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今天的世界,今天的教育,今天的学生,我们教师应努力做好教育工作,处于对新课改的理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新课改的理念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需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数学
  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引导他们去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使他们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李明准备与朋友合伙经营一个超市,经调查发现他家附近有两个大的居民区A、B,同时又有相交的两条公路,李明想把超市建在到两居民区的距离、到两公路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上,从这样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一定的数学经验,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选取生活素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还是学科的倡导者。作为我们教师应加大学习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同时了解一定的数学背景,讲基础知识时可以以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古罗马一位围棋爱好者赢得国王一盘棋,于是国王答应满足围棋者的一个要求,棋手提出:“请在棋盘的第一格里放上一颗麦粒,第二个格里放两颗麦粒,第三个格里放上四颗麦粒,依次进行下去,后一格总是前格的两倍,直到第六十四格。于是国王很快答应啦,”故事完后巧问学生能满足要求吗?从这样的生活素材入手,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因材施教,关注差异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老师全方位了解学生,具体来说我是这样操作的:
  1.课前辅导,指导学法。“学缘于思”,如果课前能鼓励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想一想,课堂中往往就能带着问题学。每次新课前,我总要带领学习困难的学生先预习一下与新课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新课中预设的知识点,以此排解他们接受新知的困难;课后,多与后进生交流,多角度了解他们,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渐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课上提问,精心安排。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是为了变得聪明,但教学中,基础差的学生担心被老师提问,因不会被学生嘲笑、歧视而游离于问题之外。因此,我们更要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备课时能为这些基础差的学生专门设计一些问题,设计提问的环节。课上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他们,并多预设几步,当他们思维受阻时多一些引导鼓励,适当有序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充满期待、关怀、鼓励的目光和话语中克服自卑、胆怯心理,慢慢接触数学,走进数学。
  3.精心分组,教给方法。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的,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强强联合,弱体结伙,只会使优的更优,而后进生则成了看热闹的旁观人。学习小组不是普通课堂上同桌前后位的简单组合,而是科学合理的分组。它要求每个小组在构成上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习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多方面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的一个缩影,既为小组内的互助合作奠定基础,又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4.心灵对话,策略捕捉。用赏识得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得语言进行肯定性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评价,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看到他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我真兴奋,给他写上“你的方法很有创意,值得大家学习”;又如给正确解答难题的学生写上“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题目都难不倒你”;给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写上:“你真有科学家的眼光,老师真欣赏你”等等。
  四、 立足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例如,路程问题,计算银行存款利息等为我们引入方程的模型的实际背景,有益于列出方程。当然,学分式方程后,可以引导学生类比整式方程,启发数学思想。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探索新知识,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其中,要适时适度的引导,恰如其分的描述引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不仅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外,还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面对现实问题,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根本所在。
  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只有用数学思想武装起来的学生解决问题才有远见和洞察力;只有把人类积累的思想财富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才能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才能把课堂变成同学们吐露才华的幸福乐园。
其他文献
一、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中,培育教师文化  1.培育师德文化。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它蕴含的宽容大度、理解尊重、仁爱友善,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品格,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影响力,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为此,我校在师德文化建设牛,积极倡导教师要以大爱之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厚生之德热爱教育,奉献教坛。让教师时刻比一比爱心付出多少,无私奉献多少,教育成就多少。在教师职
期刊
我们在教育中往往会遇到“软硬不吃”的学生。这些学生常常不做作业、无视学校纪律、好像是专门与学校、老师作对的“人物”。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常常感到教育的无奈和苍白,但是如果换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方式—关爱,效果似乎还真的挺不错。  一、无微不至地关心  扬扬是六年级新转入学生。开校时,他妈妈一再嘱咐我要好好教育他,“不听话就使劲给我打”。这个孩子在原来的学校里,打架闹事、抽烟喝酒是经常的事儿。  虽然在
期刊
六年前,我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放在自己的博客中,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六年后,我才真正对这句话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实践证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也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味到别样的幸福。  冬日:涌动在心底的朝阳  ——淇淇的故事  2007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早晨。  那天,我准备给学生上《贺年片》,课前,淇淇送给了我一袋糖。上课铃响了,我高兴地走上讲台说:“元旦快到了,老师这儿有一张神秘
期刊
教育是一项值得倾注全部心血而为之的工作,因为沉甸甸的付出之后,换回的是沉甸甸的爱。作为一名教师要无条件热爱每一名学生,让你的爱在他们身上延伸。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更要懂得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  让我们把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天空中一颗颗美丽的星星
期刊
9月22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第一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这次活动由省教科文委工会主办,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  下面我就自己的参赛课和收获做如下汇报:  参赛课目和教学方式:我的参赛课目为北师大版本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授课时间为40分钟。(与人教版的区别是《物体的质量》和《质量的测量》是2课时内容。)课前我认真撰写教学设计,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充分
期刊
小学低年级儿童刚刚进入学校不久。这些孩子刚刚从涂鸦期进入了图示期,这是最好的绘画启蒙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对绘画兴趣最浓,他们喜欢随心所欲地去画,不愿意接受技法的限制,没有比例空间的概念,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随意夸张某一部分。例如:孩子想让自己画的小朋友个子很高,就把他的腿画得很长很长;想让小朋友在天空中飞翔,就给小朋友身上画翅膀等等。这是孩子创作才能的萌发。我们不要禁锢他们的思维,应该让他们直接
期刊
新课改的推进,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新课程下的新情况,在课堂实践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积累经验,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感悟、用心去经营。新课改追求地是学生充满激情地自主学、随着课时的减少,学生学习时空的增多,仅仅有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有效率的教学是难以奏效的,下面就高中学生有效学习进行探讨研究。  一、在生本课堂上催生学生的有效学习  生本课堂把学生的学放
期刊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世代相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语文教师,不断挖掘、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并付诸于语文教学实践,使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层次的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多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
期刊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优点较多,语文教师觉得它好用,好教是主要的。笔者在三年前才接触到这套教材,经过一轮的使用之后,颇觉这套教材的新颖和实用,尤其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更是以往任何版本的语文教材所无法做到的。但是,这套教材在选编方面尚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  一、 选文中相关知识与其他知识链接缺失  1.七(上)《紫藤萝瀑布》的时代背景是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在《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中学习),学生对文化
期刊
课前预习是一种课堂教学具有前瞻性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虽然语文教师经常会布置学生课下预习,但缺少系统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预习方法,笔者试图从课前预习的几种方法入手浅谈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通常是指学习主体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阶段之前的准备活动。它既是一种学习形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有人形象地称它为课堂教学之前的热身运动。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只有预习充分,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从语文教学内容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