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第一句话

来源 :学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孩子越发长大,作为妈妈的我总是在不断反思,不断在反省,为什么自己越来越控制不了脾气了?为什么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为什么孩子开始对自己撒谎了?为什么孩子开始和自己变得不够亲近了?这一连串的问题,如噩梦一般,一直困扰着我。作为老师的我,成为了一个爱发脾气的妈妈,如惯性一般,也把这种戾气不自觉的带到了学校,所以我想,是时候好好改变自己了。
  以前我总是嫌弃孩子爸爸对孩子太苛刻,孩子犯错或者受伤的时候,第一反应总是责备,而不是安慰。如今,我自己越发像极了爸爸,我相信还有更多的家长也跟我一样,有着同样的困惑,每天都恨着在孩子犯错或者受伤时那个落井下石的自己,一面反思着后悔着,一面又控制不了自己。孩子也时常会埋怨,我不是原来那个妈妈了,我变了。怎么才能变回原来那个温柔、温暖、体贴的妈妈?我一直在思考和改变的路上,家长们、老师们也一起来。
  我们总是说自己苦口婆心,总说自己为了孩子好,总说自己是担心孩子,总说自己是希望孩子以后有出息…殊不知,因为自己的严厉苛刻,却开始南辕北辙。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责备并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当众剥夺孩子自尊的行为。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浩然三岁那年,我和小琼一起带着浩然和妞妞去水上乐园玩。我们聊天时一眨眼的功夫,两个孩子竟然同时从水池岸边滑落栽进水里,幸好反应及时,我们迅速的拉回了孩子。看着惊慌失措的孩子,我第一句话就是大声责备:“刚跟你说了别打闹,摔进水里了吧?淹死了咋辦?”跟唐僧一样,一顿紧箍咒。毫无疑问,孩子二次受伤。听我这么一说,浩然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心里一万个委屈飘过。而我边念经,边听见妞妞的妈妈轻轻安慰女儿说:“好诶,我的小公主都敢下水了呀,真棒!”接着,母女俩竟然都笑了起来。那天,妞妞学会了换气,而浩然却从此畏水……
  慢慢的,浩然开始撒谎,因为害怕被我责备,开始变得怯懦,不敢提反对意见,生怕被爸妈和老师因为一点小错误而批评,变成了一个小大人。而妞妞,却永远那么稚气,说话萌蠢,思维天马行空,有着她该有的样子,活活一个敢想敢闯的乐天派小女神。我每每听到妞妞口中稚嫩可爱的话语,就好希望我的浩然幼稚回去…
  责备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教育。谁家的孩子,走路没摔过呢?谁家的孩子,游泳没呛过呢? 谁家的孩子,吃饭没掉过渣呢?可是,当孩子犯了一个在成人眼里十分低级可笑的错误时,为人父母的你,对犯了错误的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不是真的认真考虑过?毕竟,那是很可能会影响他性格一辈子的话呀!很多父母,可能都会在孩子犯了一个可预知的错误之后,说出各种难听的话责备孩子:
  “让你别爬了,非要爬!”
  “摔了吧?看你疼的!”
  “小心点儿,你看就不会摔成这样了吧!”
  “真无语了,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
  “总是心不在焉,这下老实了吧?!”
  这些话,想必不可能是任何一个父母的真心话——谁不会心疼自己的心头肉呢? 就像当初的自己,同样是一边责备,一边给孩子用毛巾擦干身上的水珠,然后脱了外衣给孩子包上,生怕孩子冻着。但是,这些“刀子嘴”里说出来的忠言,会是一个几岁大的小孩子能安安静静理解的吗?他们能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刀子心。现在看来,这种责备并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当众剥夺孩子自尊的行为。
  很多人说,“一个小孩子有什么面子可讲?”但对于那个小孩子来说,当众被责怪,被嘲笑,都是对他幼小自尊心的一次次打击。 而面对这种打击,大多数的孩子会选择退缩,而不是主动去面对并克服错误和困难。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消极的性格和看待问题的态度。
  积极与消极,只在一句之间。
  曾读过一句很好的话,叫做“人是否会勇敢前行,不在于他们是否会遭遇困难,而在于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 而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个态度往往不是他自己能顿悟的,而是父母通过言语、行为上的表现来引导的。孩子平时被责备多了,尤其是来自那个他一心仰仗的父母的责备,那么他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会变得消极。
  一个消极的初中生,如果打篮球时总是投不进,他可能会下意识地跟自己说“我可能不是打篮球的料”; 一个消极的女孩,如果跟其他孩子交朋友遭到拒绝,他可能会下意识地想“我长得太丑了,所以他们不愿意跟我玩”; 一个消极的学生,如果在课堂举手没被老师点名,他可能会下意识地想“老师不喜欢我”; 一个消极的班干部,如果没被选为三好学生,他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有人在拉票…… 这就是可怕的地方,因为消极的思维和态度,会让孩子鲜活的内心蒙上一层尘埃。他们看待自己和身边的事物都是灰暗和消极的,以至于经常错失那些本已马上到手的机会。 而相反,如果我们能像妞妞的妈妈一样,在孩子犯了错误时,把责备换一种说法,变成一种积极的安慰,就真的能获得孩子发自内心的笑声。
  我的侄女特别爱学习,但是因为拿笔姿势不对,几年前有次手指头被磨出了一个大大的水泡,甚至有点发炎。 但姐姐并没有因此责怪女儿拿笔姿势不对,而是对她说:“呀,宝贝真厉害,学习这么刻苦,手都磨出泡了,以后肯定是个拿笔杆子的大文豪!”从此,侄子更加爱学习了,刚刚成为小学生的她还当上了学习委员。想必,如果当时姐姐揪着女儿拿笔姿势不放,责备她一通,她暂时应该无缘当上学习委员了吧。
  让孩子积极,我该怎么做?
  单单一句话,真的可以影响到孩子积极与消极的性格。那么,做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聪明地说出“这句话”,让孩子面对困难与错误,给他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呢?
  一、先鼓励正确的方面。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人尽皆知的“半杯水”的故事。积极的家长会说“我们还有半杯水呢!”,消极的家长只会说“我们只剩半杯水了”。 孩子天生都很敏感,其实很多时候,在他犯错的那一刻,他自己也知道错了。 但如果你上来就给他一个劈头盖脸的责备,他就会变得消极。所以,先说点好话,总不会错。
  二、语速语调有讲究。
  除了说话的内容外,我们还要注意讲话的语调。
  同样一句话,如果你音调很高,语气很重,甚至句末都要加上几个感叹号,孩子听见了首先的反应就是抗拒与防御,或者为自己辩解,又怎么会打开心扉去理解你讲的原因呢?相反,你应该用比较低的语调,平缓的语气,先夸赞孩子做的正确的方面,然后再在适当的时候引出孩子的错误与风险。
  三、父母要积极地以身作则
  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专家。如果孩子的父母本身每天都唉声叹气,或者愤世嫉俗,而且丝毫不在孩子面前掩饰这些负面情绪,那么孩子当然也会下意识地变得消极、负面,甚至反倒成了父母的负面情绪“回收站”。
  有的孩子之所以很胆小,不敢犯错,甚至犯了错撒谎掩盖,正是因为他知道,一旦父母知道了他犯了错,肯定会给他很严厉的惩罚,而他只能“进化”出不良的心理行为来对抗这种潜在的伤害。 因此,父母一定不能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对错误0容忍的形象,而是用平和、包容的态度,鼓励孩子多尝试,并适当为自己的尝试承担相应的正负后果,培养其责任意识。
  其实,决定孩子性格的,并不是一句话,而是无数句相同的话。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不管是涂上消极的蓝色,还是积极的红色,不管是一身怨气,还是面带微笑。手握水彩笔的,永远是那位幕后的画家。让我们一起努力做那个有智慧、有修养、会改变的画家吧!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十九大精神,结合山区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对山区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己参加教育工作六年来的经历,对教育教学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激发教育正能量,加快山区教育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十九大;教育;青少年;山区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篇章,对学校教育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
期刊
摘要: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已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和学生个体的猛烈变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以满足家长对子女成长的预期目标、满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同时学生的生活环境的变化,无论从学生思想认知到行为表现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这样的新常态下,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期刊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通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造成“后进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  1、学校:班级、学校评“三好”,就是看学习好,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揭示了错误的教育观念,直接导致了后进生的产生。教师错误的教育方法: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
期刊
摘要: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还创造了人类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劳动教育非常重要,为了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我园开展一系列“小农场”种植劳动活动,让幼儿在劳动、生产、观察、鉴赏中体验传统文化“耕”“织”的魅力,记录、描绘植物成长的全过程,幼儿园中的劳动教育不仅让小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增强了责任感,还培养了幼儿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关键
期刊
摘要:我们经常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主要是指他对待学习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就是要有我要学的心态。反之,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则指他对待学习持消极,被动甚至厌恶的情绪,也就是别人要我学而我不想学,甚至偏不要学的心态。那么如何将学生从“要我学”的消极心态变成“我要学”的积极心态呢?  关键词;学习态度;积极;影响力  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学生的心灵、
期刊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位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常谈的话题。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获取知识的过程轻松愉快,也使孩子智力发展如虎添翼。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应该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认真作业的习惯等等。它广泛存在于孩子学习的所有过程中。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农村小学任教三十五年,深知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关爱,家庭教育缺失。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搭起家校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因此,其班级管理的成效决定了学生身心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好的班风、学风是否能够形成,决定了一所学校办学的成败。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实践,简要地阐述了班级管理的几点有效途径,希望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与帮助,当然,其中的不足之处,也请同行们不吝赐教。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  班级是组成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也是师生间开展各类活动
期刊
摘要:高中生经过高考的筛选进入了大学生活,但大学生活与高中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批新生面临着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即使高中生在思想上已经与成人接近,但在实际大学生活中,很多新生还是感到难以适应,在大学生活中,他们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本文从学习、人际关系、抗压、 金钱管理上对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提出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大学生;转变;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
期刊
摘要: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班主任要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利用、发挥各方力量,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施和谐的班级管理,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班集体;表彰奖励;家校联合;文化建设  学校是宣传精神文明的阵地,班级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班级里有最基本的人际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知识上的启蒙者,生活上的引路人,人生道路的导航者,必须不断地增强个人的“表率意义”,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应有的威信。一名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有无威信,以及威信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败,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结合教学经历,从“用真诚无私的爱去建立威信;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巩固威信;用广博的知识平等的教育去延续威信”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提高班主任的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