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话题拓展类阅读素材选取的有效途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v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英语话题拓展类阅读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选修阅读的局限,但其素材择取的实际困难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鉴于此,笔者结合教育研究与实践,列举出三种科学、高效的取材方法,以期对构建高质量的高中英语选修阅读课程体系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话题拓展;素材选取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49-2
  “话题拓展阅读”源于克拉申的“窄式阅读”理念(包括话题阅读、作者阅读和题材阅读三类)。该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反复阅读相似话题的文本,能够不断累积背景知识,减少阅读障碍,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高中英语课本各单元多以话题为中心进行选材。高中英语话题拓展类阅读指的是围绕课本某一单元话题展开的延续性阅读。这类训练通过对相同话题文本的强化阅读,不断深化学习者对该话题的了解,巩固话题范畴内核心词汇的理解与记忆,提升针对同类文章的阅读技能与策略,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显著提升。
  一、教法優势与实际困难
  围绕某单元话题的教材文本阅读存在浅尝辄止的弊端。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各单元被细分为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 project与selfassessment七个板块。每个板块虽然都围绕本单元的核心话题展开,但专门的阅读文章只有reading和project。话题阅读量十分有限,从阅读中汲取的背景知识、词汇、技能也是有限的。此外,在应试导向下,教师更多的精力还可能集中在深挖语言点上,使得原本有限的单元话题阅读更加肤浅。一些学校虽意识到各单元话题阅读量不足的问题,并尝试开设选修阅读,如英美报刊阅读等,但取材过于随意,时常与话题脱节,缺少系统性,使教学呈现高耗低效的不理想状态。
  针对上述实际问题,话题拓展类阅读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单元话题阅读的局限。通过补充足够数量的话题拓展阅读,学生在课本文本中习得的背景知识、话题词汇和阅读策略能够得到及时的巩固和迁移。
  当然,与随机选材的拓展阅读相比,话题拓展阅读教学虽具有优势,但实际操作难度大,耗时久。就选材而言,往往要兼顾多方面因素,譬如文章信息来源是否可信,内容相关度是否足够贴近话题,语言难度是否适宜等。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高效、合理的选材方法,为话题拓展阅读教学扫除实际障碍。
  二、具体选材的途径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出如下三种较为科学、高效的话题拓展阅读选材方法:
  1.从异地版本教材中选材
  这是四种选材途径中最为省时、省力、保质、保量的方法。由于课程标准对于教材编制要求的统一,各版本单元话题具有很大程度的重合性,如贴近学生生活,反应时代前沿问题等。因此,从其他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择取本地教材话题拓展的阅读文本,最大的优势是文本优质、信息准确可靠、话题拓展相似度高度契合,并且语言表达流畅易读,难度基本与本地教材一致。譬如,苏教版模块四第三单元话题为Tomorrow’s World,阅读文本Virtual Reality主要介绍了虚拟现实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其未来运用的展望。无独有偶,北师大版教材选修七Unit 20 New Frontiers的话题同样是对未来世界的展望,其中三篇课文如下:Lesson 1 Futurology、 Lesson 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sson 3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而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也是以“Life in the future”为主题,并对未来高科技生活方式进行了探讨。三份教材在单元话题上达到了高度契合,文章内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覆盖词汇和阅读策略具有重合性,非常适合作为拓展阅读素材。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又如苏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Language为例,课文主题为English and Its History。而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课文内容恰好可以作为话题补充阅读;苏教版模块八 Unit 2 The Universal Language的课文为Turandot in Beijing,涉及歌剧相关内容。而北师大版Unit 5 Rhythm的课文Lesson 1 Performance、Lesson 2 Beijing Opera、 Lesson 3 Experiment in Folk、 Lesson 4 Let’s Dance都是对音乐艺术类话题的优质拓展。
  2.从各类优质试题中选取
  笔者在话题拓展类阅读的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近三年的各大市高三模考卷、各年级期中期末市级统考卷,并依照苏教版11个模块各单元话题,将试题中一些优质文章进行分类积累在,选取时注意实效性,尽量避开陈题,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年级的英语水平差异。此外,笔者认为,取材来源不必局限于江苏省内优质试卷,题型也不必局限于阅读理解,一些同类话题的优质完型填空、任务型阅读也可以选取。
  譬如,2018届高三上学期镇江期末卷中,完型填空是关于“地球致人类的一封信”,用拟人的手法控诉了人类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对地球环境的无情伤害。该文章可以作为苏教版必修五Unit 2 The Environment的课文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 的话题延伸。值得一提的是,苏教版体裁为辩论文体,而这篇完型填空的体裁为书信,因而学生在相似话题拓展阅读中可以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文体,对提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助益。
  又如,2017年南通一模的任务型阅读内容是现代网络导致社交的缺失和孤独感的产生。笔者注意到这恰好是苏教版模块七 Unit 3 The World Online的课文The Effects on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的话题延续,而这篇任务型阅读与课本文本一样,没有片面地对互联网歌功颂德,而是更集中于讨论其弊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再如,2018届南京三模的阅读B篇的主题是“寻求fun的方法”,提出如何在工作以及交友中寻找欢乐,可以分类收录为苏教版模块六Unit 2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的课文The Search for Happiness的话题拓展。类似例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3.从互联网上获取
  这种途径的选材优势是实效性好,文章语言地道纯正,劣势是难易程度较难把握。必要时,还需要取材者进行适当删减和细微改动,并加入生词释意,引导学生进行长难句剖析等。
  以2018年2月20日和2018年3月3日的外刊《The Economist》為例,分别有两篇关于“交通”的话题文章Jam Tomorrow与Rules of the Road, 涉及未来生活中自动驾驶能否解决交通阻塞问题与带来交通规则的变更。这一主题与苏教版模块七Unit 4 Public Transport的课文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关系密切,因为后者探讨了第一辆地铁的产生是由于交通阻塞和规则混乱造成的。相似的“交通”问题下,原文本与拓展文本一个回顾过去,一个展望未来,拓宽了学生同类话题的背景知识面。
  鉴于外刊文章难度较大,笔者在阅读前提供了部分生词词义,并对个别长难句进行了剖析,为阅读扫清障碍。此外,拓展阅读的目标定位在读懂大意,并将问题难度系数适当降低。学生在明确自己可以读懂原汁原味的外刊文章后,获得了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话题拓展阅读过程中显著提升。当然,可喜的教学成果背后意味着教学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由于上述实践操作耗时大,要求高,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长时间运作此类取材途径下的话题拓展阅读教学?笔者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国内某些知名英语学习网站可以提供助力。这些网站已经对某些热门话题的外刊时文进行了精选,并配有一定的注释和讲解,因而深受广大英语学习者的欢迎。比如针对苏教版模块七Unit 2 Fit for Life的课文Two Life-saving Medicines这一话题,在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Health相关英语文章”,会出现一些英语学习网站提供的相关时文。以“原版英语学习网”为例,该网站提供了Vitamin E may protect lungs、 Ways to Stop Overeating、 Benefits of Garlic You Never Knew、 Foods That Fight Off an Afternoon Slump等几十篇优秀时文。当然,鉴于这些网站是面向国内所有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教师绝不可不加甄选全数收录,而应针对授课年级的实际水平进行二次择取。
  话题拓展阅读对于打破选修阅读“高耗低效”的现状具有现实意义,但阅读素材的择取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在阅读选材与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总结反思,不断挖掘新的取材渠道,努力择取极具时代特色、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同类话题优质文本,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水平与阅读技能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ephen. The Case for Narrow Reading[J]. Language Magazine, 2004(05).
  [2]段湘萍.基于必修教材话题,优化高中英语选修阅读[J].英语教师,2015(01).
  [3]杨欣泉.论窄式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训练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3(02).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我国传統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探索一种“教师变、课堂变、学生变”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提出了“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笔者在本文中对此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少教多学” ;教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59-01  初中课程中,语文是主要学科之一,传统教学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精神纽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历史学科担负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自学互助的环节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尽可能地学会自主学习。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无序、难收的现象。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好课堂教学“控”、“收”二个环节,把握好“控”与“收”的“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控收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集选了各种文体的文本,结合文本特征展开教学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需求。在各种文体中,学生对故事类文本的兴趣度较高,而且在小学教材中这一类型的文体占比较大,因此作为研究点有一定典型意義。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文本教学中,应该要留下学生学习的生长点。笔者通过研究文体教学,来寻找学习的生长点。  关键词:文本特征;课堂教学;生长点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摘要:学好初中历史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生学好初中历史课程,要做好“听、读、背、默、思、练、析、行”八个环节,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历史责任感、法治意识和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与意识等。  关键词:初中历史;八字策略;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39-1  初中歷史教材依据
摘要:阅读教学不仅主导着英语教学,还影响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高中英语阅读课既是对文本信息进行感知和理解的过程又是对文本信息进行情感体验的复杂情感活动。阅读策略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感知和体验的媒介。教师应当采用有效地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阅读策略;文本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
摘 要:陪伴是随同做伴的意思,父母的陪伴能够让孩子有安全感。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导师,安下心来、有目标地陪伴孩子学习、生活、思考。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收益的不仅是孩子,父母也会变得成熟历练,对生活也会产生自己的诠释,不随波逐流,不标新立异,踏踏实实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家庭教育;陪伴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84-1
摘要:激情是一种激昂的情绪,没有激情的课堂就显得平淡乏味,没有激情的课堂很难高效。要想营造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善于用自己的激情去影响、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走进知识的殿堂。本文阐述了用亲和的教态,用精彩的导入,用激励的语言,用亲密的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来调动学生课堂上的激情。  关键词: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 要:特色,是校园景观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是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特色景观,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吸引并感召着学生在这里学习探索和自由成长。我们黎里小学拟利用校舍原地新建的契机,努力将景观艺术与学校特色文化有机结合,使教育环境更具可读性和生命力,帮助师生提升起鲜亮、积极的正能量。  关键词:阳光教育;特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 要:“课堂设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在“问”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让教者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展现?笔者从优化问题的内容与结构、优化问题的及时效应、优化问题的处理方法等三方面入手,阐述了“课堂设问”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课堂设问;产生时差;海绵城市;洋流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28-1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