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电教优势,优化语文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ax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多媒体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既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又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意境,诱发兴趣
  多媒体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的情景,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五彩池》一文,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这篇课文,用词生动,描写细腻,语句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但是由于学生对五彩池没有感性认识,任凭老师“千呼万唤”,他们对五彩池的兴趣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学生听了,喜形于色。接着我又说,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一起上飞机。然后我开始播放课件,教室里立刻响起隆隆的飞机声,学生仿佛真的乘上了飞机。过了一会儿,我再一按鼠标,五彩池的美丽景色出现在大屏幕上,学生一睁开眼睛,便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好多的水池啊!”“池水多美呀!”“水池的形状真奇特!”……于是,我指着五彩池又问:“大家想不想去这里详细地了解五彩池?”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吗?
  二、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见识有限,因此对于课文中介绍的一些内容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的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愉快轻松。
  例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中,关于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然后,通过多媒体把爬山虎“触——巴——拉——贴”这一爬的过程一步一步地展示出来,接着再让学生想一想,并以手代“脚”在黑板上模仿着爬一爬。这样,学生的脑海里就很清晰地显示出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画面,而且记忆深刻。又如《观潮》一文中,描述潮水的景象学生是极少见到的,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我利用多媒体把钱塘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象展现给学生看,并配以“如同山崩地裂般”的声音。通过听觉、视觉的强烈刺激,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深刻体会到了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展示情境,指导作文
  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什么形式的作文,教师在提出习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一脸茫然,手提着笔,却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但由于学生年纪小,生活阅历少,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借助电教媒体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
  例如指导学生“写一处秋天的景色”时,我制作了这样的课件:①公园里,鲜花盛开,人山人海,人行道两旁,有火红火红的枫叶,还有郁郁葱葱的松柏。②果园里,黄澄澄的蜜桔压弯了树枝,紫黑、溜圆的葡萄爬满了架子,果农们正喜笑颜开地忙碌着。③校园里,一片片黄叶纷纷飘落,而秋菊却在昂首怒放。同学们正在清扫校园,一群燕子正从他们头顶上飞过。④田野里,晴空万里,一阵风吹过,一望无际的稻浪此起彼伏,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稻杆,农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收割着。我先把这些图片一页一页地展示给学生观察,然后缩成一页,问学生:“你最喜欢哪里的秋天?看着图中的景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于是我进一步鼓励他们选择一处景物,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这时,大部分学生已“胸有成竹”,写起来自然也就不困难了。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罗峰
其他文献
概述:精神分裂症研究中最令人振奋的趋势之一是从治疗学研究转向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研究。后者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处于精神病“前驱期”或“临床高危”的青少年
摘 要:课堂提问一直是小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至关重要。通过提升提问的有效性,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问题,并从中掌握牢固的语文知识。教师要合理采用提问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在全面搜集相关文献证据基础上,按照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E)方法,制定了《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具体介绍了指南制定的目的、指南适用的疾病范围、针
思想政治课中“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素质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主线,实现了学做导三者合一的教学模式。  导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导趣,即通过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
目的:总结在小儿肺炎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的具体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接诊的小儿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档案工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期“粮食地理”栏目介绍了洋县红米.在拟稿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洋县黑米的“名气”更大,是洋县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这引起笔者的好奇和浓厚兴趣.于是在请教有关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是一个重要训练项目。随着新课程要求的提出,教师要加大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去写作文,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力让作文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接下来在本文中就详细介绍下想象力在小學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天然气作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能源之一,如何对其进行高效率的开采是我国目前极为重视的一项问题.油气田的勘探是一项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会计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愈演愈密切,鉴于如今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依据绿色会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