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来源 :学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u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搭起家校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因此,其班级管理的成效决定了学生身心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好的班风、学风是否能够形成,决定了一所学校办学的成败。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实践,简要地阐述了班级管理的几点有效途径,希望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与帮助,当然,其中的不足之处,也请同行们不吝赐教。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
  班级是组成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也是师生间开展各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一所学校办学效果如何?关键是看班级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卓有成效。因此,抓好班级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它是落实常规教学,促进学生身心两健的重要保证。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实践,谈谈班级管理的几点有效途径。
  一、严于律己,言传身教
  在学校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班主任必须处处、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要以身示范。比如,我要求学生早上7:30分之前到校,自己就得以身作则。虽然家里离学校有20多公里路,但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我始终坚持每天7:20分到教室跟班,学生都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学生迟到的现象基本杜绝。再比如,在一次午习课时,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学生喝剩的饮料罐,我便弯下身子捡起一个,扔到垃圾筐里,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地板一下子变干净了,之后,教室里的垃圾杂物几乎没有了。我想这就是以身作则的教学效果吧!
  二、严中有爱,用心包容
  学生拥护班主任的前提是班主任关爱学生。学生觉得被关爱,我们便能走进他的心中,达到“心有灵犀”,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去包容他们的优、缺点。当然,这种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严中有爱,用心包容。比如,我现在所教的班中就有一名从初一开始就很好动的男生李冠杰,一直以来教过他的老师没一个是称赞他的,甚至经常被要求请家长,并勒令其回家反省。他下课大声喧哗,上课交头接耳,影响周围同学,由于其身材较为肥胖,有些同学会以此取笑他,他感到委屈时,便会躺在地上耍赖,涕泗横流,哭声响彻整栋教学楼。我接手后,变换了教育方式,每次他犯錯或受委屈时,都耐心做思想工作,他渐渐地接受了我,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近半年的转化教育,他改掉了受委屈时耍赖的坏习惯,虽在学业上进步不大,但思想比以前成熟,待人也变得非常有礼貌。
  三、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学生之间一定存在个性差异。因此,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着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俗称“学困生”。记得有一次下课时,班中一位学生对他的同桌低声说:“老师太偏心了,上次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我也有参加,就因为我的成绩比熙琳差很多,老师就只表扬了熙琳,对我就置之不理。” 我反思了自己,并找到这位同学,在午习课时对他的表现给予表扬,并进行了自我批评。其实,每名学生身上都有“亮点”,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亮点”,及时给予肯定,促使学生进步。从这件事之后,我认识到,在班主任的日学工作中,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对“尖子生”有所偏爱,对“学困生”存有偏见。在“执法”时,必须不偏不倚,如果处理偏颇,会滋长“尖子生”的不良习惯,打击“学困生”的上进心。只有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四、协调合作,共同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应多与科任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动态。作为班主任,切忌把科任教师在教学中遇到或发生的问题不闻不问,以为那是科任老师的事,而应是协调合作,共同教育。要经常向科任教师了解其学科作业缴交和批改情况,班中哪些“尖子生”有偏科现象?哪几个“学困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拖欠作业?例如历史、政治老师开学初常对我说,班中学生听讲情绪差,认为历史、政治是“背多分”,只需课后加强背诵,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无伤大雅。于是我就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认真听课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必须尊重上课老师的劳动。学生听了,都很认同,并表示接下来一定会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不久,这两科的科任老师都说上课时学生的听讲情绪有了明显的好转。
  五、家校联系,合力育人
  学校的职责是不容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平常的生活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家里面。多与家长保持沟通,尤其是借助于微信等通讯手段,可及时了解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主动参与到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中,支持学校工作的开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我班有位男生方继扬,开学初放学后常跑去打桌球,得过且过,养成了许多不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配合,并在每天放学后亲自到校门口接他回家,平时也注意赏识教育,稍有进步就给予表扬。坚持了一学期,该生各个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
  六、心理疏导,适时减压
  临近考试,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紧张,都有压力,这反而会背上包袱。我班有一名学生第一学期因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便情绪低落,甚至怀疑自己,自嘲为“学渣”,想放弃学习,不再努力。这种自卑情绪若延续下去,肯定会制约他的发展。这时,我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他重拾信心,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在平时的班会课中,我常常教导学生在成绩出现波动时不妄自菲薄,焦虑慌张,而应该积极调整,主动适应;不因暂时的进步而自满,也不为暂时的退步而自暴自弃。除此之外,我还送学生两句自我减压的话,①XX一生,不弱于人(XX指学生的名字);②“任他泰山压顶,我只当清风拂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班级管理中只要我们方法得当,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何愁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带的班级秩序井然,学生身心两健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间,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最后,以两句诗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勉:纵使重来亦不悔,竭尽平生照余晖。
  参考文献:
  [1]陈发.《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教育现代化》2014.5(11)23-29
  [2]李志超,《班主任怎样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J].当代教育.2013.6(7)14-25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艺术活动中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如今,幼儿园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传统教学活动,每个幼儿园都在教学活动或者环境创设上体现着自己的特色,充分开发、利用一切可行的资源,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资源是发展园本课程的最经济实惠、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拓展了
期刊
作为一名一线青年教师,我自认为自己一直保持对历史学科的热爱和对历史教师职业的敬畏,希望通过自己的历史课堂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历史学习体验。在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有时为了解决某个知识疑点而去进行大量的阅读,因此我总是怀着充分的自信走上讲台。然而我总感觉自己的课堂缺少点什么,学生也曾经对我说历史课好枯燥。缺什么呢?为什么历史课会枯燥?一堂好的历史课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我在苦苦追寻但不得其
期刊
教师是教学生学习的人。教师是带团队的人,带领一个班、两个班或多个班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这份工作决定了教师必须终生学习。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理念,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一定不要做刻舟求剑式的教师。近几百年,几乎都是“先教后学,课外训练”。这套老模式经上亿万教师使用,从来没有人怀疑它的效果。可是教育规律隐藏得极深,许多看似久经检验的做法,并不一定是真理。教师
期刊
摘要:幼儿阶段是孩子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其中,红色故事中蕴含了先辈们可贵的思想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幼儿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学校开展红色故事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以大班幼儿教育为例,对红色故事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展开相关的研究,从而让更多人意识到
期刊
摘要:学习十九大精神,结合山区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对山区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己参加教育工作六年来的经历,对教育教学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激发教育正能量,加快山区教育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十九大;教育;青少年;山区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篇章,对学校教育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
期刊
摘要: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已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和学生个体的猛烈变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以满足家长对子女成长的预期目标、满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同时学生的生活环境的变化,无论从学生思想认知到行为表现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这样的新常态下,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期刊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通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造成“后进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  1、学校:班级、学校评“三好”,就是看学习好,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揭示了错误的教育观念,直接导致了后进生的产生。教师错误的教育方法: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
期刊
摘要: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还创造了人类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劳动教育非常重要,为了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我园开展一系列“小农场”种植劳动活动,让幼儿在劳动、生产、观察、鉴赏中体验传统文化“耕”“织”的魅力,记录、描绘植物成长的全过程,幼儿园中的劳动教育不仅让小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增强了责任感,还培养了幼儿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关键
期刊
摘要:我们经常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主要是指他对待学习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就是要有我要学的心态。反之,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则指他对待学习持消极,被动甚至厌恶的情绪,也就是别人要我学而我不想学,甚至偏不要学的心态。那么如何将学生从“要我学”的消极心态变成“我要学”的积极心态呢?  关键词;学习态度;积极;影响力  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学生的心灵、
期刊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位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常谈的话题。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获取知识的过程轻松愉快,也使孩子智力发展如虎添翼。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应该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认真作业的习惯等等。它广泛存在于孩子学习的所有过程中。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农村小学任教三十五年,深知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关爱,家庭教育缺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