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祥治疗难治性发热三法

来源 :河南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tsang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治性发热病机较为复杂,肿瘤发热在难治性发热中具有代表性.史载祥教授认为,运用经方治疗难治性发热的关键在于精准辨证.临证时当从整体出发,明确邪正关系,处方之时当谨守病机,方证对应,既遵循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基本特点,又强调更为精准的辨证与个体化治疗.史教授创立清解三阳退热法、培土生金宣热法、灌肠逐瘀导热法,治疗难治性发热.清解三阳退热法方用葛根汤加石膏合大柴胡汤,培土生金宣热法方用甘草干姜汤合麻杏石甘汤,灌肠逐瘀导热法方用桃核承气汤灌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aire,SAQ)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
对于迁延性黄疸伴肝大,尤其是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的患儿,应警惕遗传性肝病并积极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病因.遗传性肝病经积极对症治疗,也有预后良好的可能.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味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行FET的AM肾虚血瘀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降调节激素替代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降调节激素替代方案联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戊酸雌二醇服用天数、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不良反应发
《伤寒论》中,生附子用量为1枚,炮附子用量为1枚~3两,最常用量为1枚;宋代开始,每顿仅服二三钱;明清之后,用量略增;当代医家应用附子的剂量为3~400 g,常用剂量为3~30 g.附子用量变化遵循了“汉唐大、宋金元明清小、当代增”的特点.张仲景用附子遵循“因病施量、因证施量、因方施量、因药施量”原则,清代郑钦安丰富了真阳亏虚证的辨识,在辨识为真火虚衰、元阳不固时方用附子,其用量整体较同时期其他医家偏大.现代医家除用附子治疗各种阳虚证外,还通过合理配伍治疗诸多热证、燥证等,用量遵循小量开始,逐渐递增,以知
竹叶汤的主治病证为产后中风,产后中风有两个特点:①易病痉:产后亡血,复加外感伤津,易致筋失所养,发为痉病;②易阳虚:产后亡血复汗,阴液已伤,气随津脱,阳气亦伤.产后气血聚于阳明,注于乳房,化生乳汁,故产后阳明经气旺盛,一旦受邪,极易化热,且易郁结.故竹叶汤证病机为阳虚中风,且易致痉,阳明热盛,且易郁结.竹叶汤用人参、附子温补少阴阳气,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桔梗利肺气,葛根升津防痉,防风解表防痉,竹叶辛寒,解阳明经热结,去白芍,防经气流通不利,加大了生姜用量,促经气流通,防止痹结.
玄府既是外邪侵袭机体的入口,又是气血津液流通于体表的通道,还是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形于体表之病所,机体诸因所导致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其病理改变必通过玄府表现于皮肤.外邪袭表,玄府阻滞,致皮肤出现瘙痒、灼热、疼痛等;脏腑之玄府郁闭,开阖失常,则致脏腑失和,形成水疱、疱疹;气津不布,肌肤、脏腑失于濡养,又可化燥、生风,致皮肤干燥皲裂;郁滞日久则成血郁,致皮肤不仁,甚者麻木疼痛.反之,玄府郁闭不通,气液不得外达皮毛而致皮肤干燥皲裂、增厚脱屑、瘙痒无度;精血不能濡养脏腑而见黏膜干燥、麻木不仁;水液不循经而外溢
符为民教授认为,肝失疏泄,气血不和,脑络不通是偏头痛的基本病机,治疗宜从肝论治,疏肝解郁、调畅气血为治疗关键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符教授将偏头痛分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肝阳化风、肝经瘀血、肝阳不足、肝血亏虚、肝肾阴虚7个证型,分别予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清肝泻火、凉血止痛,平肝潜阳、熄风止痛,活血通窍、化瘀止痛,温肝散寒、降逆止痛,调血养血、柔肝止痛,补益肝肾、养阴止痛的治法.此外,符教授治疗偏头痛时,擅用虫类药,常用归肝胆经之引经药,主张情志干预,提倡配合针灸治疗.
抑郁症病机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衡,中医药可通过调控肝、脾脏腑功能治疗抑郁症.现代研究证实,脑-肠轴通路和抑郁症有较强的相关性.脑肠肽不仅存在于大脑中,也存在于胃肠道内,与胃肠功能和情绪密切相关.由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存在一定联系,即脑-肠轴的存在,可以把胃肠道及肠道菌群看成一个整体,对神经系统做出代谢、免疫及神经递质的应答从而影响其功能.中医药不仅可调控机体脑肠肽的分泌和含量,从而调控免疫系统、影响迷走神经调节,还可以直接调控机体肠道菌群丰富度及结构,进一步影响抑郁行为.中医药
目的:挖掘古籍《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方法:利用《中华医典》第5版检索《普济方·针灸门》中治疗不孕症的针灸处方,分析处方数据中穴位的使用频率、特点、归经和刺灸方法.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条文60条,穴位30个,共计用穴频次65次.其中,单穴处方最多,频次为56次,占比93.33%;特定穴17个,频率为56.67%,特定穴中交会穴的使用频次最多,为27次,占比41.54%;使用频次最高的3个穴位依次为中极、关元和涌泉;经脉使用频次最高者为任脉;刺灸方法多用艾灸疗法,为27次,占比45
肾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基础,肾虚又影响肝脾功能,致气郁,产生痰湿、瘀血等,可分为肾虚证、肾虚肝郁证、肾虚痰湿证及肾虚血瘀证.行经期经血淋漓不尽者,可予凉血止血、健脾止血、补气止血等摄血扶正法.邪盛者,气郁当疏,化瘀开结,以祛邪疏导为主.经后期(卵泡期)血海空虚渐复,胞宫藏而不泻,为肾阴复盛,扶正之机,可选用归肾丸,经后末期时,可加入补阳药,阴阳并重.经间期(排卵期)是重阴转阳、重阴必阳之际,治以疏导祛邪,补阳助排.经前期(黄体期)阳长阴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