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非逻辑性思维能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拿大哲学家M·邦格曾说过:“光凭逻辑是不能使一个人产生新思想的,正如光凭语法不能激起诗意,光凭和声理论不能产生交响乐一样。”俄国的阿斯摩斯也说:“纯粹逻辑始终只能把我们引向同义反复,它不会创造任何新的东西,本身不能提供任何科学的原理。”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都在人类思维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作用。逻辑思维则是理论系统化、逻辑化的必要方法,但是非逻辑思维是产生新思想、科学发现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鼓励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想象是指人的大脑对曾经知觉过的各种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至是并不存在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力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力的重要支柱的助推器。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在学习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后,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剪剪、折折,利用电脑快速完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学习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个花坛,并计算出各种花草的面积;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学完后,让学生设计一条美丽的花边等等,使学生发挥创造性潜能,设计出具有独立个性的新作品,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二、由此及彼,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经验想起另一事物经验,或由想起的一个事物经验再想起另一事物经验,而这两个事物之间并不一定有逻辑联系,这是非逻辑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间内在联系。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推导过程时,学生就利用圆面积的推导方法,沿着底面直径剪开,将圆柱等分成若干份,再将其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πr),长方体的宽就是圆柱的半径(r),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然后推导出圆柱的体积V=πr2h。学生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自行探索,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准确地理解并掌握了知识点。又如:在学习了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以后,我让学生根据出示的内容:“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2”进行联想,说说从中还知道了哪些数量关系。学生通过大胆联想后的收获有:
  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3/5;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5;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3;
  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2:5……
  通过对学生联想训练,将新旧知识架起桥梁,激发学生的灵感,唤起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思维更加严谨、周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求异思维。
  三、另辟蹊径,培养学生的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就是从另一角度出发,走第三条路,善于从其他离得较远的领域,利用局外信息来取得启示的思维方法。即善于变换思路,不要束缚于常规思路,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可以另辟蹊径。如:在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例题2:
  “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要求右边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若按照常规思维,就是将围城右边图形的每一条线段测量出长度,再加起来就可以了。这样对于题目中出现的不是整厘米数,学生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了。但是我们引入了“转化”的策略,这样就可以将这个不规则的图形,通过线段的平移,转化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一下子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四、敢唱反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中引导出启发思维的方法。由于逆向思维与常规思维唱反调,所以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中:
  因为前后正方体有遮盖,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学生如果利用图形,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比较困难。于是在教学中,变换方法,提问“有简便一些的方法吗?”这样一问,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可以反过来思考,将大正方体补充完整,然后减去添加的部分就可以计算出原来的图形需要多少小正方体了。
  总之,非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丢了,需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最佳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学家奥斯本说:“关于思考问题,我们应该像两个不同的人那样来思考问题——首先一个人进行思考;然后,另一个人进行判断。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景:如同交流电可以调变电压一样,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思维以改变我们的智能。”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真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真实、有效才是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一方面,“真实”是一切新课程实践的基础。要想搞好新课程改革,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另一方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相信我们每个接受学校教育的人都知道,每个班都有“好生”、“差生”,无论你身处何地。大部分老师都会在心里给自己的学生贴上标签,哪些学生是班里的“尖子生”,哪些学生是班里的“中等生”,还有,哪些学生是给班级拖后腿的“差生”……老师们对这些了如指掌。当然,差生与好生的待遇相差很多。   一、差生与好生的区别待遇   一般情况下,老师往往比较喜欢好学生,因为好学生听话认真,成绩好;而差生成绩不好,常惹
从教多年,不乏听同行抱怨:“语文老师难当,作文难教!”是啊,尽管近年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教学流派纷呈,百家讲座,专家指导,不厌其烦,但“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仍困扰着老师和学生。调查显示,6%~21%的学生存在写作障碍,而且这一比例随着年级升高呈现明显攀升的趋势。尤其到了高年级,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往往老师费力不少,学生收效甚微,甚至部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一片迷茫。  为了激发学
一、教学设计背景、意图     《梯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梯形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刻意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
线绳类游戏就是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将线绳变成千万种不同造型、不同玩法的游戏活动,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对提供的学具进行想象创造、操作摆弄,这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由抽象感受到具体感知的过程,不仅促进了孩子左右脑的协调发展,而且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线绳类游戏的开展,探索一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帮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学生的學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不是一种完全独立的行为,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都离不开老师的点拨及各种教学媒体的帮助。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已以独特的优势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公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实践 反思=成长。反思教学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理念,才能为孩子烹制出营养丰富、色味俱佳的“课堂大餐”。孩子爱吃了、吃饱了、吃好了,我们就知足了,就会感到欣慰。正如《礼记》中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倍受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有效的当堂训练,切实使学生学以致用,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创课堂轻松氛围,构建高效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古诗的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但必须符合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探究。  一、朗读,读出意蕴  1.读要融情。正确、优美的诵读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走入古诗意境的一条道路。朗读古诗时,要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丰富。因此,在朗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2.读应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育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充分活跃幼儿思维,激发其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借助多媒体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动机  由于个性和环境的差异,幼儿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幼儿能说会道;有的幼儿寡言少语;有的幼儿天性外向,说起话来落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