,随时为学生树立榜样,给他们以无声的教育。小学生最相信老师的话,也最善于摹仿教师的活动。因此,身教胜于言教,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有的同学生病呕吐了,好些孩子怕脏,站得远远的,这时,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自己去打扫。此后,班上无论谁生病了,同学们都会去帮助他。
  3. 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
  要培养学生的“利他”意识,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尤其重要。儿童总是把父母看作是最可信赖的人,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者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家长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爱好特长、行为习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所以有人说:“孩子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俗话说:“先入为主”。家庭教育给儿童的印象最深刻、最牢固,它是儿童以后发展的基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儿童的思想、行为和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一堂课、一次谈话要深刻的多。因此,我要求家长做到:
  3.1 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父母的身教重于言教,他们必须在尊敬老人、与邻居和睦相处等具体行动中,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对孩子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3.2 “爱”“教”结合,严中注爱。父母越是爱孩子,越是严格教育和管理孩子。要消除孩子身上的自我中心意识,消除孩子在家庭中的优越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普通成员,要关心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逐步培养起对家庭的义务感。
  3.3 教育子女为他人着想。要让孩子懂得,不仅自己有愿望,家庭其他成员、邻居、同学、周围的人,也都有自己的愿望,要为他人着想,去克制自己的愿望、约束自己的行为。
  3.4 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劳动是培养孩子“利他”意识,变“我要”为“我给”的重要手段,也是孩子懂得生活的艰辛,锻炼不怕困难的意志品格的重要途径。
  总之,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是孩子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课,也是我们老师、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我,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从小深受教师的良好影响,所以自小就非常羡慕 “教师”这个职业。但一直却因为不知如何才能走进“教师”这个职业的战壕而苦闷、发愁。终于在我初三时的某一天,班主任叫我去谈话说:“师范要招收音乐、美术培训班,参加了培训后就有报考有关专业的资格,每次培训名额有限。”受宠若惊的我竟不加思索地报了名,经过中考,我便与我的教师生涯结了缘。   工作之初,我被分在本县一个贫穷山区的不完全小
期刊
1. 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规律的本质认识。所谓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推导、运算、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他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2.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种类  2.1 符号思想。   符号表示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特色,他能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政治课教师必须用新理念、新知识去直面课改的新形式,激活教学,教活学生,努力让政治课变得有滋有味。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导入艺术和小结艺术。  1. 课堂导入艺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发展到今天,经过多少幼教专家的潜心研究,又经过了多少幼教工作者的亲身实践,从单科教学到综合课程再到五大领域,层次越来越高,经验越来越丰富。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同,幼儿教育的水平也不尽相同,教育教学的内部管理更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园综合外地经验,结合我园实际,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园实际的“网络”管理计划,以加强我园的教育教学的内部管理工作。  【关键词】幼
期刊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一致认为,应把道德教育置于突出地位,否则21世纪的人们所面临的将是一个可怕的道德环境,而道德的沦丧又会加剧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恶化。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倡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加强道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然而在目前,作为道德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却普遍存在着德育效率低下的状况。  1.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德育目标过于
期刊
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中学地理是阐述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所以地理教师应承担起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任务 。   1. 认真钻研教材,讲清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知识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世界气候、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世界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气候、河流、湖泊、中国自然资源与平均合理用水保护水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
期刊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深谙“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道理。因此在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我都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的人文环境,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睦相处;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千方百计以优良的环境感染学生的行为,以优良的环境塑造学生的心灵,以优良的环境健全学生的人格。所以我们班的学生都勤奋好学、心胸开阔、团结友爱、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学校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或父母离异,或隔代教育,或心理有障碍,我们称这些学生为特殊学生。这些特殊学生大都行为控制力较差,思考问题比较简单,遇事容易冲动,常常影响一个班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许多班主任对此问题深感头痛。怎样对待这些特殊学生?怎样使这些学生融入到学校的大集体中,重新找回自我,奋发向上,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最严峻的问题。   “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当代的文化生态正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中国民间文艺的接受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体现出了许多新特点。这些接受的新情况、新特点可以为我们保护和发展民间文艺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当代文化生态;民间文艺;接受;新特点  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态就一直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产生于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民间文艺在生产、传播和接受方面也因此而经受着嬗变的阵痛和新生的转型。就
期刊
【摘要】21世纪的数学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处理自然、社会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造性人才。而构造性解题方法就是一种能较好地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灵活性、创造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的方法。构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方法,它体现了数学发现的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常常能化繁为简,事半功倍,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构造方法,如构造函数法、类比构造法、构造图形法、构造复数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