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草》女主角角色设计融入三峡民间艺术之意义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地域性文化与专业的艺术创作相融合,已经成为众多动画人所追求和探索的方式。三峡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继承和再创造其文化艺术精髓是当代动画人的责任和义务。香水草正是三峡民间艺术里的瑰宝之一,同时角色的设计又是动画的灵魂塑造,研究香水草女主角角色设计对三峡民间艺术意义重大。
  【关键词】:香水草;角色设计;三峡民间艺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先生的这句箴言准确地体现了在当代语境下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及时代特征——将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当代的语境下进行继承与融合。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动画产业的领域内,国内外也一致认同要发展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二次创作。而在动画制作设计的重要环节——角色设定中在视觉上将设计融入传统民族元素则是对传统文化在新的艺术形式中进行和当代语境的融合的一个有效方式。从而,对中国传说《香水草》的再创造,在角色塑造中将三峡民间艺术与动画进行融合,创作出带地域性特色、又具动画可行性的角色设计作品,这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具有从宏观纵向历史语境到横向比较、以及对于动画艺术本身实践的创新等方面多重的重要意义。
  《香水草》本是一个古老的三峡民间传说,是史上著名的明妃王昭君出塞之前的传说,讲述了王昭君对于自由、幸福和爱情的主动追求。从宏观纵向历史语境来说,在王昭君的设计中融入三峡传统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十九世纪中期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风东渐,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在中国急速迈入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这个过程也是有代价的,比如在文化霸权的入侵下,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流失。这种文化流失渗入到了我们文化生活的多个层面,在动画产业的领域中,我国动漫产业多层面的尴尬的境地则是一个显然的缩影:发达国家文化霸权下的动漫作品充斥着国内动漫市场。而试图模仿的国产动画学步日本欧美动画,暂时在表面上解决了问题,却同时丧失了本民族的风格和特色,使当前动画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日渐突出。
  以横向比较来看,总体上中国动画和日韩欧美的动画相比较暂时落后,而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动画风格。如何将民间艺术在美学和角色塑造上都有效地融合进动画艺术形式?在当代,这是动画艺术中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在动画大国日本,体现其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视剧、动画电影层出不穷。不少知名动画导演大胆使用日本传统艺术中能剧的舞台形式或者浮世绘色彩,画面妖冶。在注入当代价值观的基础上,整个动画在视觉形式上华丽中带着鬼魅,凸显了日本传统艺术的另类魅力,大放异彩。法国同样盛产优秀动画,其创造的《凯尔经的秘密》是一部传统技术的2D动画,以浓郁而独特的爱尔兰艺术风格、飘逸而华丽的画面征服了无数观众。影片的设计者们利用了大量的宗教符号、几何图形、抽象线条来表现凯尔斯的民族风情。
  以上的两个例证中,都在当代语境中融入了传统文化,比如色彩以及视觉符号的运用。纵观世界的动画发展,不乏优秀的例证,提供了在内容、形式中融合的方法论,如对原材料进行提炼、加工、抽象、变形、简化、重新组合等。这些都说明了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繁复的体系,因为传统文化生发于和我们现代具有差异的时代背景下,并不能自然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和需求,而是需要抽丝剥茧,在对传统文化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抽象继承,而不仅仅是从外在去生搬硬套。在融合传统文化这一领域里,我国近年来鲜见优秀的动画作品,在方法论上缺乏足够的本土例证。虹猫蓝兔、喜羊羊、灰太狼等动画形象尽管为儿童喜闻乐见,但是较之更早期的《天书奇谭》、《大闹天宫》等作品,这些动画形象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都明显不足。而《天书奇谭》、《大闹天空》在当时在国际上甚至赢得了“中国学派”的声誉,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民族风格的成功表达。但是,在国外动漫蓬勃发展的时期,我国对国外动漫过多的模仿造成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分依赖舶来品,从而与传统文化断层,民族风韵丧失。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就是动画事业缺乏良性的自我造血能力,亦步亦趋,因为我们的动画并未扎根于自己的文化沃土中吸取营养。
  作为新兴文化力量之一,动画及其衍生出的各种艺术形式已渗入生活各个层面,成为民族意识形态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成为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意识形态输出的有力手段。由此,在动画艺术中注入传统元素在此历史语境下具有的意义可见一斑。基于以上语境,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本土文化中挖掘文化资源,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去创作出高质量的动画片已经成了当今动画人的首要任务。中国动画现状需要发展自己的动画艺术语言,它是冲击西方文化霸权的有力形式之一。
  《香水草》是三峡地区的民间传说,其女主角的角色设计也将融入三峡本地区的民间传统艺术。从地域性来说,这也有利于三峡地区传统文化的保存,加強地域凝聚力。地处长江流域,三峡也是我国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它丰富的精神财富,其民间艺术的文化涵盖量大,民间艺术种类繁多,艺术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艺术特色,比如梁平年画、开县皮影、蓝印花布、挑花刺绣、虫雕、木雕、三峡石雕、阴沉木雕以及三峡民间故事和传说等等。在当下都市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已经逐渐丧失了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艺术,而这些逐渐消失的文化和艺术却恰恰是我们的根系所在。在新的艺术形式中对这些精神财富进行研究挖掘和创新,再一次让其以融合现代技术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则是在创作的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总体来说,对于《香水草》这个故事在动画创作和设计中再次创造,以及对于三峡民间艺术的融合,是在全球动画艺术大的背景下,基于中国动画现状,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多媒体艺术为方向进行转化以及产生新的生产力中注入新的活力和例证。从动画艺术创作方面来说,它也为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现代艺术形式的方法论的研究上提供实践机会与参考范例。
  参考文献:
  [1]李铁 张海力.动画角色设计[J].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8
  [2]佚名.香水草的传说.宜昌市博物馆资料,2010.3
  [3]郭斐斐.宫崎骏动画中女性角色塑造的艺术手法.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3]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本书是一部隐喻式的著作,作者用洁净以及肮脏这一对对立面的概念来指称社会世界的分类,这种分类法类似于法国著名人类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的思想,而作者本人实际上正是深受涂尔干等人的影响。无论社会还是精神领域,都是有着秩序与混乱之分,秩序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混乱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适当的混乱正是代表着新生的力量,但是当二者所处的环境与情景不同时,或许会诞生不同的意义。  【关键词】:洁净;危险;秩序
期刊
【摘要】:《西厢记》是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的代表作,历来受到普遍的推崇。该作品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表现了“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作者采用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提炼、融会生动的民间口语,加重文章的斑斓色彩,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这部作品辞藻纷呈,艳丽典雅。这种特色使全剧形成“花间美人”艺术风格。全剧虽然文辞华美,文采璀璨
期刊
【摘要】:留守儿童小说所展现出的留守儿童的世界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生命特性与精神内在,以及留守儿童苦难的生活所营造的浓郁的忧伤情调。但是作品在最后都表达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和美好希望,这正是文学艺术审美价值追求中“善”的体现。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命特性;精神内在;忧伤情调  说到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广义来说不外乎是纯真、欢愉、稚拙,但是“儿童文学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在人类文学艺术版图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在西方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知名作家马克·吐温是黑色幽默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讽刺、诙谐的黑色幽默语言风格闻名于世,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选其若干代表作品为对象,对其作品中体现的黑色幽默进行分析。  【关键词】:马克·吐温;黑色幽默;作品;赏析  一、引言  作为美国现代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
期刊
【摘要】:英国小说家毛姆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的作家,一生游历甚广,其创作以浓郁的异国情调著称。毛姆热爱中国文化,并曾两次游历中国,创作了一些以中国为背景的作品。本文将结合对毛姆小说《面纱》文本的解读作品中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形象的塑造,分析《面纱》对中国形象的美化与丑化。  【关键词】:毛姆;《面纱》;中国形象   《面纱》中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对英国夫妇,但是故事中却呈现了百态的中国形象。毛姆受到当
期刊
【摘要】:桂林文化城的建设、发展以及取得的光辉成绩是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及努力的结果。而王鲁彦身为文化界的一员,在桂期间其认真讲学、兴办刊物、主持协会、积极宣传、努力创作等事迹,影响和鼓舞了一大批文人、青年进步者、普通大众为抗战胜利奋勇战斗,其个人文学活动也为桂林文化城文学创作的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本文试图联系王鲁彦在桂期间重要活动,认真分析探讨其在桂文学作品,以求整体上对王鲁彦在桂林文化城时期个
期刊
【摘要】:李奥尼的作品,既是孩子的,更是成人的;既是每个人的,更是所有人的。在享受一场场视觉和色彩盛宴的同时,初蒙者会感受一点点精妙的哲思;阅历丰富者,则会产不同的个中滋味。这个50岁才开始绘本创作却四度获得凯迪克奖的作家,用他清新质朴的笔触为我们展现出他对世界的思考和人性的赞颂。  【关键词】:人文主义;爱与理解;清新质朴  1.人物简介  李欧·李奥尼,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画家,1910 年5月
期刊
【摘要】:薇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故事的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我的安东妮亚》是她的代表作,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小说着力刻画了外来移民的拓荒精神及冒险精神。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有的收获了成功如安东妮亚,有的选择了以死亡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如雪默尔达。现将从怀旧情绪的视角出发,分析在怀旧情绪的影响下,安东妮亚与雪默尔达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以及在此基
期刊
【摘要】:美国女作家雪莉·杰克逊的《摸彩》在现代短篇小说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篇小说给读者带来心理上的巨大震撼,本文运用理论知识,探究小说产生的巨大震撼力的原因,发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结局的强烈反差;二是叙事视角的选择;三是创作动机与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关键词】:《摸彩》;震撼力;分析  美国女作家雪莉·杰克逊的《摸彩》自1948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现代短
期刊
【摘要】:雷同,是元杂剧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或情节内容的套用,一个固定的情节模式,在多种剧目中反复使用,这在才子佳人剧、士妓恋爱剧、发迹变泰剧、公案剧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或人物角色的套用,不同剧中,有着相似的职业、性格、身份、境况的人物反复出现,甚至有些剧中的人物名字都是一样的;或人物语言的套用,同类角色出场时表示身份的上场诗往往十分雷同。雷同现象在元杂剧中大量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
期刊