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5年2月就诊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46例。两组性别、症状无显著差异。两组均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退热,咽痛消失、流涎及疱疹、溃疡愈合的时间明显缩短,从而缩短了治疗时间。结论:使用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康复新液;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夏秋两季小儿较易受到感染,该病发病急,高热、咽痛、呕吐、厌食,咽部充血、咽腭弓及软腭等处黏膜有散在的小疱疹,症状加重出现拒食、流涎、哭闹不安。本次研究通过使用康复新液进行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探讨与分析其疗效,综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就诊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共98例,所有患儿的诊断结果均符合《儿科学》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儿50例,女性患儿48例,年龄为8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5±0.4)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拒食、流涎、咽痛、咽峡部疱疹,部分形成溃疡、血常规为WBC5.4~11.2×109/L、淋巴细胞0.46~0.83等情况,将98例患儿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组52例患儿,其中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4例,平均年龄为(1.46±0.48)岁,体温≤39.0℃的患儿32例,体温>39.0℃的患儿20例,平均体温为(38.8±0.4)℃,其病程为6~36h;对照组46例患儿,其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4例,平均年龄为(1.43±0.39)岁,体温≤39.0℃的患儿28例,体温>39.0℃的患儿18例,平均体温为(39.0±0.4)℃,其病程为4~34h。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温、病程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予以喜炎平注射液(厂家:江西青峰制药厂)治疗,剂量为0.2~0.4ml/Kg+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观察组患儿在静脉滴注喜炎平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厂家:四川节能大攀西药业有限公司,品名:好医生牌康复新液)进行辅助治疗,3岁以下的患儿4ml/次、3次/天口服,若能含服,治疗效果更佳,两组患儿的疗程均为3~5天。
  1.3 疗效判断标准
  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长短,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进行比较分析。显效:用药后,患儿体温在48h内降至正常,食欲明显改善、疼痛感消失,连续用药3天后,咽部疱疹和溃疡消失;有效:用药后,患儿体温在72h内降至正常,食欲改善,疼痛感减少,用药5天后,咽部的疱疹和溃疡消失;无效:用药72h后,患儿体温未降至正常,食欲无改善、仍有疼痛感,用药5天后,咽部的疱疹和溃疡无消失。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观察组52例患儿采用康复新液口服进行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46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1%;详见表2。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拒食等,病变主要发生在咽峡部及软腭、悬雍垂等处,其周围黏膜处有散在的小疱疹,在夏秋两季婴幼儿易发病,以往临床治疗中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此病,但由于利巴韦林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免疫力受到抑制,同时出现贫血现象,因此,本病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抗病毒治疗,并加以康复新液口服进行辅助治疗。
  喜炎平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属穿心莲内酯系列,其有效成分是穿心莲总内酯经磺化而得到穿心莲内酯磺酸盐灭菌水溶液,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抗细菌的作用,现代药物学认为:抗病毒:它可占据病毒复制DNA与蛋白质结合位点,阻止蛋白质对DNA片段的包裹,使病毒不能复制,从而抑制或灭活病毒,特别是对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有较强的灭活作用。抗菌: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淋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明显的灭菌和抑制作用。解热:它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对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的发热有较强的退热作用,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解痉镇咳作用:舒张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平滑肌痉挛,抑制浆液分泌,祛痰镇咳.
  康复新液是从美洲大蠊干燥虫体中提取的纯中药制剂,含有多元醇类、肽类、粘糖氨酸、粘氨酸和多种氨基酸,采用康复新液涂抹或口服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时,可促进肉芽组织和血管新生,迅速修复溃疡创面,消除炎性水肿,有效的缓解患儿疼痛症状,改善创面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溃疡愈合,同时可有效激活创面的免疫活性细胞,加强抗感染能力。将康复新液涂抹在口腔内,可以增加口腔内的唾液,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快口腔内病毒性微生物的排出,在此同时口服康复新液,可有效的加强药效,从而加快口腔内疱疹和溃疡的康复速度。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患儿静脉滴注喜炎平后,采用康复新液辅助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仅用喜炎平静脉滴注的疗效,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进行监控,采用康复新液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咽痛消失及疱疹、溃疡愈合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其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咽痛消失的时间及疱疹、溃疡愈合的时间均比对照组快,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短,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6.1%。由此可见,用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值得在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 针对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患儿作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治疗,对照组采用氯胺酮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氧饱和度(SP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 要 目的:检验康复疗法对腰肌劳损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4位腰肌劳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人。对照组采用缓慢散步与休息结合的自然修复方法;实验组采用30--45天康复疗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高达88.9%;显效1例。结论:康复法治疗运动运腰肌劳损疗效优于自然修复法。  关键词 腰肌劳损;康复疗法;自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采取他汀类药物联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及血脂水平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尿酸(UA)和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58例COPD患者(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采用自动生化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剖宫产术中切除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再随机抽取同期到本院进行剖官产的无妇科肿瘤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经过三周的治疗后,记录和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时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对策,进行预防。[方法]对108例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在进舱前、治疗中、出舱后采用的风险管理,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服务治疗工作积累经验。[结果]经过每个环节风险干预后,无一例意外情况发生,避免了医患纠纷,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气管切开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对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46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对其的临床变现和治疗方式进行回顾并分析。结果:引起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很多,经过一定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眼压处在正常范围中。结论:对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按照不同的成病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性的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 目的 探索上颌尖牙与侧切牙易位的矫治方法,以提高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对上颌尖牙与侧切牙易位的11例患者,采用开拓间隙、易位侧切牙人工反让道、易位尖牙远移并控根、舌侧弓丝近中移动侧切牙、交互控根、舌侧固定保持器保持的系列矫治法进行矫治。结果 11例患者经系列矫治后均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牙弓排列整齐,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血栓形成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第二位常见死因,临床工作中肿瘤患者出现的凝血系统异常特别是相关凝血指标的改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D-二聚体;肿瘤;研究进展;综述  D-二聚体具有广泛应用和研究前景,并与多种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