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1234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探究了因材施教法、探索发现式、实践启发式三种教学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提升教学质量、彰显教学效用贡献力量。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53-1
  初中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初步应用知识,而计算机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在我国普及,多年来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这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推助。鉴于缺乏相应的借鉴参考,因此当前大多数基础教育院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
  一、“因材施教”教学法
  1.因材施教中“材”的提取
  从小学到初中,中学生们完成了生理与心理、知识与技能的大幅度跨越。然而在中学阶段,学生的领悟力、态度与意识、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差别也进一步体现出来。对于教师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特定的“材”质,因此在教师的眼中,应当没有好学生坏学生的区分,而只有“材”质的差别。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笔者在教学的前期阶段用两周的时间以考试的形式对全班学生进行素质摸底,并将学生初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用A、B、C来代表,并制定了学生档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
  2.因材施教中“教”的作用
  因材施教的本义是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策略,然而教师的精力有限,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就必须要提取因材施教中的“教”来壮大教育队伍。在上述对学生划分层次的基础上,A代表了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B代表了能力一般的学生,而C则代表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笔者运用了分组制,将A类学生中能力最强的几名学生与C类学生组合,其他与B类学生组合,由笔者统筹全局,从而形成了由群体对群体的因材施教,强化了“材”的应用,以及“教”的作用。
  教师通过上述因材施教策略的应用,进而定期对学生进行反复的素质摸底,并实时修改学生档案,逐步将C类学生群体提升到B类,而A类学生队伍的壮大,也为笔者提供了更多的“师资力量”。
  二、探索发现式教学法
  纵观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本身就是一个探索与再探索的过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教材中的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知的?而哪些知识又是学生未知的?在每一次探索新知识的课堂上,教师需首先掌握这至关重要的一点,其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探索,进而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用。
  例如《计算机安全与防护》一课,在这一课中,笔者将课堂划分了三个阶段,首先用问题来检验学生已知的计算机防护知识,其次开展教学工作,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并引导学生探索未知。
  第一阶段:(师)在上一课中,我们学到了处理计算机常见问题的一些方法,在日常应用中,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侵入的方法?
  在问题导引下,让学生们分组探讨交流,并提出每一组的答案。而对于教师来说,应重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本课会带来哪些帮助。
  第二阶段:以情境导入课题:2012年6月,一种名为“火焰”的新型病毒侵入了中东多个国家的电脑网络,数以万计的电脑受到了侵袭,大量文件被窃取。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预防这种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由教师负责指导,并板书每一个小组所总结的应对方法。
  第三阶段:与学生共同分析每一种方法的可行性,让学生感受“预防计算机病毒原来有这么多的方法”,最后作课堂总结。
  分析: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计算机的安全与防护关乎着信息的安全,因此,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预防计算机病毒即是保护信息”这一概念。本课的重点在于第二、三阶段,通过各个学习小组的探索,总结出许多防护办法,并在第三阶段使学生们认识不同的计算机防护办法,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安全防护意识。
  三、实践启发式教学法
  与其他学科相较,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实践性,二是工具性。实践是创新的基石,实践启发式教学法的本质是以教师启发为激励手段,以学生的实践运用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实践启发式教学共分为三个环节:
  1.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如《数据收集与录入》一课,导入课题从实践操作入手,让学生发现掌握Excel是本课的难点,并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学习Excel而实现数据收集与录入?学习Excel需要了解什么?等等。
  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首先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首先明确Excel的功能和特点;其次提取知识点,让学生了解Excel中工作簿、工作表以及活动单元格等有关概念。
  3.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数据的收集与录入是本课的核心部分,学习Excel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第三环节,教师需迅速导入这一课题,让学生利用对Excel的掌握而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录入,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并让学生学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
  【结语】 对于广大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中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第一批理论与实践数据需在当代教师的工作实践中提取。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担负的不仅是教育的责任,更是为以后的教育积累宝贵经验的重任。只有不断地开拓进取,创新方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实现突破,而我们的价值也才能在当代中体现。
其他文献
“温暖”年年送、困难年年有。这个活题实在不轻松。“送温暖”本是党和政府关心困难职工群众的一项措施,旨在于缓解职工生活困难,或是从根本上解困。然而,温暖不少送,解困
小涤刚转到我们班时,是一个让人提起来就头皮发麻的学生: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家庭作业完不成,各科成绩都非常差……可现在的小涤却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听讲
随着组织的无界化和个人职业发展模式的变化,职业生涯已经突破了组织的边界。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员工的组织忠诚度和职业忠诚度都有所降低,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和
儿子笑笑是一个“缺点”很多的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上课从来不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室内室外活动也不积极,甚至有一两次学校搞活动,他竟哭闹着不参加,因此,有位老师当着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数学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但必须是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气候变化使粮食紧缺问题日益严重。气候变化使粮食紧缺问题日益严重。转基因技术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在爱尔兰,只要夏季的天气一变得潮湿,就会马上出现晚疫病征兆,类似真菌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百业俱兴,社会对各类产品的需求如饥似渴,供不应求。企业家们在此大潮中,各显神通,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其产品也通过电
本刊讯为解决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结构性不合理等问题,广西计划从2011年起招收定向生1500名左右,其中小学教师1000名、幼儿园教师500名,以后逐年扩大,鼓励 In order to solve
本文针对在藏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偏低,课堂教学有效性差的现状。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爱上学习;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充分考虑如何
目的探讨~(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m)Tc-MDP]三相骨显像对疲劳性骨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1例疲劳性骨膜炎患者按腿部疼痛出现后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