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起点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社会学研究表明,决定一个孩子未来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会给孩子带来榜样的力量,是孩子的镜子。而亲子关系好比是联结孩子与父母的心灵管道,管道出了问题,孩子的心灵就没有了家,教育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刊的年末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但成效不理想,原因不在于教育方式失当,而是亲子关系不佳,可见,好的亲子关系与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先后次序关系。
  为什么亲子关系如此重要?父母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最佳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子?带着这些读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本刊记者展开新闻采访。
  教育为啥不见效
  2018年年末,本刊对读者进行例行回访,以便及时发现家庭教育新问题,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回访中记者发现,家庭教育的成效普遍低于父母预期,而且孩子年龄越小,这个问题越严重。
  河南省洛阳市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我儿子今年14岁,上初三。两年前他玩网络游戏上瘾,参照贵刊的建议,好不容易治好了。可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后来他又有了爱打人的毛病,整天欺负同学,或者被高年级同学教训。在我和丈夫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也解决了,孩子身上的暴力倾向基本消除。可是好景不长,现在孩子又闹着要退学,然后跟着表哥去南方打工。唉!怎么没完没了呢?教育孩子可真艰难啊!”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山东省日照市家长董先生居然认为,16岁的儿子不配接受家庭教育。接受采访时他说:“我那逆子是头犟驴,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他不但油盐不进,而且根本不领情,认为我是在忽悠他。他不信任我这个爹,却对他的狐朋狗友言听计从,真让我伤心啊!或许,他就是一个没出息的孩子,再教育也不管用。不瞒您说,我基本上放弃了对他的教育。”
  针对回访中发现的问题,本刊组织专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研究,发现亲子关系不佳是症结。
  北京市教育专家杜辛梅教授分析道:“好的亲子关系优于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家长总想通过种种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来让孩子独立,来让孩子优秀,却忽略了家长与孩子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组合,即先有亲子关系,后有家庭教育。通过与父母的联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他能够感受到一种稳定的安全感。然后,他才能够放心地感受自己内在生命需要建构的部分。如果孩子跟父母能保持一个随时可以联结的状态,他就有勇气去体验那些对他来讲可能会有恐惧、焦虑和担心的事情。这样的联结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支持。”
  儿童心理学博士、教授马力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将300多份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与等量的不成功案例进行比对,发现一个明显的差别:家庭教育成功的家庭,亲子关系都很好;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亲子关系都很差。换言之,家庭教育是否见效,孩子是否争气,关键要看亲子关系的质量。这个观念早已是教育界的共识,只是家长容易忽略。”
  “哪里是容易忽略,分明是家长有心理障碍!”资深中学班主任刘玉宁老师在一旁忍不住插话道,“我接触过数以百计的家长,其中,习惯于向孩子表达爱的不超过30%,因为他们觉得肉麻,或者认为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不需要哕里哕唆地表达。有趣的是,孩子们却几乎都喜欢当面向父母表达爱。也就是说,孩子向父母表达爱的时候很少得到积极的回应,甚至会得到消极的回应,如:‘少耍嘴皮子,做功课去!“别整这些没用的,爸妈这么辛苦地养育你,你用好成绩回报父母就行了。“就你这样的烂成绩,还好意思说爱我?’不难想象,孩子当时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公平地说,这方面,中国家长要深刻反省,别总拿‘含蓄“深沉’等好词往自己脸上贴金,总得顾及一下孩子吧?”
  说到亲子关系与学习成绩是否有联系,刘老师十分肯定地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亲子关系相对较好,个别的例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亲子关系几乎都很糟糕。其实,这话应该反过来说:亲子关系好的孩子更容易取得好成绩。当然,孩子的发展不能用学习成绩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在智商、情商、人际关系等方面,亲子关系也有明显的正面影响。”
  对于亲子关系,社会学家周鹏程有独到的看法:“中国有孝道传统,历史上有许多王朝以孝道治国。孝道是什么?就是亲子关系。所以,说中国人不注重亲子关系,我不同意,但如果说孝道文化對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有好的影响,我更不同意。中国的孝道是单向的亲子关系,即‘父为子纲’的家长制,孩子不能表达不同意见,居于服从地位。这显然与平等、民主的现代意识不符。事实上,中国家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孩子教育不好,根本原因就是有孝道余毒,所以才有那么多孩子‘逆反’问题,所以才有那么多离家出走!依我看,孩子的这些所谓‘偏差行为’,其实恰恰是在纠偏,纠孝道的偏。所以,现在来探讨亲子关系,我认为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你是怎样的父母
  社会心理学家唐国凯博士认为,探讨亲子关系首先要探讨父母在家里的角色定位,然后才能探讨父母应该做什么。接受采访时他说:“早在1967年,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把家长养育孩子归纳为放任型、专制型和权威型三种模式。1983年,心理学家埃莉诺·麦考比和约翰·马丁对鲍姆林德的分类法做了修改,以放纵型取代放任型,增加了忽视型。尽管此后许多专家提出过不同看法,但大体依据这样的分类。我们不妨分别谈谈。”
  唐国凯博士告诉记者,放任型家长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意愿放在首位,很少与孩子沟通。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这样的家长整天围着孩子转,和孩子的关系看似融洽,实则看着孩子的脸色唯唯诺诺,孩子是“小皇帝”,是家庭的中心,孩子高兴了全家一派祥和,孩子生气了父母十分紧张。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某件事自己该不该做、做得对不对。这些孩子看上去在家里高高在上,但是内心常常焦虑不安,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很差,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其他文献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孩子任性、重复犯错等,当道理讲不通,或者孩子不长记性,性急的家长就会大声吼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吼孩子可以让孩子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促其醒悟,是好办法;有的家长却认为,吼孩子,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吼孩子是一种暴力,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吼孩子这种行为究竟妥当不妥当?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教授李厚铭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吼娃是语言暴力 
邓亚萍是20世纪80年代的乒坛名将,14年夺得18个世界冠军,世界女子排名第一保持了8年。身为母亲,在育儿方面,她秉持自己的原则:保持低调,不将儿子笼罩在自己的光环之下,以至于儿子很“佛系”;说服儿子改练乒乓球后,她用独特的方法激发出儿子对胜利的渴望……  她刻意低调教育孩子——儿子到了小学三年级,竟然不知道老妈会打乒乓球,更不知道她在世界乒坛上有多么厉害  邓亚萍曾在乒坛叱咤风云,在育儿方面,她
某 国外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天家务劳动时间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仅0.2小时,即每天12分钟,城市里的孩子家务劳动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
问:在小学生的作业里,有一道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学生写“我不会让”,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请问,老师这么做合适吗?   席杭  答:“孔融让梨我不让”被判错,之所以被家长质疑,大概是因为家长觉得让与不让都是个人做法,没有对错之分。这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能够理清事实与价值这两个概念之后,再来分析这件事会更好。  事实与价值,是哲学中的两个
我的妈妈是一名教師。她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用无私的奉献精神阐释着人民教师的内涵。她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用自己的智慧教育了一届又一届学生,还没退休就已经桃李满天下了。母亲节快到了,很多在外地的学生和妈妈视频聊天,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他们的名字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我从小就对教师职业充满憧憬,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人民教师!  (指导老师:王邦普)   【编辑:陈彤】
意大利:严查学校食堂,一年超百人被司法调查  意大利政府对儿童食品的检查相当严格,一旦发现学校食堂所用食品不符合国家规定,会立即下令整改。意大利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家长都有关注孩子饮食的责任和监督权利。  意大利教育部门在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普查中,发现了4000多公斤不符合卫生和健康标准的食材。这些食材分属670个学校食堂,食材包括鱼类、肉类和奶酪等。虽然总体来看,平均每个食堂所存的数量不
我在美国大学教书好几年了,每个新学年开始都会看到美国父母们送儿女上学的情景。  我接触过的中国父母,归纳起来,他们的叮嘱都比较一致:第一,要孩子注意与老师和同学搞好关系;第二要孩子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第三要注意饮食,一日三餐要吃好。  美国父母的叮嘱,则没有这么一致。  第一位与我交谈的美国母亲说,她叮嘱的是要女儿向她保证:每天睡够8小时。她解释,如果他们睡眠低于7小时,开车出事故的危险程度
江洪主动提出离婚,我坚决不同意。不是我有多爱他,而是我不想让他称心如意  发现丈夫江洪的婚外情后,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报复。江洪主动提出离婚,说对不起我。我坚决不同意,不是我有多爱他,而是我不想让他称心如意。但他态度坚决,把个人衣物收拾收拾,就搬走了。  江洪搬走那天,我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慌,坐在地板上一声不吭。9岁的儿子进来,见我坐在地板上,不敢说话。看他可怜的样子,我先开了口:“以后,你就当没这
问:我发现跟孩子沟通有障碍。比如,我问他:“作业多吗?”他回答:“多。”后面就没话了。还有,我总感觉我家孩子很多时候根本不听我的。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感觉跟孩子沟通不畅或者感觉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很可能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容易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或者在无意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不愿意再跟家长沟通了。比如,很多家长经常这样问孩子:今天在学
三岁的涛涛被骂哭了,还伸手要“抱抱”,是自讨没趣吗?  吃午饭时,妈妈给三岁儿子涛涛的碗里夹了一块西红柿。涛涛立刻不乐意了,嚷道:“我不吃西红柿——”妈妈只好把西红柿又从他的碗里夹走,可涛涛不依不饶:“饭里有西红柿的味儿,我不吃了!”妈妈觉得孩子无理取闹,就想教训他一下:“不吃一边去!”  涛涛马上委屈地哭起来,边哭边像牛皮糖一样黏住妈妈:“妈妈抱抱,妈妈抱抱。”然而,妈妈正在气头上,一巴掌推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