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

来源 :物理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是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且逐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量子力学不仅是物理学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在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具备多方面的“思政元素”.文章简单论述了“课程思政”的发展状况,并且结合量子力学的课程特点,对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量子力学课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量子力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相对应,做好小学科学与这些学科教学的有效衔接,可以提升教学实效,更好地发挥学科育人价值.以小学高年级科学与初中物理教学衔接为例梳理了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分析了衔接存在的问题,对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教师提出了树立衔接意识、大局意识,以及重视跨学段交流的建议,也分别对小学科学教学和初中物理教学分别提出建议.
不间断电源是一种能够提供优质电能并具有断电时自动续电功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和信息储存等诸多领域,意义重大.本研究方案分为两个回路,一边经充电电路给电池组充电,一边经整流电路后作为逆变器的输入,经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后供用户使用.一旦市电发生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切换至蓄电池供电,以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
结合近年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现状,开展物理学科思政教育研究,从“物理科学的故事鼓舞人”“物理科学的原理影响人”“工匠精神的追求感染人”“立德树人的价值改变人”4方面阐述了物理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途径.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物理课程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文章以水碓为例,通过实物展示,
高中物理具有抽象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迷思概念”比较多.这些“迷思概念”严重影响学生对于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文章以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学为例,
科学思维和创新作为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维度,在4个维度中起着核心作用.而物理建模是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一大捷径,想要更直观、简便地解决物理问题,常常需要把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成简单的物理模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加强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文中就以圆这一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中的建模与应用进行分类阐述,帮助学生正确建构物理圆模型,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物理核心素养.
2021年1月浙江省物理选考实验题突出实验的基础性、探究性和电路设计的开放性,作为权威性的人才选拔考试,把实验与育人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注重科学思维考查,指导高中物理教
在给出隐性知识定义的基础上,将中学物理的隐性知识分为物理模型中的隐性知识、物理常识中的隐性知识、物理关键词中的隐性知识、物理现象中一般的隐性知识和物理现象中特殊的隐性知识5类,并从认知心理学原理分析了隐性知识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了一些有益的教学建议.
分析了理想变压器,除了没有漏磁,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忽略铁芯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外还要满足原副线圈感抗无穷大.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涉及的学生面广泛,几乎涵盖了理工、农科、医科、文科各专业,所以其课程思政建设尤为重要.文章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并且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