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方法与评价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完善传统的评价方式,引入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学生之间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改善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差的状况。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有效性
一、传统作文评价方式及弊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的评价方法主要是:给出题目,提出要求,并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教师抽查批改或全收全改,然后课堂上讲评,呈现范文,学生背诵。在传统的批改方式中教师是评价的唯一执行者,学生对评价过程缺乏参与,其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
二、理论依据
1.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
新课程标准主张评价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异,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强调参与与互动。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化成主动参与评价。
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它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因此,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为英语作文评价方式的建立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高中英语写作有效评价方式
根据近些年笔者的教学实践,采取了自我评价法、互相评价法和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
(一)自我评价法
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让学生检查自己的文章,以增强自我修改意识,并以此来体验评价的过程和初步的判断能力,对自己疏忽大意的地方进行反思,为后期互相评价做好铺垫。自我评价作文必须以教师的方法指导为前提。教师在实施自我评价前需要做到以下准备工作:
1. 制定基本批改标准
笔者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制定五个基本批改标准:①作文长度;②作文结构:是否有开头与结尾;③作文内容;是否覆盖所有要求的要点;④语言表达:是否运用丰富的词汇与句型结构;⑤语法:是否有语法错误,如主谓一致、人称一致、时态、等方面是否有错。
2. 统一批改符号
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统一的批改符号。比如大小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把错误处圈起来;单词或词组用错,在错误处画线;缺字用“〈”表示;多字则用“\”符号表示将多余的字去掉,整个句子需要改正,就用双括号将句子括起来,如果需要删除整个句子,则将整个句子用双括号括起,并在右半括号处写上“删除”。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我评价时基本要求如下:当学生初步了解评价标准后, 再出示两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由全体学生对照上述标准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补充和总结,确保学生明确如何自己评价作文。当学生掌握了评价标准后,每位学生自我评价作文并据此修改初稿。
(二)互相评价法
当学生对自己修改后的初稿作文感到基本满意后,就可以进行互相评价。同伴互相评价作文是一种有意识习得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相互所提供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各自对写作文稿内容及语言的进一步修正、监控,从而促进文本输出质量的提高。在实施互相评价前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准备工作:
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反复强调互相评价法对提高他们英语写作的益处。
2.给学生提供实施互相评价的具体建议,指导学生学一方面要发现同伴的作文中的可借鉴之处。另一方面,也要发现对方“作品”的瑕疵。尤其要关注整体卷面、篇章结构和内容要点等三个方面。
3.向学生提供作文互相评价表,教师和学生共同熟悉评价的项目,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示范并开展同伴互改模拟实践。如果认为同伴的作文需要修改, 要和同伴进行沟通和讨论,达成共识。
(三)教师评价
学生的作文经过“自我评价—修改—互相评价—修改”的过程已经比初稿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需要教师的再批改和反馈。教师评价可以分为:① 集体反馈。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选择不同层次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反馈,发挥点评的导向功能。②个人反馈。对于作文基础太差的同学,每篇文章不是单词拼写错误多,语法毛病多,就是句子不通顺,不符合逻辑,教师可以进行个人反馈,即一对一的面批。一对一的面批对学生的写作帮助最大,效果最好。面批最好集中在两三天内进行。
四、结束语
在课堂写作教学中运用有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写作评价体系中来,使学生对每一篇习作优点和不足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在参与评价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学习写作的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同时,高中英语写作评价由简单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群言堂,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种评价方式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2]刘林峰 《开发评估量规表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行动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8)
[4]郑士强 《同伴互改英语作文的指导策略与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8)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有效性
一、传统作文评价方式及弊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的评价方法主要是:给出题目,提出要求,并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教师抽查批改或全收全改,然后课堂上讲评,呈现范文,学生背诵。在传统的批改方式中教师是评价的唯一执行者,学生对评价过程缺乏参与,其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
二、理论依据
1.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
新课程标准主张评价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异,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强调参与与互动。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化成主动参与评价。
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它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因此,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为英语作文评价方式的建立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高中英语写作有效评价方式
根据近些年笔者的教学实践,采取了自我评价法、互相评价法和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
(一)自我评价法
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让学生检查自己的文章,以增强自我修改意识,并以此来体验评价的过程和初步的判断能力,对自己疏忽大意的地方进行反思,为后期互相评价做好铺垫。自我评价作文必须以教师的方法指导为前提。教师在实施自我评价前需要做到以下准备工作:
1. 制定基本批改标准
笔者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制定五个基本批改标准:①作文长度;②作文结构:是否有开头与结尾;③作文内容;是否覆盖所有要求的要点;④语言表达:是否运用丰富的词汇与句型结构;⑤语法:是否有语法错误,如主谓一致、人称一致、时态、等方面是否有错。
2. 统一批改符号
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统一的批改符号。比如大小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把错误处圈起来;单词或词组用错,在错误处画线;缺字用“〈”表示;多字则用“\”符号表示将多余的字去掉,整个句子需要改正,就用双括号将句子括起来,如果需要删除整个句子,则将整个句子用双括号括起,并在右半括号处写上“删除”。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我评价时基本要求如下:当学生初步了解评价标准后, 再出示两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由全体学生对照上述标准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补充和总结,确保学生明确如何自己评价作文。当学生掌握了评价标准后,每位学生自我评价作文并据此修改初稿。
(二)互相评价法
当学生对自己修改后的初稿作文感到基本满意后,就可以进行互相评价。同伴互相评价作文是一种有意识习得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相互所提供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各自对写作文稿内容及语言的进一步修正、监控,从而促进文本输出质量的提高。在实施互相评价前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准备工作:
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反复强调互相评价法对提高他们英语写作的益处。
2.给学生提供实施互相评价的具体建议,指导学生学一方面要发现同伴的作文中的可借鉴之处。另一方面,也要发现对方“作品”的瑕疵。尤其要关注整体卷面、篇章结构和内容要点等三个方面。
3.向学生提供作文互相评价表,教师和学生共同熟悉评价的项目,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示范并开展同伴互改模拟实践。如果认为同伴的作文需要修改, 要和同伴进行沟通和讨论,达成共识。
(三)教师评价
学生的作文经过“自我评价—修改—互相评价—修改”的过程已经比初稿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需要教师的再批改和反馈。教师评价可以分为:① 集体反馈。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选择不同层次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反馈,发挥点评的导向功能。②个人反馈。对于作文基础太差的同学,每篇文章不是单词拼写错误多,语法毛病多,就是句子不通顺,不符合逻辑,教师可以进行个人反馈,即一对一的面批。一对一的面批对学生的写作帮助最大,效果最好。面批最好集中在两三天内进行。
四、结束语
在课堂写作教学中运用有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写作评价体系中来,使学生对每一篇习作优点和不足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在参与评价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学习写作的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同时,高中英语写作评价由简单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群言堂,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种评价方式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2]刘林峰 《开发评估量规表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行动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8)
[4]郑士强 《同伴互改英语作文的指导策略与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