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风险对策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时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对策,进行预防。[方法]对108例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在进舱前、治疗中、出舱后采用的风险管理,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服务治疗工作积累经验。[结果]经过每个环节风险干预后,无一例意外情况发生,避免了医患纠纷,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气管切开患者不同病情、特点,提前采取预防对策,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尽早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气管切开;高压氧;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随着高压氧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舱内设施的完善,气管切开病人进入高压氧舱内进行抢救和康复治疗已经为临床广泛应用,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肯定。但由于气管切开患者病情重、插管多、大部分处于深昏迷或浅昏迷状态,患者卧床,切开的气管与外界形成直接通道,外源菌易进入肺部造成肺部感染。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达82%。并且这类患者咳嗽、排痰功能减弱或消失,易发生痰液黏稠不易排出、窒息等问题。针对以上风险,我院高压氧科医护人员对气管切开患者在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针对每个患者的病因、症状,预先分析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风险对策,保证患者的安全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风险对策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108例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男性77例,女性31例;年龄12岁~67岁,平均41岁±0.8岁;病因:颅脑外伤61例,脑血管意外36例,脑肿瘤9例,硫化氢中毒1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带管吸氧最长50天,最短1天,平均14天±0.6天。
  1.2 治疗方法 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2Mpa(2.2ATA),稳压时用“L”型消毒管一级吸氧,吸入高浓度氧气30min×2,中间间歇吸空气5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 预见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2.1 进舱前的管理工作
  2.1.1 急救药品和物品的准备 治疗时提前把可能用到的药品打开安瓿抽入注射器带入舱内,以防飞溅的玻璃伤人。有静脉留置针的一定要封好管,扣紧小帽。舱内需要输液的患者要将输液瓶换成开放式,并且准备无菌长针头。吸引瓶是氧舱内必不可少的设备。舱内吸痰是利用舱内外压力差而起作用的,如果舱压低于0.03Mpa,舱内的吸引器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舱内还可以带入手动吸引器、开口器、舌钳等以备急用。
  2.1.2 进舱时机的掌握 每天进舱前要询问患者的病情变化,常规测血压、体温。对于有合并症者,如:皮下气肿、肺挫伤、肢体骨折、癫痫等,或做过心脏搭桥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术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甚至死亡。
  2.1.3 宣教工作的履行 进舱前对家属及陪员进行宣教,发放“高压氧治疗宣教卡”,人手一份。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其签订“知情同意书”,增强患者或家属对高压氧治疗和气管切开护理的认识,达成共识[2]。掌握入舱的注意事项,杜绝任何易燃易爆的物品进舱。
  2.1.4 气压伤和窒息的预防 每次进舱前给予1%呋嘛液滴鼻,使黏膜血管收缩,水肿减轻,咽鼓管通畅。初次进舱者可行鼓膜穿刺术,以减轻舱压带来的耳鸣或耳膜撕裂等不适反应。进舱前吸净痰液。治疗前1~2小时叮嘱家属不要给患者进食,以防治疗时食物返流引起窒息。
  2.2舱内的风险管理
  2.2.1 各种管道的管理 气管切开患者多带有胃管、尿管等管道,加压前夹闭所有管道,以防管内液体倒流;减压时开放所有管道,以防减压时空气膨胀对软组织造成压迫。舱内输液的患者要备好长针头,尽量使用开放式输液瓶。根据舱压变化调整莫菲氏滴管液面的高度,以防气体进入血循环。
  2.2.2 陪舱人员的指导 加减压开始时协助患者做调压动作,如捏鼻子或抬举患者下颌,能吞咽者可喂少许水,避免压伤鼓膜。减压时要给患者保暖,关闭空调,以防温差过大引起发热。
  2.2.3 保持呼吸畅通 高压氧治疗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道内痰液,是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高压氧治疗中护理的关键[4]。进舱前彻底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避免吸氧过程中因分泌物过多,堵塞呼吸道或窒息的风险。有呕吐物时应立即停止吸氧,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呕吐物。
  2.2.4 突发情况的处理 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抽搐等不良反应,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患者吸氧,严重者将其移至过渡舱,紧急减压,进行舱外抢救。
  2.3出舱后的管理工作
  患者出舱后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有没有耳痛、关节痛、皮肤痒等症状,并详细准确的记录。不同病种、不同病情的多例患者同时进行同一舱次的治疗,气管切开后患者的上呼吸道失去保护功能[6],极易引起肺部感染和交叉感染,因此对每位患者的“L”型管、波纹管、活瓣要每天消毒,对舱内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两舱之间通风换气要>15min。
  3. 总结
  高压氧舱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型医疗设备,对安全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对工作高度重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开机时“机不离人”。认真执行治疗方案,不得随意调整或压缩治疗时间,进舱前仔细检查违禁物品,了解每个患者的病情,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工作,气管切开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平稳,带有多种插管,是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所以工作人员要切实保证治疗安全,规避风险,以防发生纠纷。协助患者尽早康复,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立民,肖泉,雷英.中重型颅脑损伤伴肺部感染行气管切开术后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对比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7,14(4):213—215.
  [2] 黄敏,冯小敏,叶宝霞,等.风险管理在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3B):59—60.
  [3] 高春锦.高压氧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2.
  [4] 张玮,王君.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8):43—4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康复运动治疗在股骨干骨折患者疾病恢复方面的应用表现,结合临床观察资料,总结分析相关重点问题。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行常规治疗法,观察组34例,加用康复运动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9.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 要】目的:研究妇科患者术后腹部皮内缝合方法与传统的术后切口缝合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结合我院100例接受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的患者与80例采用传统的皮肤皮下脂肪缝合方法的治愈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皮内缝合的技术比传统的缝合技术比较,愈合时间要短,疼痛感较轻,满意度为94%,传统的缝合技术的满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 目的:探讨股青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该患者术前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然后采用Fogarty导管顺行取栓。术后给予尿激酶辅助溶栓。结果:保肢成功。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股青肿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关键词 Fogarty导管 股青肿 深静脉血栓 取栓 溶栓  股青肿(phelegmasia cer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 探讨导乐师结合导乐仪协助自然分娩对分娩镇痛的的研究。方法:比较94例实施导乐师结合导乐仪协助自然分娩的产妇和97例常规接产的产妇的分娩疼痛、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镇痛效果明显,两组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 针对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患儿作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治疗,对照组采用氯胺酮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氧饱和度(SP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 要 目的:检验康复疗法对腰肌劳损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4位腰肌劳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人。对照组采用缓慢散步与休息结合的自然修复方法;实验组采用30--45天康复疗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高达88.9%;显效1例。结论:康复法治疗运动运腰肌劳损疗效优于自然修复法。  关键词 腰肌劳损;康复疗法;自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采取他汀类药物联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及血脂水平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尿酸(UA)和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58例COPD患者(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采用自动生化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剖宫产术中切除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再随机抽取同期到本院进行剖官产的无妇科肿瘤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经过三周的治疗后,记录和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